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复合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56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蜗杆复合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床,特别涉及一种蜗杆复合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蜗杆传动具备多齿接触、重合度大、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及一定条件下的自锁性等优点,为当前动力传动及精密传动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航空航天、船舶航海、矿山冶金、煤矿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

蜗杆传动根据蜗杆的外形可分为圆柱蜗杆传动、锥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和鼓形蜗杆传动四大类。目前的蜗杆加工机床多为圆柱蜗杆加工机床,环面蜗杆加工机床较少,而锥蜗杆和鼓形蜗杆的加工则只能在上述两类机床上进行改造完成,从而造成四大类蜗杆齿面的加工困难,除圆柱蜗杆齿面外的另外三类蜗杆齿面加工精度低,阻碍了蜗杆传动的进一步推广和大面积应用。

申请号为200610095040.4的中国专利“能虚拟中心距的环面蜗杆数控机床”提出利用虚拟回转中心原理构建蜗杆数控机床的运动轴,能够实行小中心距机床加工大中心距环面蜗杆,且选择不同的数控轴联动可以实现环面蜗杆、鼓形蜗杆、圆柱蜗杆及锥蜗杆等所有螺旋面的车削、铣削或磨削加工。但该机床存在调整不便、刚性不足、加工精度低、不能在线检测及修正加工的问题。

专利号为ZL201410393515.5的中国专利“具有在线检测与修正功能的环面蜗杆加工机床”提出一种环面蜗杆加工机床,实现了环面蜗杆齿面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及修正加工功能,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环面蜗杆齿面加工精度低的问题,但是无法对圆柱蜗杆、锥蜗杆及鼓形蜗杆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杆复合加工机床,能够用于加工所有类型的蜗杆,通用性强,一机多用,同时能够实现在线检测及修正加工,加工精度较高。

本发明的蜗杆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底座及设在底座上的加工单元和检测单元;

所述底座呈“T”形并包括Z向座及与Z向座相垂直的X向座;所述Z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Z向导轨及Zc向导轨,所述Zc向导轨位于Z向导轨的外侧;所述X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X向导轨;

所述加工单元包括工作台及平台,所述工作台安装在Z向导轨上并由Z向电机驱动沿Z向导轨移动;所述平台安装在X向导轨上并由X向电机驱动沿X向导轨移动;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床头箱、尾架箱、驱动顶针Ⅰ及驱动顶针Ⅱ,床头箱内固定有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Ⅰ与驱动顶针Ⅰ传动连接,驱动顶针Ⅱ设在尾架箱上并与驱动顶针Ⅰ对应;待加工蜗杆被顶持在驱动顶针Ⅰ与驱动顶针Ⅱ之间并由驱动顶针Ⅰ带动绕C向转动;

所述平台上设有回转台Ⅰ,所述回转台Ⅰ由B向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沿B向水平旋转;所述回转台Ⅰ上设有龙门式双立柱Ⅰ,龙门式双立柱Ⅰ的两立柱Ⅰ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Y向导轨,横梁Ⅰ安装在Y向导轨上并由Y向电机驱动沿Y向导轨移动;所述横梁Ⅰ上安装有回转台Ⅱ,所述回转台Ⅱ由A向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沿A向水平旋转;所述回转台Ⅱ上安装有电主轴,所述电主轴包括主轴及驱动主轴旋转的SP轴向电机,所述主轴末端安装有加工刀具;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龙门式双立柱Ⅱ、带测微功能的测头及设在尾架箱内的驱动电机Ⅱ;所述龙门式双立柱Ⅱ安装在Zc向导轨上并由Zc向电机驱动沿Zc向导轨移动;所述龙门式双立柱Ⅱ的两立柱Ⅱ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Yc向导轨,滑块安装在Yc向导轨上并由Yc向电机驱动沿Yc向导轨移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X向导轨平行的Xc向导轨,横梁Ⅱ安装在Xc向导轨上并由Xc向电机驱动沿Xc向导轨移动;所述横梁Ⅱ靠近待加工蜗杆的一端安装所述测头;驱动电机Ⅱ与驱动顶针Ⅱ传动连接并带动驱动顶针Ⅰ绕Cc向转动,所述测头为三维扫描测头结构。

进一步,所述床头箱上安装有用于修整加工刀具的修整器。

进一步,所述Z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Z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工作台沿Z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X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X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平台沿X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Y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Y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横梁Ⅰ沿Y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Z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Z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龙门式双立柱Ⅱ沿Zc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Y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Y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滑块沿Yc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X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X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横梁Ⅱ沿Xc向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加工刀具为盘状砂轮、指状砂轮、盘状铣刀或者指形铣刀。

进一步,所述加工刀具为平面状、渐开面状、圆柱面状或者圆锥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蜗杆复合加工机床,具有十一个全闭环数控运动轴,其中七个运动轴构成加工单元,加工过程中五轴联动,另外四个运动轴构成检测单元,检测过程中四轴联动,视不同被加工蜗杆情况而选择不同的联动轴,能够用于加工所有类型的蜗杆,通用性强,一机多用,同时能够实现在线检测及修正加工,加工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的运动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蜗杆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底座及设在底座上的加工单元和检测单元;底座作为承载主体,用于支撑其它部件;加工单元用于实现蜗杆的加工,检测单元用于实现对加工的检测,除此之外,还具有与两单元配合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相关运动轴的配合运动而实现不同的功能;控制单元采用双通道系统,能够控制加工单元加工完成齿面后,控制检测单元检测齿面精度并进行误差溯源分析,调整加工单元的机床参数及加工工艺参数后进行修正加工,进而提高齿面加工精度。

所述底座呈“T”形并包括Z向座1a及与Z向座1a相垂直的X向座1b;所述Z向座1a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Z向导轨22及Zc向导轨21,所述Zc向导轨位于Z向导轨的外侧;所述X向座1b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X向导轨23;X、Z为位于水平面内两相互垂直的移动轴;Z向导轨在Z向座表面延伸,Zc向导轨则从Z向座1a的一端延伸至X向座1b的侧边;“T”形结构的底座有利于实现机床的紧凑化。

所述加工单元包括工作台20及平台5,所述工作台20安装在Z向导轨上并由Z向电机2驱动沿Z向导轨移动;所述平台5安装在X向导轨上并由X向电机驱动沿X向导轨移动;所述Z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Z向电机2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工作台20沿Z向导轨移动;Z向电机2、X向电机均为伺服电机结构;滚珠丝杆传动副即,Z向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丝杆相连,丝杆中部安装螺母,工作台20与螺母固连;X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X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平台5沿X向导轨移动。

所述工作台20上设有床头箱3、尾架箱15、驱动顶针Ⅰ4及驱动顶针Ⅱ14,床头箱3内固定有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Ⅰ与驱动顶针Ⅰ4传动连接,驱动顶针Ⅱ14设在尾架箱15上并与驱动顶针Ⅰ4对应;待加工蜗杆13被顶持在驱动顶针Ⅰ4与驱动顶针Ⅱ14之间并由驱动顶针Ⅰ4带动绕C向转动;驱动电机Ⅰ为伺服电机结构;床头箱3、尾架箱15分别位于工作台20长度方向的两侧;驱动电机Ⅰ与驱动顶针Ⅰ4之间可通过转台相连。

所述平台5上设有回转台Ⅰ6,所述回转台Ⅰ6由B向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沿B向水平旋转;所述回转台Ⅰ6上设有龙门式双立柱Ⅰ7,龙门式双立柱Ⅰ7的两立柱Ⅰ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Y向导轨,横梁Ⅰ12安装在Y向导轨上并由Y向电机驱动沿Y向导轨移动;所述横梁Ⅰ12上安装有回转台Ⅱ8,所述回转台Ⅱ8由A向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沿A向水平旋转;所述回转台Ⅱ8上安装有电主轴10,所述电主轴10包括主轴11及驱动主轴11旋转的SP轴向电机,所述主轴11末端安装有加工刀具9;Y为垂直于XZ平面的移动轴;所述Y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Y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横梁Ⅰ12沿Y向导轨移动;蜗轮蜗杆传动副即,B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分度蜗杆,分度蜗杆与分度蜗轮配合,回转台Ⅰ6通过平键及推力球轴承精密安装于蜗轮轴上,并由B向电机驱动分度蜗杆传动分度蜗轮进而带动回转台Ⅰ6绕B向转动;沿B向水平旋转即以回转台Ⅰ6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旋转;B向电机、A向电机及SP轴向电机均为伺服电机结构;加工刀具9可为为盘状砂轮、指状砂轮、盘状铣刀或者指形铣刀,加工刀具9为平面状、渐开面状、圆柱面状或者圆锥面状,通过选择不同的加工刀具9,可实现圆柱蜗杆、圆锥蜗杆、环面蜗杆及鼓形蜗杆四大类中所有形式蜗杆齿面的包络展成磨削,能实现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特殊新型齿轮等其他形式螺旋面的成形磨削加工,具备进行相应扩展的功能;此外,所述床头箱3上安装有用于修整加工刀具9的修整器,修整器实现所有形式蜗杆所对应滚刀的磨削、铲磨、刃磨;例如,当加工刀具9为砂轮时(主轴末端通过锥度安装盘形砂轮),修整器采用金刚碟轮,能够铲磨蜗轮滚刀。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龙门式双立柱Ⅱ19、带测微功能的测头16及设在尾架箱15内的驱动电机Ⅱ;所述龙门式双立柱Ⅱ19安装在Zc向导轨上并由Zc向电机驱动沿Zc向导轨移动;所述龙门式双立柱Ⅱ19的两立柱Ⅱ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Yc向导轨,滑块18安装在Yc向导轨上并由Yc向电机驱动沿Yc向导轨移动;所述滑块18上设有与X向导轨平行的Xc向导轨,横梁Ⅱ17安装在Xc向导轨上并由Xc向电机驱动沿Xc向导轨移动;所述横梁Ⅱ17靠近待加工蜗杆13的一端安装所述测头16;驱动电机Ⅱ与驱动顶针Ⅱ14传动连接并带动驱动顶针Ⅰ4绕Cc向转动,所述测头16为三维扫描测头结构;Zc向电机、Yc向电机、驱动电机Ⅱ均为伺服电机结构;所述Z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Z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龙门式双立柱Ⅱ19沿Zc向导轨移动;所述Y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Y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滑块沿Yc向导轨移动;所述Xc向导轨为滚动导轨结构,所述Xc向电机通过滚珠丝杆传动副驱动横梁Ⅱ17沿Xc向导轨移动;工作台20处于龙门式双立柱Ⅱ19的两立柱Ⅱ之间。

本机床具有十一个全闭环数控运动轴,分别为:工作台20的横向移动轴Z轴、加工刀具9的前后移动轴X轴、加工刀具9的上下移动轴Y轴、测头的横向移动轴Zc轴、测头的前后移动轴Xc轴、测头的上下移动轴Yc轴、主轴的旋转SP轴、加工刀具9的倾角调整轴A轴、加工刀具9的回转运动轴B轴、工件头架驱动顶针Ⅰ4的回转轴C轴及工件尾座驱动顶针Ⅱ14的回转运动轴Cc轴。

其中Z轴、X轴、Y轴、A轴、B轴、C轴及SP轴等构成加工单元,视不同被加工蜗杆情况而需要不同的联动轴:

1)圆柱蜗杆齿面,Z轴及C轴两轴联动;

2)锥蜗杆齿面,Z轴、X轴及C轴三轴联动;

3)鼓形蜗杆齿面、平面及锥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Z轴、X轴、B轴及C轴四轴联动;

4)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Z轴、Y轴、X轴、B轴及C轴五轴联动。

其中Zc轴、Xc轴、Yc轴、及Cc轴等构成检测单元,在检测过程中,需要Zc轴、Xc轴、Yc轴及Cc轴等四轴联动。

本实施例中,各电机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定,只要能实现相关的驱动效果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