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瓣型结构锻造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80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瓣型结构锻造冲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是模锻生产过程中对锻件内孔连杆进行去除的冲头。



背景技术:

一些连杆,法兰,轮毂,齿轮等锻件产品一般在产品中部有各种形状孔形结构,在锻过程中需要把孔中的连皮去除掉,这类锻件产品的模锻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加热、预锻、终锻、切边、冲孔、校正等工序,在终锻过程孔中会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皮,冲孔是利用冲头对将锻件孔中连皮去除掉,形成一个通孔,减小后期机械加工工作量,对有的锻件冲孔后为最终尺寸,传统的冲头结构一般平面或斜面,但冲孔过程中,平冲头由于冲头一周刃口同时进行工作,造成剪切力和摩擦力较大,孔会发生变形,尺寸超差;而斜面冲头结构虽然变形相对较轻,但是由于冲剪时刃口斜面会产生侧向力,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锻件会造成孔径中心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保证冲孔变形小而又保证孔的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瓣型结构的冲头,保证冲孔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瓣型结构锻造冲头,冲头刃口采用花瓣型结构,由凸刃口和凹刃口组成,凸刃口和凹刃口沿孔的周向均匀交错分布,凸刃口宽度为3-5mm,凹刃口为圆弧形,深度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0.5至1倍,冲头中间部位设有凹槽,凹槽深度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1至1.5倍,刃口内侧壁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小去除锻件内孔连皮时出现的孔型变形,同时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在冲孔过程中使连皮分步并沿孔型周边均匀地进行剪切,一方面可以减小冲孔的变形力,另一方面在冲孔过程中使孔的位置保持稳定不发生偏移;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刃口数据指标能保证断口光滑,毛刺较小且容易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花瓣型结构的冲头示意图;

图2为刃口局部示意图;

图中,1-冲头;2-凸刃口;3-凹刃口;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花瓣型结构的冲头;2)设计花瓣型结构的冲头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用于锻造生产过程中冲孔环节,减小去除锻件内孔连皮时出现的孔的变形,同时保证孔的位置精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瓣型结构的冲头,包括1-冲头;2-凸刃口;3-凹刃口;4-凹槽;冲头刃口采用花瓣型结构,由凸刃口2和凹刃口3组成,凸刃口2和凹刃口3沿孔的周向均匀交错分布,凸刃口2宽度w=3-5mm,凹刃口3为圆弧形,深度h1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0.5至1倍,冲头中间部位设计有凹槽4,凹槽4深度h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1至1.5倍,刃口内侧壁5设计有一定角度a=10-15°。

在锻件冲孔过程中,冲头1在外力作用下向锻后孔连皮运动,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刃口2先与连皮接触,将局部连皮先进行剪切,连皮逐步进入到冲头的凹槽4内,随着冲头向下运动行程加大,凹刃口3逐渐与连皮接触并进行剪切,当冲头向下移动一定行程时,凹刃口3将连皮全部切空后,完成冲孔工作,由于刃口侧壁5与垂直方向有角度a=10-15°,被冲除掉的连皮不会卡在凹槽4内,可以轻易地被取走。

经试验验证,深度h1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0.5倍,凹槽4深度h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1.5倍时,当刃口侧壁5与垂直方向角度a小于10°时,连皮会经常卡在凹槽4内;而当a大于于15°时,由于连皮增加了冲切阻力,切口毛糙,冲切质量不好;会对冲切不利;不同指标的试验数据如表1:

表1

由以上数据可见,深度h1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0.5至1倍,凹槽深度h为锻件孔连皮厚度的1至1.5倍,刃口内侧壁角度a=10-15°时质量最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