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冷挤压脱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新能源电池电极,其四个接触点都要求背面不能有凹痕。实际开模中采用了冷镦成型技术,将产品坯料放置在封闭型腔中锻造成型。由于冷镦力非常大,现有的脱料机构不能起到很好地脱料作用。
因而,需开发设计一种新的脱料机构,方便脱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挤压脱料机构,从而能够使模具单独回位,方便产品放置,有效地脱料,并且由于脱料力大,产品不会产生形变,挤压后的产品有接触点的一面不会形成凹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挤压模具的脱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顶料杆,所述顶料杆的一端通过传力杠杆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顶料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冷挤压模具的下模组件成上下滑动相连,所述传力杠杆通过摆臂支杆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所述传力杠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料杆向上运动,将所述下模组件上的产品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挤压模具的脱料机构,通过驱动机构的作用,在传力杠杆的作用下带动顶料杆上下运动,顶力大,能够使模具单独回位,方便产品放置,有效地脱料,并且由于脱料力大,产品不会产生形变,挤压后的产品有接触点的一面不会形成凹痕。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块与所述传力杠杆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传力杠杆通过肘节连杆与所述顶料杆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电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料杆外还套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在顶料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挤压的产品损伤更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所述顶料杆与所述下模座成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弹簧卡装在所述定位块和所述肘节连杆之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脱料块,所述顶料杆穿设在所述下模座上,并与脱料块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脱料块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还设有下模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两个驱动机构成对称设置分布在所述下模组件的两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更有效地顶出产品,并且由于对称的设置,受力均匀,使产品损伤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安装在冷挤压模具上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安装在冷挤压模具上闭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驱动机构,2.顶料杆,3.传力杠杆,4.摆臂支杆,5.产品,6.连接块,7.肘节连杆,8.下模座,9.定位块,10.脱料块,11.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挤压模具的脱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机构1和顶料杆2,顶料杆2的一端通过传力杠杆3与驱动机构1连接,顶料杆2的另一端与冷挤压模具的下模组件成上下滑动相连,传力杠杆3通过摆臂支杆4与下模组件连接,传力杠杆3在驱动机构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顶料杆2向上运动,将下模组件上的产品5顶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挤压模具的脱料机构,通过驱动机构的作用,在传力杠杆的作用下带动顶料杆上下运动,顶力大,能够使模具单独回位,方便产品放置,有效地脱料,并且由于脱料力大,产品不会产生形变,挤压后的产品有接触点的一面不会形成凹痕。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电机。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驱动机构1通过连接块6与传力杠杆3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传力杠杆3通过肘节连杆7与顶料杆2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顶料杆2外还套设有弹簧。能够在顶料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挤压的产品损伤更小。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8,顶料杆2与下模座8成滑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下模座8上还设有定位块9,弹簧卡装在定位块9和肘节连杆7之间。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下模组件还包括脱料块10,顶料杆2穿设在下模座8上,并与脱料块10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脱料块10与下模座8之间还设有下模板11。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两个驱动机构1成对称设置分布在下模组件的两侧。能够更有效地顶出产品,并且由于对称的设置,受力均匀,使产品损伤更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挤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冷挤压模具工作时,驱动机构1(气缸)回位,使顶料杆2处于回退状态,脱料块10处于死点位置,再将产品放于下模组件上。冲压完成后,气缸通气顶出,通过传力杠杆3,摆臂支杆4及肘节连杆7形成一个杠杆机构,将气缸的顶出力放大10倍后作用于脱料块10,产生足够的力将挤压后的产品顶出。产品取出后,气缸回位,脱料机构回复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挤压成型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脱料机构的经试模验证,动作温度可靠,完美地解决了现有的模具不易脱料的技术难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