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头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7557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头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头压力机。



背景技术:

封头是压力容器上的端盖,是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承压部件,起密封作用,通常以焊接方式连接筒体。根据几何形状不同,封头可分为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几种,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生物、水处理、环保、电力、锅炉压力容器等领域。

目前封头加工工艺通常包括热冲压法、施压法和爆炸法,其中,热冲压法是将板材加热然后利用阴阳模将钢板压制成型的方法;施压法是将板料旋转利用旋轮进给实现回转塑性成形的方法;爆炸法是利用爆炸的冲击力在板材上获得凹形部位构成封头的方法。

但是,热冲压法需要大吨位的模具和压力设备才能成型,并且钢板加热会对板材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施压法工艺加工缓慢而且专用设备造价高;爆炸法难以准确控制成型形状和尺寸,生产安全性、环保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产品性能可靠的封头成型设备成为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头压力机,以解决目前封头成型需大型设备、加工效率较低以及产品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头压力机包括底座以及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多个机架,其中,

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与底座相互平行;所述横梁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凸模总成,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凹模总成,所述凸模总成与所述凹模总成互相匹配;

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液压缸,所述凸模总成包括连接轴和凸模,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凸模;

所述凹模总成包括凹模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撑座与凹模之间设置支撑体,所述凹模嵌在所述支撑体的一端,所述支撑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

可选的,所述凸模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所述凸模的内部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中心线与所述连接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连接轴与中心轴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凸模的内部设置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凸模的径向设置,且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凸模的内表面与中心轴。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设置丝杠,所述丝杠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丝杠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脱模机构,所述凹模的中心位置处开有弧形孔,所述脱模机构的弧形面与所述弧形孔相一致。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内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杠上下运动。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法兰连接盘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头压力机在工作时,将钢坯放置在凹模端口,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运动,液压缸驱动连接轴向下运动,带动连接轴下端的凸模下压,凸模接触钢坯后,继续下压,钢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下凹,直至钢坯接触凹模的内表面,钢坯在凸模与凹模作用下变形成内凹的封头;封头压制成型后,液压缸驱动连接轴向上运动,带动凸模上移,取出封头即可。本申请提供的封头压力机通过相互匹配的凸模总成与凹模总成将钢坯压制成内凹的封头,根据加工成品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凸模与凹模,一次压制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加工产品性能好,不需进行二次修补;还有本压力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头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头压力机中凸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头压力机中凹模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头压力机中凹模总成的俯视图;

图1-图4符号表示:1-底座,2-机架,3-横梁,4-凸模总成,41-凸模,411-加强筋,42-连接轴,5-凹模总成,51-凹模,52-支撑座,53-支撑体,54-丝杠,55-脱模机构,6-法兰连接盘,7-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头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头压力机包括底座1以及垂直安装于底座1上的多个机架2,其中,

机架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横梁3,横梁3与底座1相互平行,且横梁3分别与多个机架2固定连接,机架2用于支撑连接横梁3。

横梁3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置凸模总成4,底座1靠近横梁3的一侧设置凹模总成5,凸模总成4与凹模总成5互相匹配。操作时,将钢坯放置在凹模总成5上,凸模总成4下压,钢坯在凸模总成4与凹模总成5的配合下变形成内凹的封头。

横梁3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置液压缸7,凸模总成4包括连接轴42和凸模41,连接轴42的一端驱动连接液压缸7,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凸模41。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操作时,液压缸7驱动连接轴42下压/上移,从而带动凸模41下压/上移,完成压制动作。

为方便液压缸7驱动连接轴42,连接轴42靠近横梁3的一端设置法兰盘,液压缸7的活塞杆上靠近横梁3的一端设置法兰盘,连接轴42与液压缸7的活塞杆通过法兰连接盘6连接,从而将液压缸7的驱动力传动至连接轴42上,实现凸模总成4的下压/上移。

液压缸7与连接轴42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法兰连接,例如插接、键连接等连接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压制封头之前,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凸模41,然后将凸模41可拆卸的连接到连接轴42远离横梁3的一端,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销连接等,方便根据不同产品更换不同的凸模41。

进一步地,凸模41的外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方便将钢坯压制成内凹的封头。为方便凸模41与连接轴42的连接,凸模41的内部设置中心轴,中心轴的中心线与连接轴4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中心轴与连接轴42可拆卸连接,保证凸模41垂直安装于横梁3的下方,确保加工产品性能的可靠性。

凸模41的内部为空腔,一方面可以减轻凸模41的重量,方便凸模41与连接轴42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节约加工成本。

如图2所示,凸模41的内部设置多个加强筋411,加强筋411沿凸模41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加强筋4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凸模41的内表面与中心轴,增强了凸模41的强度,防止凸模41下压时变形,导致加工的封头不合格,造成浪费。

如图3、图4所示,凹模总成5包括凹模51和支撑座52,凹模51位于凸模41的正下方,且凸模41与凹模51相匹配。支撑座52固定连接底座1,支撑座52与凹模51之间设置支撑体53,支撑体53用于支撑固定凹模51,凹模51嵌在支撑体53远离底座1的一端,支撑体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52。

具体地,支撑体53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有与凹模51相匹配的凹槽,凹模51放置在凹槽内固定。凹模51与凹槽可拆卸连接,如卡接、插接等,方便更换凹模51。

为方便压制好的封头脱模,将支撑体53的内部设定为空腔结构,在支撑体53的内部设置丝杠54,丝杠54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52,丝杠54远离支撑座52的一端设置脱模机构55,脱模机构55包括弧形面,且弧形面的弧度与凹模51的弧度相同。凹模51的中心位置处开有弧形孔,脱模机构55的弧形面与弧形孔相一致,即脱模机构55的弧形面与凹膜51可以组成完整的弧形面。

操作时,首先将钢坯放置在凹模51的端口,脱模机构55的弧形面与凹模51形成完整的弧形面;然后液压缸7驱动连接轴42下压,带动连接轴42上的凸模41下压,直至钢坯在凸模41与凹模51的作用下变形成内凹的封头;再使液压缸7驱动凸模总成4上移,凸模41上移远离凹模51;最后丝杠54驱动脱模机构55上移,脱模机构55的弧形面推动成型的封头上移,将封头推出凹模51。

为方便丝杠54运动,在支撑座52内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丝杠54上下运动。也可以在支撑座52上设置手柄,利用手柄驱动丝杠54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产品的自动脱模。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封头压力机还可以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液压缸7启/停,控制凸模41的下压/上移,也可以通过控制液压缸7控制凸模41的下压距离、下压力等参数,获得不同规格的封头。控制系统也可以自动控制丝杠54上下运动,提高压力机的自动化。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头压力机包括底座以及垂直安装于底座上的多个机架,其中,机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横梁,横梁与底座相互平行。横梁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凸模总成,底座靠近横梁的一侧设置凹模总成,凸模总成与凹模总成相匹配。横梁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液压缸,凸模总成包括连接轴和凸模,连接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液压缸,用于传动液压缸的动力,连接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凸模,用于成型封头。凹模总成包括凹模和支撑座,支撑座固定连接底座,支撑座与凹模之间设置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另一端嵌设有凹模。支撑体内设置有丝杠,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另一端设置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弧形面的弧度与凹模的弧度相同,且凹模内开有与脱模机构的弧形面相对应的弧形孔,丝杠可驱动脱模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将封头推出凹模。本申请提供的封头压力机通过相互匹配的凸模总成与凹模总成将钢坯压制成内凹的封头,根据加工成品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凸模与凹模,一次压制成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加工产品性能好,周围没有切割刮痧的部件,不需进行二次修补,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还有本压力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