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325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特殊行业的发展,一些高合金、高硬度材料被广泛应用,以致机械加工越来越困难,对加工工具和工艺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领域更需要专用刀具保证生产需要。

硬质合金材料因其较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被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现有硬质合金刀具也因其精度高,而得到厂商青睐,但其切削刃尖往往磨损严重,刀具寿命较低,导致刀具更换频率增加,返修率较高,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增加成本,还给操作人员带来了维修麻烦,影响作业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包括刀头,刀头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刀刃,刀刃包括钻削刃和侧削刃,钻削刃和侧削刃相连,钻削刃和侧削刃相连接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倒角的存在,增加刀尖的强度,降低了刀尖崩刃的风险,使得切削加工更加平稳,减少刀尖的磨损,大大提高刀具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与钻削刃之间夹角α为20°至45°,倒角与侧削刃之间夹角β为大于20°且小于45°。其有益效果是,保证对工件有效钻孔的同时,减少对刀头的磨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与钻削刃之间夹角α为30°,倒角与侧削刃之间夹角β为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刀刃的数量为两个。其有益效果是,根据需要设置刀刃的个数,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其他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削刃为螺旋形。其有益效果是,减小了切削阻力且有利于排屑,进一步保证有效切削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刀头还设有排屑槽,排屑槽数量与刀刃的数量相一致。其有益效果是,切削后的碎屑可通过排屑槽有效传递并排出,减少碎屑对切削过程的阻碍作用和不良影响,保证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保证产品加工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刀头的端部设有圆锥体钻尖,圆锥体钻尖设有开口,开口向刀柄方向延伸,形成排屑槽、钻削刃和侧削刃。其有益效果是,圆锥体的钻尖,方便刀头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钻尖还设有斜面,斜面与钻削刃相连并相间分布。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切削,进一步减小刀具磨损,减小切削阻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刀具还包括刀柄。其有益效果是,刀柄与刀头根据需要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刀头部分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的刀头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带有圆周倒钝处理的刀具。如图所示,该装置由硬质合金或高速钢材料制成,包括刀头1和刀柄2。为了方便刀头1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刀头1的端部设有圆锥体钻尖7,钻尖7设有开口,开口向刀柄2方向延伸,形成排屑槽3、钻削刃5和侧削刃4。钻尖7还设有斜面8,斜面8与钻削刃5相连并相间分布,以方便切削,进一步减小刀具磨损,减小切削阻力。

钻削刃5和侧削刃4相连接组成刀刃,本实施例中,刀刃为两片,均匀分布于刀头1上,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合理数量。钻削刃5和侧削刃4相连接处设有倒角面6,倒角面6与钻削刃5之间夹角α为20°至45°,倒角面6与侧削刃4之间夹角β为大于20°且小于45°。倒角面6的设置保证对工件有效钻孔的同时,减少对刀头1的磨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倒角面6与钻削刃5之间夹角α为30°,倒角面6与侧削刃4之间夹角β为30°。

进一步的,钻削刃5和侧削刃4相连接的倒角面6为圆弧。

倒角面6的倒角或圆弧面的径向尺寸为刀头1直径的1%~5%。

设有排屑槽3,排屑槽3数量与刀刃的数量相一致。切削后的碎屑可通过排屑槽3有效传递并排出,减少碎屑对切削过程的阻碍作用和不良影响,保证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保证产品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刀头1设有钻削刃5,侧削刃4,倒角面6,倒角面6的设立增加了刀尖的强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尖锐的连接角度带来的崩刃风险,使钻削刃5和侧削刃4相连处相对较为缓和,而从能够有效减少工件切削过程中对连接处刀刃的磨损作用,大大提高刀具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