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537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家电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也同样遭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电制造业为了能在其中很好的生存下去,需对生产方式等进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

在空调产业中,分为空调室内机及室外机两部分,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涉及大量工序与工位,整个生产线所占用的车间生产面积大,且管理麻烦,中间容易出现差错,导致生产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生产线,克服现有技术厂房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生产线,包括用于运输工装板的输送轨道及工作台,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上层输送轨道用于空调整机的装配,包括组装段,测试段、包装段及封箱段,所述上层轨道由组装段、测试段、包装段、封箱段依次连接;其中:

所述组装段包括第一组装段,第二组装段,所述第一组装段与第二组装段折回对立布局,折回处设有第一过渡区用于空调由第一组装段至第二组装段的转向;

所述测试段为三角循环布局,包括检测段,清洁段及维修段,所述检测段与清洁段并排设置,所述维修段设于前两者对侧,所述第二组装段末端与检测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区用于空调的转向,所述空调检测不合格则由清洁段进入维修段,检测合格后由清洁段末端进入包装段始端;

所述包装段末端设有工装板分离段,所述空调在包装段完成包装后进入工装板分离段进行工装板与空调的分离,分离后的空调进入封箱段进行封箱码垛操作;

所述下层输送轨道为工装板返回段,用于工装板的循环,所述工装板返回段由包装段末端的工装板分离段返回至第一组装段始端。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组装段折回处第一过渡区工位为电控安装工位及出风口安装工位,所述空调生产线还包括电控预装区及出风口预装区,所述电控预装区及出风口预装区分别与第一过渡区的电控安装工位及出风口安装工位并排设置。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检测段包括安全检测工位,噪音检测工位及遥控检测工位,所述噪音检测工位及遥控检测工位设于隔音区。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为牛眼台。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上层输送轨道沿着生产线前进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封箱段输送轨道为流利条滚轴输送轨道。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工装板上设有固定条码的条码卡槽。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工装板分离段包括第一回板升降机及气缸推杆装置,所述气缸推杆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及连于气缸上随气缸伸缩而运动的推杆,所述第三气缸收缩方向为生产线前进方向。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工装板返回段末端设有第二回板升降机与第一组装段始端连接。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封箱段设有自动压箱机用于空调的压箱操作。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生产线上方设有高压及石油气传输导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用于运输工装板的输送轨道上下两层设置,其中下层轨道为工装板返回段,用于工装板的返回输送,上层为空调整机装配生产线,由组装段,测试段,包装段及封箱段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组装段包括第一组装段和第二组装段,为折回对立布局,所述测试区包括检测段,清洁段及维修段,为三角循环布局。将组装段折回对立布局设置,测试段三角循环布局设置,此设置既能减少占用的厂房面积,又能降低生产线中的出错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空调生产线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空调生产线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生产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回板升降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空调生产线,包括用于运输工装板60的输送轨道及工作台,其中,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上层输送轨道用于空调整机生产线的装配,包括顺序连接的组装段10,测试段20、包装段30及封箱段40,所述组装段10为折回对立布局,所述下层轨道为工装板返回段70,用于工装板60的返回。采用此布局设置空调室内机的生产线,与其他生产线相比,此设置将生产线集中,可减少工位,员工排位紧凑,有利于发现生产线中易出现问题的工位,同时能够较大程度的节约厂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上方设有高压及石油气传输轨道,方便生产时物资的使用,同时节约物流周转运输成本。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用工装板60上设有条码卡槽601,用于空调工件的条码放置,方便记录及核对,所述工装板60表面贴有防静电皮带,底部贴有防火板,四周贴有T型胶边。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生产线中,所述组装段10用于空调部件的装配,包括第一组装段101,第二组装段102,所述第一组装段101与第二组装段102折回对立设置,折回处设有第一过渡区103用于空调由第一组装段101至第二组装段102的转向。采用折回对立布局,与环状及其他布局相比,能更大程度上节省厂房面积,同时生产工位排列紧凑,整个线路畅通,员工可相互监督检测,可减少整个生产线的出错率。所述第一组装段101由始端的条码固定工位开始,紧接着进入下一工位进行底座及贯流风扇的安装。当完成第一组装段101电控安装时,通过第一过渡区103转向进入对立设置的第二组装段102工位进行出风口安装,所述第二组装段102主要为组件安装及接线固定等操作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组装段折回处第一过渡区103工位分别为第一组装段101末端的电控安装工位及第二组装段102始端的出风口安装工位,更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生产线还包括电控预装区501及出风口预装区502,所述电控预装区501及出风口预装区50分别与第一过渡区电控安装工位及出风口安装工位并排设置,此设置将预装线与主产线一体化,减少了中间物流输送成本,方便操作。

所述空调工件在组装段10完成基本组装后由第二组装段102末端进入测试段20,所述测试段包括检测段202,清洁段203及维修段204,为三角循环布局,所述检测段202与清洁段203并排设置,所述维修段204设于前两者对侧。所述第二组装段102末端与测试段20始端的检测段202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区201用于空调的转向。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段202包括安全检测工位,噪音检测工位及遥控检测工位,所述噪音检测工位及遥控检测工位设于隔音区,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所述检测段202设有循环的电路插座传送带,方便检测时电路的连通。所述清洁段203,维修段204为牛眼台,当检测发现问题时,测试人员将问题点写明后贴到空调工件上,继续进行其他功能的检测,空调检测不合格进入清洁段203清洁完成后推入维修段204进行维修返检,维修返检后重新进入检测段203进行检测,直至检测合格后由清洁段203末端进入包装段30始端。

所述空调工件在包装段30工位进行附件套装,贴铭牌等操作,所述包装段30末端设有工装板分离段,空调工件完成包装后进入工装板分离段进行工装板60与空调工件的分离,分离后的空调工件进入封箱段40始端进行封箱码垛操作;工装板则进入下层输送轨道的工装板返回段70。

所述封箱段40设有自动压箱装置,封箱装置及自动码垛机,与现有技术采用打钉防止封箱翘起相比,本空调生产线采用压箱装置进行压箱操作,无需人工就能有效地箱体翘起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封箱段采用流利条滚轴输送轨道,便于无工装板承载的空调工件的前行。压箱完成后随后进入封箱机封箱然后由自动码垛机进行码垛操作,整个封箱区40可实现无人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区103,第二过渡区201在本实施例中为牛眼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需在过渡区对应工位的员工完成操作后将工装板轻推进入对立侧的下一工位中即可完成转向;所述第一过渡区103、第二过渡区201亦可采用转向机构,亦或是采用机械手臂进行转向移送。

结合附图5,所述下层输送轨道为工装板返回段70,所述工装板返回段70末端设有第二回板升降机702与第一组装段101始端连接。所述包装段30末端的工装板分离段包括第一回板升降机701及设于工作台的气缸推杆装置。所述第一回板升降机包括机架7010,一端与机架7010上方转动连接的传送带7011,安装于机架7010下方的第一气缸7012,转臂组件7013,动力组件及光眼7014,所述转臂组件7013一端与第一气缸7012伸缩杆相铰接,另一端与传送带7011相铰接,所述光眼7014设于传送带与机架连接一端。所述气缸推杆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及连接于第三气缸收缩杆上随第三气缸伸缩而运动的推杆,所述气缸伸缩方向与生产线前进直线方向一致。当检测到空调工件进入工装板分离段位于传送带7011时,此时第一回板升降机701未下降,气缸推杆装置的第三气缸收缩带动推杆推动空调工件向封箱段40移动,工装板60则停留在第一回板升降机701上,待检测到空调工件移出第一回板升降机701时,第一回板升降机701的第一气缸7012收缩,转臂组件7013带动传送带7011下降,带动工装板60下降移送至工装板返回段70上,移送完成后第一气缸7012伸出,传送带7011上升至与包装段30生产轨道齐平。所述工装板返回段70包括下降段及上升段,依靠其自身重力及动力装置向前移动,随后通过第二回板升降机701返回至第一组装段101始端。

本发明更进一步方案为设置上层输送轨道沿着生产线前进方向具有一定的向下倾斜度,如第一组装段101由起始工位至第一过渡区103,第二组装段102至第二过渡区201,检测段30至封箱段40的输送轨道均向下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可实现对工装板60的推动力为0或者推动力下降,减轻工人负担,只需在工装板返回段70上升段及部分生产线上采用小电机进行提升,整体结构简单省力,节省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