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开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64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管道开孔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钻头的管道开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隧道施工中,多数采用空压机高压风提供动力能源,主要为钻爆手风钻、喷射混凝土的喷浆机提供动力;同时隧道施工中也需要高压水,近而隧道施工高压风水管是跟随着掌子面的掘进跟进的。

在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需要在某个特定位置对风水管进行开孔,连接相应的施工设备,所以如何能快速对风水管进行开孔已经是施工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处里办法就是,在需要特定位置开孔时,由焊工将原有风水管进行割孔,然后再焊接连接套管,使用完毕后需要割掉进行补焊,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附近无配电箱进行电焊作业造成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开孔设备。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开孔设备包括套箍、钻头以及顶进套管,套箍包括快速接扣与快速接口,顶进套管的端部与快速接口固定装配于快速接扣内,钻头可活动地装配于顶进套管内。

由上述方案可见,快速接扣把顶进套管和套箍快速连接,顶进套管内的钻头向前推进以对管道进行快速开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套箍包括开口,开口位于快速接口内侧。

由此可见,钻头可通过套箍预先设置开口对管道进行快速开孔,避免钻头对套箍开孔,提高管道开孔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套箍包括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活动连接。

由此可见,套箍可对管道进行套接固定,便于确定管道开孔位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快速接口与开口均位于所述第一部。

由此可见,便于钻头通过快速接口进入套箍的开口,使钻头向前推进的路径最短,提高开孔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开口与顶进套管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开口与顶进套管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便于向前推进钻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钻头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顶进套管活动连接。

由此可见,钻头可实现向前推进。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钻头还包括钻孔部,钻孔部与开口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钻孔部面向开口,便于钻头对管道进行开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接部装配于顶进套管内部。

由此可见,钻头可沿着顶进套管内部向前推进并对钻头进行定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钻孔部包括气孔,气孔贯穿钻头。

由此可见,用户可通过气孔对管道进行供风与供水,满足隧道施工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装配在管道外部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管道开孔设备未装配在管道外部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完成管道开孔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的套箍的开口与快速接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的快速接扣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道开孔设备实施例的从钻头的钻孔部正面观察钻头的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管道开孔设备100包括套箍1、钻头2与顶进套管3。套箍1固定套接在管道4的外侧,快速接扣12把顶进套管3与套箍1固定连接,钻头2可旋转地装配在顶进套管3内。

参见图2与图5,套箍1包括第一部10、第二部11、快速接口13、快速接扣12与开口14。套箍1外形与管道外形相同,均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套箍1沿着直径分为第一部10与第二部11。第一部10的第一端部101与第二部11的第一端部111可活动地相互旋转连接,第一部的第二端部102与第二部的第二端部112可通过固定螺栓17进行相互固定连接以将管道4固定在套箍1内部。

在套箍1相对管道4所需开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4,套箍1在外侧沿着开口14的周向并沿着套箍的径向设置有快速接口13,快速接口13外轮廓为圆柱形,快速接口13的周向外壁设置有螺纹,快速接口13内形成开口15。当从开口15的轴向进行观察,开口14位于快速接口13内侧。快速接口13与开口14均位于第一部10。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4与开口15均选用圆形。开口14的直径与开口15的直径大小一致,开口14与开口15为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快速接扣12的形状选用圆柱体。快速接口内侧沿着快速接口13的开口15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开口16。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6的形状选用圆形。在快速接扣12的内部沿着开口16的周向壁设置有螺纹。快速接扣12通过周向内壁的螺纹与快速接口13的周向外壁的螺纹进行旋接以将连接快速接扣12,从而使快速接口固定装配于快速接扣12内。

参见图3与图7,钻头2包括钻孔部21与连接部2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的形状选用圆柱状,钻孔部21的外形选用圆锥状,连接部22的轴线与钻孔部21的轴线为同一直线,钻孔部21与连接部22一体成形。在连接部22的周向外壁加工有螺纹孔以将连接部22装配于顶进套管3内部,钻孔部21设置有气孔23。在本实施例中,气孔23的数量选为四个,多个气孔23均匀布置在钻孔部21,气孔23从钻孔部21沿着钻孔部21的轴线方向延伸至连接部22的远离钻孔部21的端部以贯穿钻头2。钻孔部21的尖端朝向开口14,在连接部21远离钻孔部22的端部内形成有槽(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槽的形状选用六角形。

顶进套管3包括端部31与端部32。在本实施例中,顶进套管3的形状选用圆柱状,顶进套管3与连接部22为同轴设置。在顶进套管3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圆柱腔,在圆柱腔的周向壁上加工有螺纹以将钻头2可旋转地连接于顶进套管3内。端部31的周向外壁加工有与快速接扣12内部螺纹旋合的螺纹,从而可将顶进套管3固定连接于快速接扣12内。端部32的周向外壁亦加工有螺纹以连接风水软管的闸阀。快速接扣12、快速接口13、开口14、开口15、钻头2与顶进套管3均为同轴设置,开口14与顶进套管3相对设置。

旋转第一部10与第二部11以将管道4套接于套箍1内部,通过螺栓将第二端部102与第二端部112固定连接,此时套箍1把管道4固定套接于套箍1的内部。钻头2通过连接部22的螺纹与顶进套管3内部的螺纹的旋合而装配于顶进套管3的内部。快速接扣12内部的螺纹与快速接口13外部的螺纹相互旋合,从而将快速接口13固定装配与快速接扣12内部。此时,内部装配有钻头2的顶进套管3的端部31的螺纹与快速接扣12内部的螺纹相互旋合,从而将端部31固定装配于快速接扣12内。此时,管道4、套箍1、钻头2与顶进套管3连接为一体,开口14所对的管道位置即为管道所需开孔的位置。

将内六角扳手插进连接部22的槽内,旋转内六角扳手。随着内六角扳手的旋转,钻头2的连接部22沿着顶进套管3的内壁朝向管道4旋转前进。随着钻头2的旋转前进,钻头2依次经过开口15、开口14,并钻过管道4以形成开孔。此时,即完成管道的快速开孔工作,钻头2的钻孔部21穿过管道4的开孔并位于管道4内部。

参见图4,即为管道开孔设备100完成管道开孔工作后的状态。此时,可在顶进套管3的端部32连接风水软管的闸阀。从而将施工所需的风与水排入顶进套管3的圆柱腔并沿着气孔23进入管道,因此满足施工所需的供风与供水功能。在第一部10的内部并在开口14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以进行密封,避免所供应的风泄漏。

当管道开孔使用完毕后,可把快速接扣12与快速接口13、顶进套管3的旋合状态解除,使快速接扣12、快速接口13与顶进套管3分开为独立部件。随后,使用密封橡胶片遮盖管道开孔。松开固定螺栓17,旋转第一部10与第二部11使套箍遮盖密封橡胶片。此时,拧紧固定螺栓17从而使套箍1固定套接于管道4外侧,避免管道4内的气体与水泄漏。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还有更多的改变,例如,气孔的数量可以选用其它数值;气孔的延伸路径可以是曲线;快速接扣的形状可以选用其它形状。上述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