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切扣脚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40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五金手机盖板的反切扣脚模。



背景技术:

之前对于手机电池盖类产品扣脚的形状尺寸在下料工序就已经做好,这样就是先下料后成形,这样尺寸显然就不稳定,不精准。当然还有不少厂商采用这种先下料后成形的工艺,但是对于一些品质要求比较严的产品就只能措手无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反切扣脚模,该反切扣脚模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高、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反切扣脚模,包括有上模座及对应的下模座,上模座下端装设有脱料板,脱料板下端装设有压料板、左插刀及右插刀,压料板下端装设有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上端的模芯,该下模板装设于下模座上端,该模芯侧端装设有与左插刀及右插刀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上端的压料滑块,模芯上端装设有左拉切冲头及有右拉切冲头,该左拉切冲头侧端装设有左下模刀口镶件,该右拉切冲头侧端装设有与左下模刀口镶件对应的右下模刀口镶件。

其中,所述上模座与所述脱料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装设有上垫板及上夹板。

其中,所述压料板与所述模芯之间装设有传力销。

其中,所述压料滑块侧端连接有呈水平布置的止付螺丝。

其中,所述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装设有下垫板及下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切扣脚模,包括有上模座及对应的下模座,上模座下端装设有脱料板,脱料板下端装设有压料板、左插刀及右插刀,压料板下端装设有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上端的模芯,该下模板装设于下模座上端,该模芯侧端装设有与左插刀及右插刀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上端的压料滑块,模芯上端装设有左拉切冲头及有右拉切冲头,该左拉切冲头侧端装设有左下模刀口镶件,该右拉切冲头侧端装设有与左下模刀口镶件对应的右下模刀口镶件。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上模座 11——脱料板

12——压料板 13——左插刀

14——右插刀 15——上垫板

16——上夹板 17——传力销

2——下模座 21——下模板

22——模芯 221——左拉切冲头

222——右拉切冲头 23——压料滑块

231——止付螺丝 24——左下模刀口镶件

241——右下模刀口镶件 25——下垫板

26——下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反切扣脚模,包括有上模座1及对应的下模座2,上模座1下端装设有脱料板11,脱料板11下端装设有压料板12、左插刀13及右插刀14,压料板12下端装设有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21上端的模芯22,该下模板21装设于下模座2上端,该模芯22侧端装设有与左插刀13及右插刀14对应的并装设于下模板21上端的压料滑块23,模芯22上端装设有左拉切冲头221及有右拉切冲头222,该左拉切冲头221侧端装设有左下模刀口镶件24,该右拉切冲头222侧端装设有与左下模刀口镶件24对应的右下模刀口镶件241。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脱料板1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装设有上垫板15及上夹板16。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板12与所述模芯22之间装设有传力销17。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滑块23侧端连接有呈水平布置的止付螺丝231。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2与下模板21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装设有下垫板25及下夹板26。

需更进一步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产品从模具正面放入模芯22上,模芯22里端装有管位连同模芯对产品进行定位,上模座1下行,压料板12接触产品,对冲切部位进行压料,模芯22下行顶到下夹板25,左插刀13及右插刀14接触到压料滑块23的斜面,驱使压料滑块23向模具中心运动,对产品侧面进行压料,接着,上夹板16里的两个传力销17对下夹板25施力,向下拉切产品废料部分,废料从下模座2漏料孔漏出,上模座1往上升, 左插刀13及右插刀14开始慢慢离开压料滑块23往上走,压料滑块在止付螺丝231的作用下慢慢回到初始位置,模芯22也开始往上升,回到开模状态。一次冲压动作完成,取出产品即可,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