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7338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



背景技术:

切割机是一些汽配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切割机分为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水切割等。激光切割机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

目前,现有的切割机在对物料切割后,需要操作人员站在出料端,人工将切割好的物料取下,大大影响了后续的切割效率,同时现有的部分带有下料工能的切割机,在下料时,难以实现快速下料,同样影响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机和下料机构;所述切割机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顶面设有切割台,且工作台后端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左右两端通过升降杆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横梁底部设有可沿横梁移动的移动刀座,所述移动刀座下端设有锯片;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工作台前端左右两侧的推料装置和运输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和电机,所述第二工作台顶部设有推料杆和限位环,所述推料杆可滑动的设置在限位环内,所述推料杆中段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推料杆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中段设有条形槽,摆动杆的上端与传动杆转动连接,下端与第二工作台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滑动的设置在条形槽内,所述推料装置包括第三工作台和设置在第三工作台顶面的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杆的底面所在平面不低于切割台顶面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杆右端连接有推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台的后端两侧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中段设有与锯片位置相对应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皮带,所述皮带配合安装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对称设置的推料装置和运输装置,实现物料切割完后的快速自动下料,结构简单,效率高,节省了人力成本;推料装置采用了相互配合的传动杆、摆动杆和转杆,转杆转动时,通过在条形槽中滑动带动摆动杆往复运动,并通过凸轮原理,使得推料杆在推料时可快速推动物料,使得物料在推力和自身惯性的作用下,可快速移动到输送带上,使得推料杆无需完全移动至输送带端,减少了后续物料等待推料杆回位的时间,提高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工作台,2-切割台,3-横梁,4–升降杆,5-空隙,6-移动刀座,7-锯片,8-第二工作台,9-电机,10-推料杆,11-限位环,12-传动杆,13-摆动杆,131-条形槽,14-转杆,141-凸起,15-第三工作台,16-输送带,161-主动辊,162-从动辊,163-皮带,17-推料板,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高效自动下料功能的切割机,包括切割机和下料机构;切割机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一工作台1顶面设有切割台2,且工作台1后端上方设有横梁3,横梁3左右两端通过升降杆4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上,横梁3底部设有可沿横梁3移动的移动刀座6,移动刀座6下端设有锯片7;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前端左右两侧的推料装置和运输装置,推料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8和电机9,第二工作台8顶部设有推料杆10和限位环11,推料杆10可滑动的设置在限位环11内,推料杆10中段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2,传动杆12的一端与推料杆10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杆13,摆动杆13的中段设有条形槽131,摆动杆13的上端与传动杆12转动连接,下端与第二工作台8下端转动连接,电机9的电机轴连接有转杆14,转杆14一端与电机9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141,凸起141可滑动的设置在条形槽131内,推料装置包括第三工作台15和设置在第三工作台15顶面的输送带16。其中,第一工作台1的前端是图2中第一工作台1的下端,第一工作台1的后端是图2中第一工作台1的上端。

工作时,物料首先由锯片7切割,切割完成后,切割好的物料运动至切割台2的前端,随后电机9的电机轴带动转杆14逆时针转动,结合凸轮原理,当转杆14上凸起141沿逆时针运动至圆形运动轨迹的下半圆时,摆动杆13会向右加速摆动,从而通过传动杆12带动推料杆10向右快速推料,使得物料在推力和自身惯性的作用下,可快速移动到输送带16上,当转杆14上凸起141沿逆时针运动至圆形运动轨迹的上半圆时,摆动杆13向左减速回位,从而使得推料杆10的右端无需完全移动至输送带16左端,减少了后续物料等待推料杆10回位的时间,提高下料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杆10的底面所在平面不低于切割台2顶面所在平面,防止推料杆10向右运动时触碰带切割台2而影响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杆10右端连接有推料板17,保证推料杆10能平稳的将物料水平推向输送带16。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台2的后端两侧还设有挡板18,且挡板18中段设有与锯片7位置相对应的空隙5,可保证锯片7在切割物料时,物料不会位移,保证切割质量,同时空隙为5给锯片7运动切割至两侧时预留空间,保证锯片7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16包括主动辊161、从动辊162和皮带163,皮带163配合安装在主动辊161与从动辊162上。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