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7130发布日期:2018-10-23 23:2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包括缸梁(Zylinderholm)和与缸梁连接的配对梁(Gegenholm)的压力机机架的挤压及管压机(Strang-und Rohrpresse)或金属挤压机(Metallstrangpresse),在压力机机架中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支撑坯料接收部(Blockaufnehmer)的坯料接收部支架以及可移动的冲模横梁(Stempeltraverse),其中,在缸梁中布置有主缸或挤压缸,主缸或挤压缸在其缸壳体中容纳有压力机柱塞(Presskolben),压力机柱塞在其由冲模横梁支撑的前端部处设置有冲模(Pressstempel),并且其中,在缸壳体中配备有通过设置在中间连杆上的滑动板向压力机柱塞供应液压油的补偿容器,其中,在从补偿容器通向缸壳体的通道中形成有具有盖状阀塞的填充阀,填充阀在打开功能中开放与通向缸壳体的通道中的大的内直径相适配的环形面截面。



背景技术:

通用文件WO 2013064251 A1已经公开了这种金属挤压机,在该金属挤压机中,具有工具(通常为压力板、模具支架和模具)的配对梁经由张紧杆或张紧板以及压力支撑件(Druckstützen)连接到缸梁。通过居中地安装在主缸的缸壳体中或上的填充阀,提供了大的环形面,以用于使油能够无较大阻力地从补偿容器流到压力机柱塞后方的压力腔中并且在压力机柱塞运动换向时回流到补偿容器中,也就是说,在金属挤压机的操作期间,油在补偿缸和缸壳体之间来回穿梭。因此,在主缸的缸壳体中被引导的压力机柱塞由于供油而与固定在压力机柱塞中的用于支撑滑动板的中心杆一起从补偿容器向前移动或者退回。在填充阀关闭的情况下,为了在压力机柱塞和坯料接收部的进给之后将装载的坯料挤压成挤压制品,仍可能需要能够将额外的液压油量从油箱或者其它压力介质供应装置引导到压力机柱塞后方的缸壳体的压力腔中。此处,能够通过引入油箱来减少所需的缓冲体积(Pendelvolumen)。

这种已知的金属挤压机的填充阀包括经由类轴环的滑动套筒布置在中心杆上的填充阀罩盖(其被设计成阀塞)以及在挤压方向上在阀塞的后方包围滑动套筒的环形缸,环形缸的缸柱塞根据施加有液压油的柱塞侧使滑动套筒处于闭合位置或打开位置,并因而使阀塞处于闭合位置或打开位置。缸体柱塞的加载需要在这种水平压力腔室之前和之后具有合适的压力介质管路和密封件。与其缸体柱塞一起安装在机器单元中的环形缸需要具有一定的制造成本的必要功能性元件并且在维护工作中(例如,更换密封件)不是可自由触及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通用金属挤压机中在保持可靠的填充阀原理的条件下简化集成在主缸和补偿容器之间的填充阀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方式,特别地,在液压和电气控制要求以及制造和维护成本方面进行简化。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以如下方式实现:中心杆被设计成用于滑动板的与压力机柱塞解耦合的滑动引导件,其中,滑动板固定在以相对于中心杆径向地间隔开的方式延伸的至少两个滑杆的远离压力机柱塞的端部处,滑杆既固定在压力机柱塞的后端部处且还固定在滑动板上,并且中心杆连接至致动器,致动器布置在补偿容器的外部并且在致动时将阀塞从其在填充阀中的阀座中提升或者使阀塞退回到阀座中。中心杆仅与螺接在中心杆的前部处的阀塞设置在一起,并且不再用于将压力机柱塞运动传递到同时移动的滑动板。相反,这种传递通过两个滑杆来进行,其中,滑动板在中心杆上来回滑动。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构造,致动器(优选地,液压移动缸)以简单的方式法兰连接到补偿容器的后壁。从外部能够无阻碍地自由触及移动缸,并且能够省略集成在从补偿缸通向挤压缸的通道中的包括用于阀塞的滑动套筒的环形缸以及环形缸额外需要的压力油管路和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滑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压力机柱塞中且固定在滑动板上。为此,滑杆在其两个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栓,使得一个螺纹栓螺接在压力机柱塞的螺纹孔中,并且螺母能够螺接在从滑动板中伸出的另一螺纹栓上。还能够设置其它类似种类的固定件或者其它类似的固定装置,以代替螺纹连接。为了引导和密封,滑杆在塞套筒中滑动,其中,塞套筒插入到主缸的缸壳体的与补偿容器相邻的后壁中。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设置有套筒,套筒被设计成阀座,并密封地插入到缸壳体的后壁的通孔中。在将阀塞从其阀座中提升时,套筒的适配在通向缸壳体的通道中的大的环形面截面是开放的,在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操作期间,始终能够经由该通道无较大阻力地来回推动液压油。

根据本发明,在套筒中布置有包括外环和与外环间隔开的内环且相对于套筒更窄的密封和引导单元时,这种开放的环形面截面不会因填充阀的操作而受到影响,其中,外环啮合在套筒的周向槽中,并且内环以类密封圈的形式(manschettenartig)包围中心杆。由此,中心杆布置有两点的支撑和引导,即,一点在补偿容器的后壁上,并且另一点在阀座套筒中的密封和引导单元的类密封圈的内环上。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说明的发明范围来阐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细节。

图1示出作为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细节的立体图,其中,在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压力机机架中布置有冲模横梁和坯料接收部支架;且

图2示出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后端部的局部截面图,其中,未示出缸梁,并且未示出冲模横梁和坯料接收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大体上示出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1的基础机架(Grundrah-men)。基础机架包括缸梁2和仅在张紧板3的端部处由附图标记4标示的配对梁(在此未示出),配对梁4经由张紧板3张紧。此外,压力支撑件5有助于这些组件的力配合连接,压力支撑件5在缸梁2和配对梁4之间包围张紧板3。此外,压力支撑件5还用于引导地容纳可在基础框架中移动的冲模横梁6以及可移动的坯料接收部支架7。与用于支撑压力机柱塞11的前端部的冲模横梁6一样,具有坯料接收部或接收器8的坯料接收部支架7通过电动马达(特别地,伺服马达)12、13在挤压方向14上移动,其中,借助流体静力支承件10(参照图2)在主缸或挤压缸的缸壳体9中引导压力机柱塞11。

在坯料接收部支架7和冲模横梁6的每个纵向侧处设置有这种电动马达12、13。例如,为了传递和启动移动运动,电动马达12、13的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可选地,挤压及管压机1可配备有已知的液压致动型侧缸和接收部-移动缸,以代替用于冲模横梁及坯料接收部支架7的移动运动和进给运动的电动马达12、13。为了镦锻并挤压装载在坯料节接收部8中的坯料,压力机柱塞11具有冲模18。在缸壳体9的后端部处法兰连接有补偿容器15,并且在补偿容器的端部壁或后壁16处法兰连接有被设计成液压移动缸的致动器17。

如能从图2看出,致动器17作用于中心杆19,填充阀21的大面积阀塞20螺接在中心杆19的前端部处,填充阀21集成地布置在从补偿容器15通向主缸或挤压缸的缸壳体9的通道中。此外,填充阀21还包括套筒23,套筒23密封地插入到缸壳体9的后壁的通孔中并形成有用于阀塞20的阀座22。在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密封和引导单元,密封和引导单元具有外环24和与外环24间隔开的内环25,且大致布置在套筒23的中部处,其中,外环24啮合在套筒22的周向槽中,并且内环25以类密封圈的方式包围中心杆19。除在类密封圈的内环25中密封地滑动之外,中心杆19在位于补偿容器15的后壁16中的轴承套筒26中被引导。

至少两个滑杆27平行地并且与中心杆19间隔开地延伸,在滑杆的后端部处布置有滑动板28,滑动板28在中心杆19上被滑动地引导,并且通过螺接在从滑动板28中伸出的螺纹栓上的螺母29来固定。两个滑杆27的前端部通过螺纹栓螺接在压力机柱塞11中。在压力机柱塞11的移动运动中,通过密封地插入到挤压缸9的后壁中的塞套筒30来引导携带有滑动板28的滑杆27。

在致动器17被加载时,中心杆19在挤压方向14上移动,并因而将阀塞20从由实线所示的阀座22提升到由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在该位置处,阀塞20进入压力机柱塞11的凹槽31中。在填充阀21的该打开位置处,通过套筒23的开口截面或者外环和内环24、25之间的开口截面来提供大的流动截面,液压油能够经由该流动截面从补偿容器15流入压力机柱塞11后方的缸壳体9的压力腔而没有大的阻力,反之亦然。然后,通过与压力机柱塞11一起移动的滑动板28的进给运动(即,冲模横梁6和/或坯料接收部支架7在挤压方向14上的移动)推挤液压油经过打开的填充阀21,直到压力机柱塞11到达其挤压位置。

对于随后的挤压,将填充阀21关闭,并且通过将液压油从未示出的油箱等供应到压力机柱塞11后方的压力腔来形成挤压力。因为填充阀21关闭,所以随着压力机柱塞11在挤压方向14上的进一步移动,经由通过滑杆27被缩进的滑动板28将更多量的液压油从补偿容器15排出到未示出的油箱中。

在准备新的加载和挤压操作时,液压油在压力机柱塞11向后运动时经由被致动器17再次打开的填充阀21流回到补偿容器15中。应理解的是,为了压力机柱塞11的向后运动,冲模横梁6和坯料接收部支架7的驱动器(电动马达或者移动缸体)被相应地激活。

附图标记列表

1 挤压及管压机或金属挤压机

2 缸梁

3 张紧板

4 配对梁

5 压力支撑件

6 冲模横梁

7 坯料接收部支架

8 接收部/接收器

9 缸壳体

10 流体静压支承件

11 压力机柱塞

12 电动马达

13 电动马达

14 挤压方向

15 补偿容器

16 端部壁/后壁

17 致动器/移动缸

18 冲模

19 中心杆

20 阀塞

21 填充阀

22 阀座

23 套筒

24 外环

25 内环

26 轴承套筒

27 滑杆

28 滑动板

29 螺母

30 塞套筒

31 凹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