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138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机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六辊可逆冷轧机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带坯热轧后多用双面铣销工序取代了老式酸洗方式,因而热轧带坯的厚度由过去的6-8mm加厚到10-15mm,铜带水平连铸坯厚度也多12-16mm,因而冷轧机的来料厚度增加很多,这就对铜带冷轧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加大开坯能力减少轧机数量,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冷轧机;冷轧机在轧制钢带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辊和支承辊轧制油来进行冷却和润滑,以便于控制板形和正常生产,通常的做法是将冷却液喷射于工作辊上直接对工作辊进行冷却,这样造成一个大面积的浪费,从而增加钢板轧制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具有节约其钢板轧制成本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上轧制轧辊组、与上轧制轧辊组对称设置的下轧制轧辊组以及用于驱动上轧制轧辊组以及下轧制轧辊组处于机架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上轧制轧辊组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所述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的轴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端的支撑辊上方设置有用于喷射冷却液的冷却喷淋装置,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回收冷却液的回收槽,在回收槽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冷却喷淋装置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辊、传动辊和工作辊处于机架上转动,冷却喷淋装置将冷却液分别喷射至支撑辊上,同时支撑辊、传动辊和工作辊相互相切设置,转动时将冷却液向本身的两端漫延后在传送至下端的辊面上,达到整体均匀冷却的作用;同时冷却液回流至机架下方的回收槽内,同时通过过滤组件将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过滤,再传送至冷却喷淋装置进行再利用的作用,达到有效节省钢板轧制成本的作用,同时达到对各个辊之间整体冷却均匀的作用,提高对钢板轧制的轧制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喷淋装置包括垂直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喷淋管以及间隔设置于喷淋管上的喷嘴,且所述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喷嘴。

如此设置,冷却液通过喷淋管传送至喷嘴上,经喷嘴达到对各个辊喷射的作用,使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均通过冷却液达到冷却润滑的作用,且工作辊可多次通过传动辊以及转动辊上的冷却液再次冷却,提高工作辊的冷却性能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如此设置,便于控制冷却液的使用量,提高冷却液的控制使用性能以及方便操作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回收槽相连通的过滤管、与过滤管可拆卸连接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罐以及设置于过滤管上的抽液泵,所述冷却喷淋装置与过滤罐连接。

如此设置,冷却液先在回收槽内沉淀,再通过抽液泵将冷却液经过滤管输送至过滤罐内进行第二次过滤,将细小颗粒过滤后使过滤液达到可再次利用的程度后,再输送至冷却喷淋装置上进行再次利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回收槽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网。

如此设置,使使用冷却后的冷却液在回收至回收槽内时,通过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提高冷却液回收的洁净度。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机架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防护板可减小在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上的冷却液冷却时,通过各个辊上的离心力将冷却液甩出,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同时已达到回收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辊、传动辊以及工作辊的直径依次递减设置。

如此设置,使下方的工作辊可接受更多的上端留下来冷却液的剂量,提高工作辊的冷却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支撑辊、传动辊和工作辊轴线上的齿轮一、齿轮二和齿轮三以及与齿轮一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三啮合传动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辊、传动辊和工作辊处于机架上转动,且支撑辊和工作辊同向转动,传动辊与支撑辊和工作辊反向转动,可是相邻两辊之间相切的位置聚集冷却液,即可均匀分散对下端的辊进行均匀冷却的作用,提高各个辊之间的冷却性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过滤组件将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过滤,再传送至冷却喷淋装置进行再利用的作用,达到有效节省钢板轧制成本的作用,同时达到对各个辊之间整体冷却均匀的作用,提高对钢板轧制的轧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的正视图;

图3为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中冷却喷淋装置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上轧制轧辊组;21、支撑辊;22、传动辊;23、工作辊;24、导向槽;3、下轧制轧辊组;4、驱动组件;41、齿轮一;42、齿轮二;43、齿轮三;44、伺服电机;5、冷却喷淋装置;51、喷淋管;52、喷嘴;53、流量控制阀;6、防护板;7、回收槽;8、过滤组件;81、过滤管;82、过滤罐;83、抽液泵;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逆冷轧机组的冷却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上轧制轧辊组2、与上轧制轧辊组2对称设置的下轧制轧辊组3以及用于驱动上轧制轧辊组2以及下轧制轧辊组3处于机架1上转动的驱动组件4。

上轧制轧辊组2与下轧制轧辊组3为同样的配置,以下以上轧制轧辊组2为具体介绍。

如图1所示,上轧制轧辊组2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且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直径依次递减设置;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轴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端的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上方均设置有用于喷射冷却液的冷却喷淋装置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表面上均呈螺旋状设置有导向槽24,且两所述导向槽24分别从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中部向两端延伸且螺旋方向反向设置,同时导向槽24的深度从中部沿两端逐渐递增设置。

如图3所示,冷却喷淋装置5包括垂直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喷淋管51以及间隔设置于喷淋管51上的喷嘴52;且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上两导向槽24汇聚的上方均对应有喷嘴52,为了便于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在喷淋管51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3。

如图1所示,同时在支撑辊21、传动辊22以及工作辊23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液飞溅的防护板6,防护板6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机架1上。

如图3所示,在机架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回收冷却液的回收槽7,在回收槽7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8,且过滤组件8与冷却喷淋装置5中的喷淋管51相通连接。

如图3所示,过滤组件8包括与回收槽7相连通的过滤管81、与过滤管81可拆卸连接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罐82以及设置于过滤管81上的抽液泵83;冷却喷淋装置5中的喷淋管51与过滤罐82相通连接;同时在回收槽7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初步过滤流经上轧制轧辊组2和下轧制轧辊组3上冷却液的过滤网9。

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分别设置于支撑辊21、传动辊22和工作辊23轴线上的齿轮一41、齿轮二42和齿轮三43以及与齿轮一41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44;齿轮一41与齿轮二42啮合传动连接,齿轮二42与齿轮三43啮合传动连接,即支撑辊21和工作辊23同向转动,传动辊22与支撑辊21和工作辊23反向转动。

工作原理:通过驱动组件4带动支撑辊21、传动辊22和工作辊23处于机架1上转动,且支撑辊21和工作辊23同向转动,传动辊22与支撑辊21和工作辊23反向转动;冷却喷淋装置5通过喷嘴52将冷却液分别喷射至支撑辊21、传动辊22和工作辊23上的导向槽24内,同时支撑辊21、传动辊22和工作辊23转动将冷却液通过导向槽24向本身的两端漫延,达到整体均匀冷却的作用;同时通过防护板6可减小冷却液从各个辊上飞溅与辊外的作用,将冷却液回流至机架1下方的回收槽7内,同时通过过滤组件8将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过滤,再传送至冷却喷淋装置5进行再利用的作用,达到有效节省钢板轧制成本的作用,同时达到对各个辊之间整体冷却均匀的作用,提高对钢板轧制的轧制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