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4001发布日期:2018-10-26 18:2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机床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



背景技术:

电火花机床又称数控电火花机床,是一种电加工设备。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传统电火花机床一般只有一个工作台,因此当工作台上的工件加工完后,需要通过人工将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拆除并装上新的工件,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工作,如此一来,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工件的装卸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小了生产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可以解决现有电火花机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使用范围小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工作台面的自动化转换与清理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高、使用范围广与人工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包括底板、转换装置与辅助装置,所述底板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外侧布置有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其中: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一号伸缩升降板、二号伸缩升降板与转换机构,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对称布置在辅助装置左右两侧,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安装在底板上,一号伸缩升降板高度大于二号伸缩升降板高度,且一号伸缩升降板侧壁与二号伸缩升降板侧壁上均开设有转换槽,转换槽数量为三,从上往下第二个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机构;将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高度调节适当后,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转换机构实现工作台的切换,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了工作成本。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转动电机、辅助架、凸轮、支撑架与辅助支撑机构,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上,转动电机上端布置有辅助架,辅助架为倒u型结构,辅助架安装在底板上,辅助架上端与凸轮下端相紧贴,转动电机输出轴与凸轮下端相连接,凸轮为前后对称的椭圆形结构,凸轮前后两端对称布置有辅助支撑机构,且辅助支撑机构内侧紧贴在凸轮侧壁上;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凸轮进行同步转动,凸轮侧壁对与其相紧贴的辅助支撑机构产生挤压,当凸轮不同位置与辅助支撑机构相接触时,辅助支撑机构位置不同,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要,不会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阻碍,且可同时对两个辅助支撑机构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工作台面、牵引支板、牵引气缸、连接伸缩板与支撑伸缩板,工作台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从上往下第二个转换槽内,工作台面前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滑动槽,工作台面外侧壁上安装有牵引支板,牵引支板外侧安装有牵引气缸,牵引气缸顶端安装在支撑伸缩板侧壁上,支撑伸缩板安装在底板上,牵引支板底端与连接伸缩板顶端相连接,连接伸缩板安装在支撑伸缩板侧壁上;在工作时,通过对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高度的调节使得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交错布置,当需要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时,通过牵引气缸带动牵引支板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向外进行直线运动,当两块工作台面位置不再交叠时,将二号伸缩升降板升高,使得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正对一号伸缩升降板上从上到下第一个转换槽,接着通过牵引气缸带动牵引支板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向内进行直线运动,直至两块伸缩板顶端均伸入对应的转换槽内,从而能够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反之同理,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工作台进行切换,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了工作成本,且无需人工进行切换,降低了人工成本。

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直线滑轨、竖板、一号复位弹簧、固定板、二号复位弹簧、横板、辅助板、调节板与支撑导板,直线滑轨安装在底板上,直线滑轨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竖板,竖板外侧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一号复位弹簧,一号复位弹簧底端安装在固定板侧壁上,固定板安装在底板上,竖板内侧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二号复位弹簧,二号复位弹簧顶端安装在横板上,横板两端分别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侧壁上,二号复位弹簧下端布置有辅助板,辅助板安装在竖板侧壁上,辅助板顶端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左右两端为弧面结构,竖板上端内侧从上往下均匀安装有支撑导板,支撑导板宽度小于滑动槽宽度;在凸轮转动的过程中,当凸轮侧壁与调节板侧壁紧贴时,凸轮对调节板产生挤压力,从而带动竖板在直线滑轨上向外侧滑动,使得安装在竖板上端的支撑导板与工作台面侧壁上开设的滑动槽不再接触,避免对工作台面的切换造成阻碍,当两块工作台面位置不再交叠时,凸轮转动至一定位置,此时凸轮侧壁与调节板不发生接触,在一号复位弹簧与二号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竖板在直线滑轨上向内侧滑动,使得支撑导板伸入滑动槽内,在工作台面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工作台面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且调节板左右两端为弧面结构,减小了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证了工作能够可靠完成。

工作时,通过对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高度的调节使得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交错布置,当需要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凸轮进行同步转动,凸轮侧壁对与其相紧贴的调节板侧壁产生挤压,从而带动竖板在直线滑轨上向外侧滑动,使得安装在竖板上端的支撑导板与工作台面侧壁上开设的滑动槽不再接触,避免对工作台面的切换造成阻碍,接着通过牵引气缸带动牵引支板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向外进行直线运动,当两块工作台面位置不再交叠时,转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至一定位置,此时凸轮侧壁与调节板不发生接触,在一号复位弹簧与二号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竖板在直线滑轨上向内侧滑动,使得支撑导板伸入滑动槽内,在工作台面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工作台面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然后将二号伸缩升降板升高,使得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正对一号伸缩升降板上从上到下第一个转换槽,接着通过牵引气缸带动牵引支板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向内进行直线运动,直至两块伸缩板顶端均伸入对应的转换槽内,从而能够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反之同理。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电火花机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使用范围小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工作台面的自动化转换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电火花机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使用范围小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工作台面的自动化转换与清理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高、使用范围广与人工成本低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转换装置,将一号伸缩升降板与二号伸缩升降板高度调节适当后,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转换机构实现工作台的切换,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了工作成本,且消除了传统电火花机床因只有一个工作台面而造成的在工件装卸上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无需人工进行切换,降低了人工成本;

3.本发明设置有辅助装置,可根据不同工作状态的需要对辅助支撑机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在工作台面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工作台面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板与转换装置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板与辅助装置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板与辅助装置之间的配合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可转换操作台,包括底板1、转换装置2与辅助装置3,所述底板1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3,辅助装置3外侧布置有转换装置2,转换装置2安装在底板1上;其中:

所述转换装置2包括一号伸缩升降板21、二号伸缩升降板22与转换机构23,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对称布置在辅助装置3左右两侧,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安装在底板1上,一号伸缩升降板21高度大于二号伸缩升降板22高度,且一号伸缩升降板21侧壁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侧壁上均开设有转换槽,转换槽数量为三,从上往下第二个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机构23;将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高度调节适当后,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转换机构23实现工作台的切换,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了工作成本。

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转动电机31、辅助架32、凸轮33、支撑架34与辅助支撑机构35,转动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转动电机31上端布置有辅助架32,辅助架32为倒u型结构,辅助架32安装在底板1上,辅助架32上端与凸轮33下端相紧贴,转动电机31输出轴与凸轮33下端相连接,凸轮33为前后对称的椭圆形结构,凸轮33前后两端对称布置有辅助支撑机构35,且辅助支撑机构35内侧紧贴在凸轮33侧壁上;通过转动电机31带动凸轮33进行同步转动,凸轮33侧壁对与其相紧贴的辅助支撑机构35产生挤压,当凸轮33不同位置与辅助支撑机构35相接触时,辅助支撑机构35位置不同,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要,不会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阻碍,且可同时对两个辅助支撑机构35位置进行调节,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转换机构23包括工作台面231、牵引支板232、牵引气缸233、连接伸缩板234与支撑伸缩板235,工作台面23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从上往下第二个转换槽内,工作台面231前后侧壁上对称开设滑动槽,工作台面231外侧壁上安装有牵引支板232,牵引支板232外侧安装有牵引气缸233,牵引气缸233顶端安装在支撑伸缩板235侧壁上,支撑伸缩板235安装在底板1上,牵引支板232底端与连接伸缩板234顶端相连接,连接伸缩板234安装在支撑伸缩板235侧壁上;在工作时,通过对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高度的调节使得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交错布置,当需要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时,通过牵引气缸233带动牵引支板232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231向外进行直线运动,当两块工作台面231位置不再交叠时,将二号伸缩升降板22升高,使得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正对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上从上到下第一个转换槽,接着通过牵引气缸233带动牵引支板232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231向内进行直线运动,直至两块伸缩板顶端均伸入对应的转换槽内,从而能够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反之同理,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工作台进行切换,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了工作成本,且无需人工进行切换,降低了人工成本。

所述辅助支撑机构35包括直线滑轨351、竖板352、一号复位弹簧353、固定板354、二号复位弹簧355、横板356、辅助板357、调节板358与支撑导板359,直线滑轨351安装在底板1上,直线滑轨35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竖板352,竖板352外侧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一号复位弹簧353,一号复位弹簧353底端安装在固定板354侧壁上,固定板354安装在底板1上,竖板352内侧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二号复位弹簧355,二号复位弹簧355顶端安装在横板356上,横板356两端分别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侧壁上,二号复位弹簧355下端布置有辅助板357,辅助板357安装在竖板352侧壁上,辅助板357顶端安装有调节板358,调节板358左右两端为弧面结构,竖板352上端内侧从上往下均匀安装有支撑导板359,支撑导板359宽度小于滑动槽宽度;在凸轮33转动的过程中,当凸轮33侧壁与调节板358侧壁紧贴时,凸轮33对调节板358产生挤压力,从而带动竖板352在直线滑轨351上向外侧滑动,使得安装在竖板352上端的支撑导板359与工作台面231侧壁上开设的滑动槽不再接触,避免对工作台面231的切换造成阻碍,当两块工作台面231位置不再交叠时,凸轮33转动至一定位置,此时凸轮33侧壁与调节板358不发生接触,在一号复位弹簧353与二号复位弹簧355的共同作用下,竖板352在直线滑轨351上向内侧滑动,使得支撑导板359伸入滑动槽内,在工作台面231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工作台面23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且调节板358左右两端为弧面结构,减小了凸轮33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证了工作能够可靠完成。

工作时,通过对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高度的调节使得安装在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与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交错布置,当需要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时,通过转动电机31带动凸轮33进行同步转动,凸轮33侧壁对与其相紧贴的调节板358侧壁产生挤压,从而带动竖板352在直线滑轨351上向外侧滑动,使得安装在竖板352上端的支撑导板359与工作台面231侧壁上开设的滑动槽不再接触,避免对工作台面231的切换造成阻碍,接着通过牵引气缸233带动牵引支板232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231向外进行直线运动,当两块工作台面231位置不再交叠时,转动电机31带动凸轮33转动至一定位置,此时凸轮33侧壁与调节板358不发生接触,在一号复位弹簧353与二号复位弹簧355的共同作用下,竖板352在直线滑轨351上向内侧滑动,使得支撑导板359伸入滑动槽内,在工作台面231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工作台面23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然后将二号伸缩升降板22升高,使得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正对一号伸缩升降板21上从上到下第一个转换槽,接着通过牵引气缸233带动牵引支板232进行同步运动,使得工作台面231向内进行直线运动,直至两块伸缩板顶端均伸入对应的转换槽内,从而能够使用安装在二号伸缩升降板22转换槽内的工作台面231,反之同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火花机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使用范围小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对工作台面的自动化转换的功能,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