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锅成型模具及带有该模具的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630发布日期:2018-09-01 03:51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底锅成型模具及带有该模具的冲床。



背景技术:

平底锅是一种用来煎煮食物,低边沿并且向外倾斜的平底煮食用器具,适合作为焙、烘、蒸、烤或炒各种佳肴,使用非常方便且省时省力,目前市面上的平底锅多为铝金属制成的,由于铝金属良好的延展性,所以在制作平底锅的时候通常采用冲压成型法。

现有技术中用于成型平底锅的模具基本分为具有型芯的上模和具有型腔的下模,冲压之前的材料为铝合金圆片,通过人工将圆片放在下模部位,然后由液压油缸带着上模缓缓下压直到使得上、下模形成压合实现圆片形成平底锅的形状,然而由油缸带动合模的方式,受到油缸本身的限制,效率低下,可如果想换成气缸或者其他方式合模,则圆片在合模的过程中容易跑偏飞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模速度快,且合模状态稳定的平底锅成型模具。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平底锅成型模具,包括带有模芯的上模和带有模腔的下模,所述模芯和模腔在合模之后形成与平底锅形状一致的型腔,所述上模的模芯外围套有一环形的浮动压块,于下模的表面设置有一用于定位待冲压圆片的定位凹面,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所述浮动压块相对下模的环面外缘面与下模的上表面贴合,内缘面处于定位凹面的上方,所述浮动压块上设置有沿上模运动方向设置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与浮动压块固定的第一导向柱和设置在第一导向柱端部且直径比第一导向柱大的防脱头,上模相对导向件的位置依次向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和用于避让防脱头的让位腔,且当处于非合模状态时,浮动压块的下环面低于模芯的最低端。

进一步优化为:于第一导向柱的外部套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在浮动压块和上模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下模的模腔底部嵌设有一镶块,所述镶块处于模腔的一面为与待成型的平底锅锅底相贴合的贴合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镶块包括固定块和推模块,所述推模块背离固定块的一面带有所述贴合面,且所述推模块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可使推模块向远离固定块方向运动的弹性机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块和推模块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推模块相对固定块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柱,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腔,且于第二导向柱和导向腔的腔低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且于推模块的运动过程中,第二导向柱始终处于导向腔内。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导向柱相对导向腔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于固定第二弹性件的限位腔。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导向柱于限位腔内穿设有一固定螺栓,在推模块与第二导向柱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下模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圈向外凸设的受力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冲床。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冲床,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模具,所述上模由设置在冲床上的气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压铸的过程中,下模的定位凹面先放上圆片,然后上模向下运动,先由浮动压块接触到下模面,浮动压块想对下模块的外缘面与下模块贴合,并且内缘面处于定位凹面的上方,从而使得圆片的位置被全方位的限定;上模继续下压,模芯进入模腔同时使得圆片变形为与型腔一致的平底锅形状,在这过程中,由于圆片的状态稳定,从而可以提高下模下压的速度,采用气缸取代油缸驱动上模运动的方式,压铸平底锅时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接着上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模芯将先离开模腔和下模,接着浮动压块再被上模带着向上运动,在这过程中,若成型之后的平底锅包覆在了模芯上,则会受到浮动压块的作用将平底锅从模芯上剥离到模腔中,而与此同时,模腔中的推模块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将处于模腔中的平底锅向上顶出模腔一段距离,避免平底锅包覆在模腔中,浮起一段距离的平底锅非常方便工人的拿去,进一步的提高了压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模具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开模状态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上模未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导向件与上模配合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镶块分解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推模块与第二导向柱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安装孔;121、导向孔;122、让位孔;2、下模;21、受力块;22、模腔;23、定位凹面;241、镶块;2411、导向腔;242、推模块;2421、螺纹孔;3、浮动压块;31、外缘面; 32、内缘面;4、导向件;41、第一导向柱;42、防脱头;5、模芯; 6、第二导向柱;61、限位腔;71、第一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8、固定螺栓;9、平底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平底锅成型模具,参见附图1-4,包括了带有模芯5的上模 1和带有模腔22的下模2,待冲压的材料为铝合金圆片,将圆片放在下模2的模腔22上方之后,通过上模1下压使得圆片处于模芯5和模腔22所形成的型腔中成为平底锅9产品。

其中的上模1参见附图2-4,包括了模芯5,在模芯5的外围套设有浮动压块3,浮动压块3和上模1之间设置有沿上模1运动方向设置的导向件4,其中导向件4包括了一端固定在浮动压块3上的第一导向杆和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端部的防脱头42,参见附图4在上模1 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121和用于避让防脱头42的让位腔,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4环绕浮动压块3均匀间隔设置4个。参见附图3,当上模1与下模2分开时,浮动压块3处于上模1的最下方时的状态图,浮动压块3的地面低于模芯5的最底端,并且为了能够使得浮动压块3的状态稳定,在第一导向柱41的外部还套设有两端分别抵靠在浮动压块3和上模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71。

其中的下模2参见附图2,在下模2的外壁设置有一圈外凸的受力块21,方便下模2的搬运,在下模2的模腔22上口端设置有一圈低于下模2表面的定位凹面23,用于放置待冲压的圆片。

当进行冲压的时候,模具将安装在冲床上,上模1由气缸带动,工人先将圆片放在定位凹面23中,且当定位凹面23放入圆片之后圆片的上表面与下模2的上表面平齐,接着上模1下压,在合模过程中,浮动压块3先触碰到下模2的表面,且浮动压块3的外缘面31与下模2的上表面贴合,内缘面32则刚好处于圆片的上方且由于浮动压块3与下模2之间的力由外缘面31和下模2的上表面之间承受,圆片不受力,如此圆片受到全方位的定位;接着上模1继续向下合模,模芯5将发生与浮动压块3之间的相对运动渐渐穿出浮动压块3并且将圆片压如模芯5形成平底锅9产品,在这过程中,圆片由于状态稳定,所以不会跑偏,也是由于如此的结构设置,此模具可以应用到由气缸带动的方式中,提高冲压效率;接着,在开模过程中时,浮动压块3首先将不运动,始终处于和下模2的贴合状态,模芯5将发生与浮动压块3的相对运动,并且,当冲压之后的产品包覆在模芯5上时,可以在这分模的过程中,受到浮动压块3的作用,将产品从模芯5剥离,使得产品能够稳定的处于模腔22中,方便工人从下模2将产品取走,进一步的提升了取放产品的效率。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5-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设置在下模2的模腔22底部的镶块241,镶块241分为固定块和推模块242,推模块 242背离固定块的一面即为模腔22的底面,并且在推模块242和固定块之间设置了第二弹性件72,在推模块242相对固定块的一面设置有不处于一条直线上的三根第二导向柱6,当然,也可是设置两根或四根以上,在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柱6配合的导向腔2411,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第二弹性件72的状态稳定性,在第二导向柱6 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腔61,如此,第二弹性件72的一端抵触在导向腔 2411的底部,另一端抵触在限位腔61的底部;另外再第二导向柱6 的限位腔61底部还设置有固定螺栓8,固定螺栓8的螺纹杆从限位腔61进入并且从第二导向柱6的另一端穿出,螺栓头则处于限位腔 61内,在推模块24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螺纹孔2421用于与固定螺栓 8配合固定。

设置了此镶块241之后,在开模过程中,模腔22中的推模块242 将在第二弹性件72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将处于模腔22中的平底锅 9向上顶出模腔22一段距离,避免平底锅9嵌在模腔22中,浮起一段距离的平底锅9非常方便工人的拿去,进一步的提高了压铸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