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89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是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俗地讲,装配是指将产品的若干个零部件通过紧配、卡扣、螺纹连接、粘合、铆合、焊接等方式组合到一起得到符合预定的尺寸精度及功能的成品(半成品)。由人工处理(接触、整理、抓取、移动、放置、施力等)每一个零部件而实现的装配,严格的讲,只能称为人工装配。不需要由人工处理(接触、整理、抓取、移动、放置等)零部件而完成的装配,可称为自动装配。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自动装配。

接头密封件套装一直以来都是手动套装在相应的产品上,不但效率慢,且无法保证组装后的产品质量。因此提高了组装后产品的成本,并存在人为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成品仓、气密性测试工站、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塑件上料盘、装配机器人、相机检测工站、回转流水线、料盘和循环治具,所述机座后方设置有成品仓和塑件上料盘,成品仓和塑件上料盘均通过支架与机座固定连接,其中塑件上料盘位于成品仓右侧;所述机座台面的后侧设有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和转配机器人均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座台面上,其中装配机器人位于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右侧,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前端设有气密性测试工站,气密性测试工站固定安装在机座的台面上,转运及卸料机器人与气密性测试工站和成品仓配合设置;所述机座右侧设有回转流水线,回转流水线上设有有料盘和循环治具,其中料盘固定安装在回转流水线前端,循环治具固定安装在回转流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底部安装有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流水线的末端设有相机检测工站,相机检测工站固定安装在机座的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机器人与回转流水线配合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塑件上料盘上料,实现自动备料,采用密封圈自动装配,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采用相机检测工站和气密性测试工站进行产品检测,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接头密封件自动装配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机座1、成品仓2、气密性测试工站3、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塑件上料盘5、装配机器人6、相机检测工站7、回转流水线8、料盘9和循环治具10,所述机座1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机座1后方设置有成品仓2和塑件上料盘5,成品仓2和塑件上料盘5均通过支架与机座1固定连接,其中塑件上料盘5位于成品仓2右侧;所述机座1台面的后侧设有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和装配机器人6,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和转配机器人6均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座1台面上,其中装配机器人6位于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右侧,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前端设有气密性测试工站3,气密性测试工站3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台面上,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与气密性测试工站3和成品仓2配合设置,装配完成后的接头通过转运及卸料机器人4转运至气密性测试工站3,检测完成后运送至成品仓2;所述机座1右侧设有回转流水线8,回转流水线8上设有有料盘9和循环治具10,其中料盘9固定安装在回转流水线8前端,循环治具10固定安装在回转流水线8上,回转流水线8的末端安装有相机检测工站7,所述装配机器人6与回转流水线8配合设置,装配机器人6将回转流水线8上的部件与塑件上料盘5内的塑件完成装配。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且其中机座、成品仓、气密性测试工站、转运及卸料机器人、塑件上料盘、装配机器人、相机检测工站、回转流水线、料盘和循环治具均为现有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