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336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该水泵盖应用于净水器水泵上,由于净水器市场发展迅速,带动了其它相关的产品,水泵盖之前采用手动的钻床加工,如钻孔和攻牙等方式。根据产品精度一般、用量庞大、成本低廉的特点,公司导入了专机以提高其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专机的加工效率用两个参数表示:1、设备的加工节拍;2、产品装夹的快速性。设备的加工节拍可以调节,但产品装夹的快速与否直接与夹具的结构相关,夹具设计的好、工人操作方便、装夹时间短,夹具设计的不合理、工人操作不方便、装夹产品时间长。合理的夹具对于产品的加工效率起着至关的作用。

目前的专机用的夹具,靠产品上的1处孔定位,由于产品上该孔的毛刺去不干净(产品机加工后还有1道工艺可去除该孔毛刺),导致产品在放入夹具上时不容易定位,加上产品放到夹具定位好后还要开启气缸压紧产品,装夹产品使用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加工产品的时间,导致产品加工节拍长、效率低的情况,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该加工夹具避开了产品上毛刺的影响,将产品放入该夹具上时,不需要气缸压紧产品即可直接加工,其大大节约了产品的装夹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该夹具由底板、中板和上板构成,每块板上分别设有两个销钉孔和六个螺丝孔,销钉孔分别设于每块板的中央,螺丝孔分别设于每块板的两侧边沿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避让产品下方凸起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设有用于排出产品加工铝屑的排屑孔,中板和上板上分别设有对应让位槽位置的门洞形状开口,门洞形状开口中间设有小开槽,底板、中板和上板通过销钉孔相互叠加为一个整体,螺丝孔上还设有将底板、中板和上板固定在设备转盘上的固定螺丝。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螺丝将底板、中板和上板固定在设备转盘上,产品从外侧直接塞入到夹具里面,直到塞不动为止,此时产品装夹完毕,启动设备加工,下一循环后,把加工好的产品从夹具里面抽出,再塞入下一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的装夹时间仅为4秒钟,由于产品两个方向都可以装夹,其方便快捷,不需要调整产品的方向。而纯加工产品的时间为6秒,装夹产品的时间低于产品的加工时间,总的产品加工时间要节约6秒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夹具的产品装夹时间仅为4秒,产品的装夹时间低于产品的加工时间,产品的总加工时间节约了6秒;

(2)该夹具取消气缸或油缸结构,不需要对产品压紧,节省了开启气缸或油缸的时间;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了生产时间,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板的俯视图;

图7为产品的整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产品的装入过程示意图;

图9为产品装入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产品装入夹具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产品装入夹具内的俯视图;

图中,1-排屑孔,2-让位槽,3-螺丝孔,4-销钉孔,5-门洞形状开口,6-小开槽,7-边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铝合金水泵快速装夹用的加工夹具,该夹具由底板、中板和上板构成,每块板上分别设有两个销钉孔4和六个螺丝孔3,销钉孔4分别设于每块板的中央,螺丝孔3分别设于每块板的两侧边沿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避让产品下方凸起的让位槽2,让位槽2内设有用于排出产品加工铝屑的排屑孔1,中板和上板上分别设有对应让位槽位置的门洞形状开口5,门洞形状开口5中间设有小开槽6,底板、中板和上板通过销钉孔4相互叠加为一个整体,螺丝孔3用螺丝将底板、中板和上板固定在设备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螺丝将底板、中板和上板固定在设备转盘上,如附图7到附图11所示,产品从外侧直接塞入到夹具里面,直到塞不动为止,此时产品装夹完毕,启动设备加工,下一循环后,把加工好的产品从夹具里面抽出,再塞入下一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的装夹时间仅为4秒钟,由于产品两个方向都可以装夹,其方便快捷,不需要调整产品的方向。而纯加工产品的时间为6秒,装夹产品的时间低于产品的加工时间,总的产品加工时间要节约6秒钟。

优选的,门洞形状开口5的边界侧面7与产品的定位小柱相匹配,有利于产品的准确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