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7841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整形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讯的不断发展,通讯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的高压压铸通讯腔体中,产品出模后,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引起局部变形,导致产品的平面度达不到客户的加工需求。目前有两种方法来整形通讯腔体的平面度:一种是人工手工整形,此种方法只能应用于结构简单,变形量不大的产品,而且此种方法对人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不高,效果不够稳定,风险性较大;另一种是通过整形工装,油压机整形,这种方法整形速度快、效率高,操作也简单,但是通讯腔体形状复杂,一般的工装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托板和位于托板两侧的定位块,所述上模板下侧设置有整形块固定板,所述整形块固定板下侧分布有整形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针对产品工艺台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块比托板高。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板对应导柱位置设置有导套。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整形块对应产品定位点位置处开有整形块凹位。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定位槽为位于整形块上靠侧边处的阶梯槽。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定位块为长方形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整形工装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配合整形装置,利用油压机的压力实现整形工序,操作简单可靠,整形速度快、效率高,产品的品质比较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整形块等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图3,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托板3和位于托板3两侧的定位块4,所述上模板1下侧设置有整形块固定板5,所述整形块固定板5下侧分布有整形块6,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针对产品工艺台71的定位槽41。具体使用时,将待加工的产品7的产品工艺台71装入定位块4的定位槽41内,使产品7定位,配合整形工装的托板3贴平产品7底面,完成对产品7的装夹后。所述定位块4比托板3高,即两侧定位块4和托板3形成一个倒Π字状。这种设计不需要直接夹住产品7侧面,避免损坏产品7,而且定位块4可根据需要调整位置,适应各种型号的产品7。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托板3和位于托板3两侧的定位块4,其中所述定位块4比托板3高,所述上模板1下侧设置有整形块固定板5,所述整形块固定板5下侧分布有整形块6,所述整形块6对应产品定位点位置处开有整形块凹位61,以进行针对性的整形。所述定位块4为长方形条,便于定位块4调整安装位置。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针对产品工艺台71的定位槽41,所述定位槽41为位于整形块6上靠侧边处的阶梯槽,便于产品工艺台71插入定位槽41。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用于通讯腔体平面度的整形工装,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导柱21,所述上模板1对应导柱21位置设置有导套11,使上模板1和下模板2合模时对位准确,避免整形出线偏差。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托板3和位于托板3两侧的定位块4,所述上模板1下侧设置有整形块固定板5,其中所述定位块4比托板3高,所述整形块固定板5下侧分布有整形块6,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针对产品工艺台71的定位槽41。

在实际生产时,具体整形步骤如下:

1)将产品7的产品工艺台71装入定位块4的定位槽41内,下模部分的托板3贴平产品7的底面;

2)启动油压机的开关,整形工装合模,整形工装的整形块6压紧产品所需要的平面度整形位置,整形块固定板1压紧产品的上平面,整形工装开始自动对产品7实行平面度整形;

3)油压机自动打开整形工装,整形工装的整形块6离开产品7,产品7通过气缸或者人工取出整形工装上定位块4的定位槽,完成对产品7的平面度自动整形。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经过实践证明,此工装针对通讯腔体内分布有较多凹为以及对平面度的特殊要求,对这种结构复杂、变形量大的产品整形效果尤为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