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873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焊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不光在工业,在生活用品领域也同样应用广泛。人们生活中的牙膏等软质体用品均采用软管进行包装。现有技术中的软管采用焊刀贴合软管进行焊接的方式焊接,采用高频感应到片材中的铝箔使得其蒸发从而完成焊接,而采用这种焊接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容易导致表面起皱、印刷面烫伤、增加主驱动阻力、焊接后冷却不充分、软管圆度差、制管速度低,并且针对较厚的片材无法进行焊接,无法对金塑片材进行焊接,且焊缝上有明显的台阶,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应用广、焊接的效果好的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包括片材卷、机架、斜切边装置、成型模具、芯轴、内钢带、外钢带、主驱动带轮和出料口,所述片材卷、斜切边装置、成型模具、芯轴、内钢带、外钢带、主驱动带轮和出料口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片材卷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所述内钢带和外钢带位于芯轴的上方,所述芯轴与主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斜切边装置位于片材卷与成型模具之间,所述芯轴位于外钢带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斜切边装置包括外切刀和内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带包括内钢带主驱动轮、内钢带导向轮和内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所述钢带主驱动轮和内钢带导向轮上套设有钢带,所述内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位于钢带围成的回转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钢带包括外钢带主驱动轮、外钢带导向轮和外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所述外钢带主驱动轮和外钢带导向轮上套设有钢带,所述外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位于钢带围成的回转范围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型前设置斜切边装置从而实现了斜切边,在片材经过时会将片材多余的宽度裁掉,从而在片材的两侧形成斜边,使得片材在进行焊接之后不会在焊接处形成明显的台阶,焊接的外观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一定压力的内钢带和外钢带,在焊接过程中,内钢带和外钢带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强焊接的效果,并且通过芯轴进行冷却,能够确保冷却充分,并且冷却速度快,能够有效的提高焊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焊接软管之前通过成型模具塑型,能够确保软管的形状,使得焊接之后的软管具有较好的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斜切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和图2,一种带斜切边的双钢带软管焊接装置,包括片材卷1、机架2、斜切边装置3、成型模具4、芯轴5、内钢带6、外钢带7、主驱动带轮8和出料口9,片材卷1、斜切边装置3、成型模具4、芯轴5、内钢带6、外钢带7、主驱动带轮8和出料口9分别与机架2固定连接,片材卷1和出料口9分别位于机架2的两端,内钢带6和外钢带7位于芯轴5的上方,芯轴5与主驱动带轮8传动连接,斜切边装置3位于片材卷1与成型模具4之间,芯轴5位于外钢带7的下方,可行的,芯轴5可以通冷却水从而使得焊接之后的软管能够冷却完全。

斜切边装置3包括外切刀301和内切刀302。在片材经过时会将片材多余的宽度裁掉,从而在片材的两侧形成斜边,使得片材在进行焊接之后不会在焊接处形成明显的台阶,焊接的外观效果好。

内钢带6包括内钢带主驱动轮601、内钢带导向轮602和内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603,钢带主驱动轮601和内钢带导向轮602上套设有钢带,内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603位于钢带围成的回转范围内。

外钢带7包括外钢带主驱动轮701、外钢带导向轮702和外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703,外钢带主驱动轮701和外钢带导向轮702上套设有钢带,外钢带加热用高频焊刀703位于钢带围成的回转范围内。可行的,内钢带6和外钢带7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在焊接过程中,内钢带和外钢带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强焊接的效果,并且通过芯轴进行冷却,能够确保冷却充分。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