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905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组装机,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



背景技术:

婴儿车组总立成主要由两侧的侧架和中间的套筒所组成。组装婴儿车组总立成时,需要在侧架的安装轴外壁以及套筒的内壁上涂布胶水,然后将套筒套装于侧架的安装轴上,从而完整整个婴儿车组总立成的组装作业。

目前,由于现有的设备无法对婴儿车组总立成的侧架进行精准的定位,也无法对套筒进行快速准确的送料和定位,因此现有的设备对婴儿车组总立成的组装在精度和效率上具有劣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的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其包括:

机台;

套筒输送机构,其包括输送架,输送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驱动输送架升降,第一驱动部固定安装于机台上,输送架上设置有斜坡面,斜坡面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具有倒角面;

套筒定位机构,其设置于套筒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套筒定位机构包括H形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横板滑动连接于两侧板,横板由第二驱动部驱动升降,横板上安装有辊轴,辊轴由第三驱动部驱动旋转,辊轴的上方设置有压板部,其由第四驱动部驱动升降;

两侧架定位机构,其分设于套筒定位机构的相对两侧,侧架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板滑动连接于机台上,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定位侧架的前端,定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部,多个第二定位部定位侧架的后端,定位板还与第五驱动部连接,第五驱动部驱动定位板水平移动,侧架定位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第六驱动部,第六驱动部驱动侧架转动;

点胶机构,其设置于机台上,点胶机构包括点胶支架,点胶支架上安装有机械臂,机械臂上安装有点胶臂,点胶臂的端部安装有点胶针,点胶针包括垂直段和倾斜段,垂直段和倾斜段的夹角至少为120度。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板上还安装有定位架,定位架上设置有L形压制部,第六驱动部的输出轴穿于定位架和L形压制部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架为矩形框架,定位架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

进一步地,上述L形压制部的前端设置有挡块,其向外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第一定位部中,设置有:

C形定位块,其由第七驱动部驱动作水平运动;

斜坡定位板,其安装于高台上,高台安装于定位板上,斜坡定位板内设置有斜坡定位槽;

第一压块,其由第八驱动部驱动升降,第一压块安装于第八驱动部的输出轴上并与第八驱动部的输出轴相垂直。

进一步地,上述斜坡定位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二凸筋的顶部设置有凸筋槽,第二凸筋的内侧呈斜坡面,斜坡面上开设有沿着第二凸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长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定位部为第二压块,其由第九驱动部驱动升降,第二压块安装于第九驱动部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九驱动部的输出轴相垂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主要设置了套筒输送机构、套筒定位机构、两侧架定位机构和点胶机构等;其中,套筒输送机构中所设置的输送架,且该输送架上设置有斜坡面,斜坡面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具有倒角面,使得空气流可以顺着倒角面向上,由此减掉空气流在套筒两端对其的阻力,防止空气流从套筒内贯通后造成套筒的位移,保证套筒保持准确位置进入到下一工序,提高效率和精度;套筒定位机构中所设置的第一支架和辊轴,通过其特殊的构造,利用辊轴和套筒之间的传动作用,可以更为快速且平稳地将套筒送入到加工位置;侧架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板、第五驱动部和第六驱动部,第六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上侧架后带动侧架转动一定角度,以适应套筒的位置,定位板再将侧架进行定位后,然后第五驱动部带动侧架移动至套筒的连接位置,准备进行连接,使得组装精度可以更高;点胶机构中的具有垂直段和倾斜段的点胶臂,且垂直段和倾斜段的夹角至少为120度,点胶臂的特殊构造使得套筒内可以获得更大面积和更为均匀的点胶,使得组装后的结构更为稳固。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婴儿车组总立成的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套筒输送机构和套筒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侧架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的点胶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该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包括:机台1;套筒输送机构2,其包括输送架21,输送架2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22,第一驱动部22驱动输送架21升降,第一驱动部22固定安装于机台1上,输送架21上设置有斜坡面23,斜坡面23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筋24,第一凸筋24具有倒角面241;套筒定位机构3,其设置于套筒输送机构2的出料端,套筒定位机构3包括H形的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的横板311滑动连接于两侧板312,横板311由第二驱动部313驱动升降,横板311上安装有辊轴314,辊轴314由第三驱动部315驱动旋转,辊轴314的上方设置有压板部32,其由第四驱动部321驱动升降;两侧架定位机构4,其分设于套筒定位机构3的相对两侧,侧架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板41,定位板41滑动连接于机台1上,定位板4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部42,多个第一定位部42定位侧架6的前端61,定位板4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部43,多个第二定位部43定位侧架6的后端62,定位板41还与第五驱动部44连接,第五驱动部44驱动定位板41水平移动,侧架定位机构4的外侧还设置有第六驱动部45,第六驱动部45驱动侧架6转动;点胶机构5,其设置于机台1上,点胶机构5包括点胶支架51,点胶支架51上安装有机械臂52,机械臂52上安装有点胶臂53,点胶臂53的端部安装有点胶针54,点胶针54包括垂直段541和倾斜段542,垂直段541和倾斜段542的夹角为120度、130度或140度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组总立成组装机,主要设置了套筒输送机构、套筒定位机构、两侧架定位机构和点胶机构等;其中,套筒输送机构中所设置的输送架,且该输送架上设置有斜坡面,斜坡面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具有倒角面,使得空气流可以顺着倒角面向上,由此减掉空气流在套筒两端对其的阻力,防止空气流从套筒内贯通后造成套筒的位移,保证套筒保持准确位置进入到下一工序,提高效率和精度;套筒定位机构中所设置的第一支架和辊轴,通过其特殊的构造,利用辊轴和套筒之间的传动作用,可以更为快速且平稳地将套筒送入到加工位置;侧架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板、第五驱动部和第六驱动部,第六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上侧架后带动侧架转动一定角度,以适应套筒的位置,定位板再将侧架进行定位后,然后第五驱动部带动侧架移动至套筒的连接位置,准备进行连接,使得组装精度可以更高;点胶机构中的具有垂直段和倾斜段的点胶臂,且垂直段和倾斜段的夹角至少为120度,点胶臂的特殊构造使得套筒内可以获得更大面积和更为均匀的点胶,使得组装后的结构更为稳固。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婴儿车组总立成的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定位板41上还安装有定位架46,定位架46上设置有L形压制部47,第六驱动部45的输出轴451穿于定位架46和L形压制部47之间,可以保证第六驱动部可以更为稳固地带动侧架转动。其中,定位架46为矩形框架,定位架46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461,可以减轻整体重量,使得转动更为顺畅。其中,L形压制部47的前端设置有挡块471,其向外侧倾斜设置,可以形成内部梯形的转动空间,形成对转动部在一个斜面上的导向,保证其转动路径不偏移。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多个第一定位部42中,设置有:C形定位块421,其由第七驱动部422驱动作水平运动;斜坡定位板423,其安装于高台424上,高台424安装于定位板41上,斜坡定位板423内设置有斜坡定位槽425;第一压块426,其由第八驱动部427驱动升降,第一压块426安装于第八驱动部427的输出轴上并与第八驱动部427的输出轴相垂直;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一方面适应侧架的形状,以形成更佳的定位作用;另一方面,C形定位块和斜坡定位板相结合作用,使得侧架形成倾斜角度,配合C形定位块的卡位作用,使得整体支撑可以更为稳固。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斜坡定位板42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凸筋428,第二凸筋428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二凸筋428的顶部设置有凸筋槽4281,第二凸筋428的内侧呈斜坡面,斜坡面上开设有沿着第二凸筋428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4282,长槽428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通过该特殊构造的第二凸筋的作用,可以在侧架发生扭转时形成类似于弹簧的回弹作用,保证侧架的位置不偏移。

参见图1和图3所示,第二定位部43为第二压块431,其由第九驱动部432驱动升降,第二压块431安装于第九驱动部432的输出轴上并与第九驱动部432的输出轴相垂直,可以获得更佳的定位作用。

上述的各个驱动部皆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驱动,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已知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