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模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658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下模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模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节约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行业持续追求的目标。在汽车行业里面,冲压模具实现自动化生产已经被广泛运用,而在冲压模具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大部分因素都是模具在修边工序或冲孔工序废料滑落不畅导致停线清理废料造成。而造成废料堵塞滑落不畅原因,主要是废料滑板安装时端头与修边模或冲孔模等修冲类模具的下模座的侧壁有缝隙,废料滑落时容易卡在缝隙里面,只要有一片废料被卡住,后面的废料就很容易全被堵塞。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被堵塞的废料太多时,如果不及时停线进行人工清理疏通,将会存在模具被压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模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目的是降低模具损坏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座和废料滑板,下模座具有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上设有让所述废料滑板的端部嵌入的避让槽,内壁面为竖直面。

所述废料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下模座连接。

所述避让槽为在所述内壁面上倾斜设置的凹槽。

所述内壁面设置两个且两个内壁面相平行,两个内壁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避让槽,所述废料滑板的两端分别嵌入一个避让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包括上述下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通过在下模座上设置避让槽,安装时在把废料滑板端部全部插入到避让槽中,使废料滑板与下模座实现无缝安装的设计,避免因缝隙导致废料卡料现象发生,减少或避免修冲类模具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废料频繁堵塞影响生产效率,降低模具因堵废料而被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下模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下模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废料滑板;2、下模座;21、第一内壁面;22、第二内壁面;23、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座2和废料滑板1,下模座2具有内壁面,内壁面至少设置一个,内壁面上设有让废料滑板1的端部嵌入的避让槽23,内壁面为竖直面,避让槽23为在内壁面上朝向下模座2内部凹入形成的凹槽。安装时在把废料滑板1的端部插入到避让槽23中,使废料滑板1与下模座2之间实现无缝安装,在废料下落方向上,废料滑板1与下模座2之间不再有缝隙,从而可以避免因缝隙导致废料卡料现象发生,减少或避免修冲类模具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废料频繁堵塞影响生产效率,降低模具因堵废料而被损坏风险。

作为优选的,废料滑板1是通过螺钉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废料滑板1在下模座2上为倾斜设置,废料滑板1的倾斜方向为掉落在废料滑板1上的废料的移动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模座2的内壁面包括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为相平行设置,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处分别设置于一个废料滑板1,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上分别设置一个避让槽23且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上的避让槽23为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凹槽,避让槽23的长度方向与废料滑板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两个废料滑板1均为倾斜设置且废料滑板1的长度方向与废料滑板1的倾斜方向为同一方向。各个废料滑板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嵌入一个避让槽23中。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模座2的内壁面包括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为相平行设置且为相对设置,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之间的空间为容纳废料的废料滑道,废料滑板1置于废料滑道中,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上分别设置一个避让槽23且两个避让槽23处于同一高度,第一内壁面21和第二内壁面22上的避让槽23为倾斜设置,两个避让槽2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废料滑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嵌入一个避让槽23中,从而使废料滑板1能够呈倾斜状态,利于废料的滑落。废料滑板1的长度方向与废料滑板1的倾斜方向为同一方向,废料滑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嵌入一个避让槽23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包括上述结构的下模结构。此下模结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4,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覆盖件修冲类模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下模结构,所以其具有上述下模结构的所有优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