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47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厚壁锻件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用平锻机生产万向节叉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下料重量不一致,料节加热后到锻造时温度也不一致,导致生产时模具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模具磨损较快,不仅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且一旦模具磨损则锻件无法顺利取出;2.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由于需要保证高温的料节充满全部型腔,模具受到的挤压力过大从而导致模具容易开裂;而且模具开裂后更换模具到生产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3.由于料节为高温的锻件,所述需要对模具型腔进行表面处理,进而提高模具型腔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解决模具易于开裂、使用寿命短及高成本的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

本方案中的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包括模座和冲头,所述模座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左镶块、右镶块和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所述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之间设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包括连接毂腔和叉耳腔,还包括顶料装置,所述固定槽底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位于成型模具与模座之间;所述叉耳腔的周侧设有与插耳腔连通的释能槽;所述顶料装置为顶料杆,顶料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模座和成型模具并可以伸入到释能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万向节叉挤压过程中,高温的料节可通过叉耳腔周侧的释能槽释放冲头挤压锻件所产生的高挤压力,同时保证料节产生形变后易于完全充满叉耳腔。生产后由于顶料杆将锻件立即顶出模具型腔,锻件在模具型腔内接触时间短,避免模具因长时间与高温锻件接触提前退火而导致模具型腔受到高挤压力易于开裂,进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由于冷却装置设置在模座与成型模具之间,可保证模具工作台无积水,同时由于锻件与模具接触时间短,完全满足模具的降温需求,保证模具不会因长时间生产吸收高温而发生退火。改进后的模具从原来只能生产500件寿命提高到可以生产3000-4000件寿命,大大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均有两个且并列设置,两个所述的插耳腔之间的释能槽连通;所述释能槽的深度不大于0.5mm。这样由释能槽形成的飞边较薄,易于切边处理。

进一步,所述顶料杆有三组,一组位于两个插耳腔之间,另两组位于两个插耳腔的两侧。顶料杆均布,易于将锻件顶出。

进一步,所述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之间设有与释能槽相通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为蜿蜒分布的流水槽,且流水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流水槽蜿蜒分布,可使模具均匀、快速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中成型上模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的图。

图中,1为上模座,2为进水管,3为出水管,4为冲头,5为下模座,6为释能槽,7为叉耳腔,8为连接毂腔,9为左镶块,10为右镶块,11为顶料杆,12为凹槽,13为流水槽,14为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4所示,平锻机用万向节叉模具:

实施例一

模座包括均开有固定槽14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5,成型模具包括位于固定槽14内且与上模座1螺栓连接的两个成型上模和位于固定槽14内且与下模座5螺栓连接的两个成型下模,以提高加工效率。固定槽14底部设有用于对成型上模、成型下模降温的流水槽13,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两侧均设置有位于固定槽14内的左镶块9和右镶块10。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之间设有模具型腔,模具型腔包括连接毂腔8和叉耳腔7。连接毂腔8内设有可移动的冲头4;叉耳腔7的周侧设有与插耳腔连通的释能槽6,两个并列设置的插耳腔之间的释能槽6连通。由于锻件锻造挤压后,释能槽6处会形成飞边,为了易于切边,释能槽6的深度为0.4mm。上模座1和下模座5上均设有顶料杆11,与上模座1间隙配合的顶料杆11的一端依次穿过上模座1、成型上模并可伸入到成型上模的释能槽6内,与下模座5间隙配合的顶料杆11的一端依次穿过下模座5、成型下模并可伸入到成型下模的释能槽6内。

实施例二

为了易于将锻件顶出,需要保证锻件受力均匀,上模座1上的顶料杆11和下模座5上的顶料杆11均有三根,分别位于两个插耳腔之间、两个插耳腔的两侧。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之间设有与释能槽6相通的凹槽12。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优选的,所述流水槽13蜿蜒分布,且流水槽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可使模具均匀、快速降温。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

使用方法:

使用时,在锻件进行锻压前,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将加热和预锻的两个料节分别放入成型下模的两个插耳腔内。然后控制上模座1下移至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贴合。冲头4沿连接毂腔8运行并对高温料节进行挤压成型,达到前死点后返回,在冲头4返回的同时上模座1上行至初始位置。之后顶料杆11开始运行并将挤压成型后的锻件顶出。由于在挤压过程中因插耳腔的周侧开设的释能槽6可释放插耳腔内挤压锻件所产生的高挤压力,同时将冷却水开启对模具进行循环冷却,降低模具因长时间生产而吸收的热量,保证模具因高温而不退火,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