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95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自动化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冲压机构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机械加工设备,现有技术中冲压的上料多是采用手动上料,部分自动上料机构也只能完成板材的上料,对于棒材的上料暂时还没有自动化的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棒材进行自动上料的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于冲压机构的前侧,上料机构与冲压机构之间设有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上料杆、挡块、压料杆和压料弹簧,固定座内安装上料杆,上料杆贯穿固定座,左端连接击打板,该击打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上料杆的右端设有送料口,送料口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支点部,支点部通过转轴连接压料杆的中部,压料杆的右端设有与送料口配合的卡口,左端位于挡块的上方,挡块安装在固定座上,位于上料杆的下方,压料弹簧的左端连接上料杆,右端连接压料杆;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气缸和安装在压料气缸底部伸缩杆上的压料块,该压料块的底面设有弧形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杆、冲头和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杆和缓冲弹簧,其中打击板的底部连接冲压杆和伸缩导向杆,伸缩导向杆上套有卸料弹簧,冲压杆的底部安装冲头,冲头下方的支撑座内设有下模,下模下方设有落料孔,伸缩导向杆的底部连接打击底座,打击底座底部连接一导向筒,导向筒位于支撑座的导向孔内,打击底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缓冲杆,缓冲杆的底部设于支撑座的缓冲滑槽内,缓冲杆下方的缓冲滑槽内设有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料弹簧的右端连接到支点部与送料口之间的这部分压料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料块的弧形凹口的内面与压料块的底面设有圆形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冲头与下模之间的支撑座的前侧设有条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通过上料机构与压料机构的配合完成棒材的自动上料,并且配备具有缓冲机构的冲压机构,降低振动,提高上料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直线往复式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1和压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1设于冲压机构3的前侧,上料机构1与冲压机构3之间设有压料机构2,上料机构1包括固定座4、上料杆5、挡块6、压料杆7和压料弹簧8,固定座4内安装上料杆5,上料杆5贯穿固定座4,左端连接击打板9,该击打板9与固定座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0,上料杆5的右端设有送料口11,送料口11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支点部,支点部通过转轴连接压料杆7的中部,压料杆7的右端设有与送料口11配合的卡口,左端位于挡块6的上方,挡块6安装在固定座4上,位于上料杆5的下方,压料弹簧8的左端连接上料杆5,右端连接压料杆7;

压料机构2包括压料气缸12和安装在压料气缸12底部伸缩杆上的压料块13,该压料块13的底面设有弧形凹口。

冲压机构3包括冲压杆18、冲头19和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杆22和缓冲弹簧23,其中打击板14的底部连接冲压杆18和伸缩导向杆16,伸缩导向杆16上套有卸料弹簧15,冲压杆18的底部安装冲头19,冲头19下方的支撑座21内设有下模24,下模24下方设有落料孔,伸缩导向杆16的底部连接打击底座17,打击底座17底部连接一导向筒20,导向筒20位于支撑座21的导向孔内,打击底座17与支撑座21之间设有缓冲杆22,缓冲杆22的底部设于支撑座21的缓冲滑槽内,缓冲杆22下方的缓冲滑槽内设有缓冲弹簧23。

上述,压料弹簧8的右端连接到支点部与送料口11之间的这部分压料杆7上。配合支点部的转轴利用杠杆原理带动压料杆7的旋转。

上述,压料块13的弧形凹口的内面与压料块13的底面设有圆形倒角。这是为了使得杆料更加顺畅的卡入弧形凹口内。

上述,冲头与下模24之间的支撑座21的前侧设有条形开口。便于上料时物料的运动。

上述,击打板9与打击板14所需的击打的动力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固定座4的挡块6挡住压料杆7,压料杆7与送料口11之间的间隙最大,此时送料机构将杆料送入上料机构1的送料口11与压料杆7之间,然后击打板9受到击打机构的力而向右运动,压料杆7与挡块6分离,此时压料弹簧8开始动作,将压料杆7向右施加拉力,夹紧杆料;此时杆料基本上料到位,但是为了保证加工时的稳定,配备压料机构2,压料机构2的气缸在上料机构1上料动作完成后驱动压料块13下压,弧形凹口将杆料压紧在工作台上,完成定位,此时再由冲压机构3完成冲压。加工完成后压料机构的气缸收回,上料机构1的击打板的击打机构脱离击打板,此时复位弹簧带动上料杆复位,棒材脱离送料口,以此往复完成自动送料。

冲压机构3配备缓冲机构,极大的降低了杆料的振动,避免对于上料机构1和压料机构2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杆料在冲压时的自动化上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