一种钢材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333发布日期:2018-08-07 22:0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钢材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U型钢具有承受压力大、支撑时间久、易安装不易变形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和工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传统的U型钢的加工是通过折弯机对钢板的两侧分别进行弯折形成,一次折弯只能对一块钢板的一侧进行弯折,无法对不同的钢板进行连续折弯,加工效率十分低下,且折弯机的长度不小于钢板的长度,占地面积较大。与此同时,由于钢板较长,传统的U型钢加工设备在弯折的过程中无法保证钢板的折弯处受力大小,严重影响了U型钢的折弯效果,甚至影响U型钢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材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材的加工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纵向剪切机构、折弯机构和横向剪切机构,机架的顶部的两侧设有侧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电机以及若干横向架设于两块侧板之间的传送辊,传送电机与传送辊链轮传动相连,纵向剪切机构、折弯机构和横向剪切机构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架设于传送辊的上方;纵向剪切机构包括剪切辊、剪切电机、剪切隔板、以及U形的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设于剪切辊的两侧且底部分别与侧板相连,剪切电机设于第一架板上,剪切辊通过剪切电机带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连接板相连,U形连接板上设有轴承座,剪切辊的两端架设于轴承座上,剪切辊上沿其轴向均匀设有若干环形的切割片,剪切隔板设于传送辊的上方且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相连,剪切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与切割片相匹配的条形切割槽;折弯机构包括折弯电机、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可升降的立板,下压辊的两端架设于侧板上且与传送辊传动相连,下压辊的顶端面与传送辊的顶端面相平齐,下压辊上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块切割片之间的距离,传送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切割片的中心线与矩形凹槽的中心线相重合,上压辊设于下压辊的上方,立板有两块且分别设于传送辊的两侧,上压辊的两端架设于两块立板上,上压辊上设有若干与矩形凹槽相匹配的矩形凸块;横向切割机构包括高度可调的横向切割机,横向切割机的切割方向与传送辊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横向切割机的切割长度不小于剪切辊上最外侧的两块切割片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隔板的高度可调,剪切隔板、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分别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隔板与第二架板相连的一端的底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升降机构包括下横板、气缸和升降杆,下横板与机架相连,气缸设于下横板上,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上横板,上横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杆与立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凹槽的深度与矩形凸块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切割机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与侧板相连,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插板、工字块和调节螺栓,插板与侧板相连,插板的顶部开设有长槽,工字块插设于长槽中,长槽的顶部设有T形块,T形块的两端与插板相连,调节螺栓依次与T形块和工字块螺纹连接;横向切割机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工字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托座,传送电机设于托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无需事先通过切割机将钢板分割成小的钢条板后再逐个进行折弯。本发明通过切割片将钢板切割分隔成长条形钢板,通过切割隔板不仅可以对钢板进行压紧固定,使切割更加平稳,同时可对钢板的表面打磨平滑,从而有效去除钢板表面的锈斑。根据所需的U型钢的宽度大小更换切割片间距不同的剪切辊,同时更换相对应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即可加工不同宽度的U型钢。通过升降机构可调节上压辊的高度,从而调节U型钢的U型槽的深度。根据所需的U型钢的长度通过横向切割机进行切割。本发明通过一次加工操作至少可完成一根U型槽的加工,加工效率高。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的配合逐步形成U型槽,钢板的受力均匀,加工形成的U型钢的质量好,设备的占地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钢材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钢材的加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材的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0、传送机构、纵向剪切机构30、折弯机构40和横向剪切机构50。机架10的顶部的两侧设有侧板11。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电机20以及若干横向架设于两块侧板11之间的传送辊21,传送电机20与传送辊21链轮传动相连。纵向剪切机构30、折弯机构40和横向剪切机构50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架设于传送辊21的上方。纵向剪切机构30包括剪切辊、剪切电机31、剪切隔板32、以及U形的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设于剪切辊的两侧且底部分别与侧板11相连,剪切电机31设于第一架板33上。剪切辊通过剪切电机31带动。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连接板35相连,U形连接板35通过L形板36分别与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相连,L形板36上开设有调节长槽,从而使剪切辊的高度可调,可根据钢板的厚度相应地调节剪切辊的高度。U形连接板35上设有轴承座,剪切辊的两端架设于轴承座上。剪切辊上沿其轴向均匀设有若干环形的切割片38。剪切隔板32设于传送辊21的上方且两端通过连接杆39分别与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相连,剪切隔板32上开设有若干与切割片38相匹配的条形切割槽37。折弯机构包括折弯电机41、上压辊42、下压辊43以及可升降的立板44。下压辊43的两端架设于侧板11上且与传送辊21传动相连,下压辊43的顶端面与传送辊21的顶端面相平齐。下压辊43上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矩形凹槽431,矩形凹槽431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块切割片38之间的距离。传送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切割片38的中心线与矩形凹槽43的中心线相重合。上压辊42设于下压辊43的上方。立板44有两块且分别设于传送辊21的两侧,上压辊42的两端架设于两块立板44上,上压辊42上设有若干与矩形凹槽431相匹配的矩形凸块421。横向切割机构包括高度可调的横向切割机51。横向切割机51的切割方向与传送辊21的传送方向相垂直,即横向切割机51的一排切割嘴横向架设于传送辊21的上方,且与传送方向相垂直。横向切割机51的切割长度不小于剪切辊上最外侧的两块切割片38之间的距离。

侧板11的一侧设有控制箱(图中未画),控制箱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钮和工作指示灯。

两块立板44之间架设有搁置板,折弯电机41设于搁置板上,并通过固定条与搁置板相固定。折弯电机41与搁置板之间设有减震垫块。

剪切隔板32的高度可调,根据不同的钢板厚度调节适当的高度,剪切隔板32、第一架板33和第二架板34分别与连接杆39螺纹连接。

剪切隔板32与第二架板34相连的一端的底面为磨砂面。

立板44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并通过导向机构进行导向,使升降更加平稳。升降机构包括下横板61、气缸62和升降杆63。下横板61与机架10相连,气缸62设于下横板61上,气缸62的活动端连接有上横板64,上横板64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杆63与立板44相连。通过升降机构从而调节上压辊42的高度,从而调节U型钢的U型槽的深度。

矩形凹槽431的深度与矩形凸块421的高度相同。

横向切割机51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与侧板11相连。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插板71、工字块72和调节螺栓73。插板71与侧板11相连,插板71的顶部开设有长槽,工字块72插设于长槽中。长槽的顶部设有T形块74,T形块74的两端与插板71相连,调节螺栓73依次与T形块74和工字块72螺纹连接。横向切割机5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工字块72相连。

机架11的一侧设有托座12,传送电机20设于托座12上。

传动辊21的输出端设有正品接料台(图中未画)和废品接料台(图中未画),废品接料台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正品接料台的两侧。废品接料台可有效收纳钢板两侧切割形成的边角料。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一整块钢板设于传送辊21的输入端,通过控制箱启动,钢板向前传输并通过纵向剪切机构,通过切割片38将钢板切割分隔成长条形结构的长条形钢板80。在输送和切割的过程中,通过切割隔板32不仅可以对钢板进行压紧固定,使切割更加平稳,同时通过其底部的磨砂面使钢板的表面打磨平滑,并可有效去除钢板表面的锈斑。剪切辊与U形连接板35可拆卸相连。侧板11上设有缺口,缺口中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填块,下压辊43与填块相连,填块与侧板可11拆卸相连。上压辊42与立板44可拆卸相连。可根据所需的U型钢的宽度大小更换切割片38间距不同的剪切辊,同时更换相对应的上压辊42和下压辊43。矩形凹槽431与每块长条形钢板的中心线相对齐。长条形钢板80分别通过对应的矩形凹槽431和矩形凸块421配合对其进行U型槽的压制形成U型钢,通过升降机构可调节上压辊43的高度,从而调节U型钢的U型槽的深度。长条形的U型钢随着传送辊21向前输送并通过横向剪切机构,横向剪切机构的两侧设有感应探头和长度测量件,通过感应探头和长度测量件测量通过的长条形钢板80的长度,测得信号反馈给控制箱。控制箱根据所需的U型钢的长度通过控制横向切割机51进行切割。本发明通过一次加工操作至少可完成一根U型槽的加工,加工效率高,且加工质量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