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926发布日期:2019-03-09 01:1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是我国的一大产业,随着加工技术的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数控机床在加工机械部件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需要及时清理,以便保持数控机床的正常使用。现阶段由于磁性排屑机通过磁槽将铁屑送到出屑口,由于铁屑无消磁和加工时油液的浸泡,使得铁屑在出屑口无法掉入铁屑桶,造成铁屑堆积,堵塞磁性槽;原有摆片式磁性排屑机构,虽然达到排屑要求,但是在使用时噪音巨大而且外观不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数控机床排屑装置排屑效果差且噪音巨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包括箱座、设于所述箱座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箱座出口上方的链轮链条转动副和齿轮啮合转动副、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链轮链条转动副之间的驱动链、设于所述箱座入口下方的托轮、两对设于所述链轮链条转动副与所述托轮之间的传动链、设于所述箱座内的磁性槽,还包括多个设于两对所述传动链之间的吸附棒、用于连接所述吸附棒与所述传动链的支撑条、设于所述齿轮啮合转动副上用于所述吸附棒和所述磁性槽排屑的剐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剐蹭装置包括多个阵列设于所述齿轮啮合转动副上的连接体、多个设于所述连接体外表面的第一排屑条、多个设于所述连接体内表面的第二排屑条、设于所述连接体内的容腔、和所述容腔相通的连通孔、设于所述连接体底部的复位机构,所述第一排屑条与所述容腔具有偏心距。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体底部的定位板、设于所述定位板一端的复位板、设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复位板之间的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复位板下方的支撑弹簧、用于容纳所述支撑弹簧的活动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的第一弧形板、设于所述复位板上的第二弧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所述复位板一端的受力板。

作为优选,所述受力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条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屑条远离所述与所述连接体一端凹凸设置且与所述吸附棒表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排屑条向内倾斜延伸,所述容腔成30°~60°夹角。

作为优选,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排屑条之间形成有储物腔。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棒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收纳槽。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底部设有助力气囊。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棒将铁屑集中并通过设置剐蹭装置对吸附棒进行一级排屑和二级排屑,同时通过第一排屑条对磁槽进行排屑,排屑效果好,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吸附棒与剐蹭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连接体侧视图;

图6为吸附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座,2-电机,3-链轮链条转动副,4-齿轮啮合转动副,5-传动链,6-驱动链,7-吸附棒,7-1-收纳槽,7-2-助力气囊,8-剐蹭装置,8-1-连接体,8-1-1-第一弧形板,8-1-2-第二弧形板,8-1-3-受力板,8-2-容腔,8-3-连通孔,8-4-复位机构,8-4-1-定位板,8-4-2-复位板,8-4-3-复位弹簧,8-4-4-支撑弹簧,8-4-5-活动槽,8-5-第一排屑条,8-6-第二排屑条,8-6-1-储物腔,9-磁性槽,10-托轮,11-支撑条。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图2、图所示,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包括箱座1、设于所述箱座1上的电机2、设于所述箱座1出口上方的链轮链条转动副3和齿轮啮合转动副4,这里的链轮链条转动副3和齿轮啮合转动副4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转动、设于所述电机2与所述链轮链条转动副3之间的驱动链6、设于所述箱座1入口下方的托轮10、两对设于所述链轮链条转动副3与所述托轮10之间的传动链5、设于所述箱座1内的磁性槽9,还包括多个设于两对所述传动链5之间的吸附棒7、这里的吸附棒7采用磁铁实施,吸附棒7将磁性槽9内的铁屑吸附从而将铁屑集中于吸附棒7上,通过和剐蹭装置8之间的配合,将吸附棒7上的铁屑去除,排屑效率高、用于连接所述吸附棒7与所述传动链5的支撑条11,这里的支撑条11采用橡胶条实施,可以防止传动链5被磁化而吸附铁屑导致传动链5无法正常工作,设于所述齿轮啮合转动副4上用于所述吸附棒7和所述磁性槽9排屑的剐蹭装置8,这里的剐蹭装置8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副4上的从动轮带动,通过设置剐蹭装置8,提高了排屑效果,且噪音小。

如图4所示,所述剐蹭装置8包括多个阵列设于所述齿轮啮合转动副4上的连接体8-1、多个设于所述连接体8-1外表面的第一排屑条8-5,这里的第一排屑条8-5采用橡胶实施,通过与吸附棒7之间的摩擦将吸附棒7上的铁屑刮除,从而完成一次排屑,且第一排屑条8-5与吸附棒7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噪音较小、多个设于所述连接体8-1内表面的第二排屑条8-6,这里的第二排屑条8-6采用塑料实施,吸附棒7进入容腔8-2后,用于将吸附棒7上的铁屑铲除,从而完成二次排屑、设于所述连接体8-1内的容腔8-2、和所述容腔8-2相通的连通孔8-3、设于所述连接体8-1底部的复位机构8-4,复位机构8-4的设置使吸附棒7能够进入容腔8-2并对带动第二排屑条8-6对吸附棒7进行二次排屑,所述第一排屑条8-5与所述容腔8-2具有偏心距h,这里的偏心距h尺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复位机构8-4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体8-1底部的定位板8-4-1、设于所述定位板8-4-1一端的复位板8-4-2、设于所述定位板8-4-1和所述复位板8-4-2之间的复位弹簧8-4-3、设于所述复位板8-4-2下方的支撑弹簧8-4-4、用于容纳所述支撑弹簧8-4-4的活动槽8-4-5,优选的,这里的复位板8-4-2远离容腔8-2一侧与活动槽8-4-5内壁铰接。所述连接体8-1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板8-4-1上的第一弧形板8-1-1、设于所述复位板8-4-2上的第二弧形板8-1-2、固定在所述第二弧形板8-1-2远离所述复位板8-4-2一端的受力板8-1-3,受力板8-1-3的设置保证了吸附棒7能够进入容腔8-2内进行再次排屑。所述受力板8-1-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排屑条8-5的长度,这样的设置使第一排屑条8-5在接触到吸附棒7前,对磁性槽9进行进行剐蹭并排屑,从而提高装置的排屑效果。所述第二排屑条8-6向内倾斜延伸,所述容腔8-2成30°~60°夹角,优选的,夹角为45°。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排屑条8-6之间形成有储物腔8-6-1,吸附棒7进入容腔8-2后,吸附棒7上的铁屑进入储物腔8-6-1内,当吸附棒7脱离容腔8-2后,储物腔8-6-1内的铁屑在重力作用下掉出箱座1出口。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排屑条8-5远离所述与所述连接体8-1一端凹凸设置且与所述吸附棒7表面贴合,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排屑条8-5与吸附棒7充分接触,排屑效果更好。

如图6所示,所述吸附棒7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收纳槽7-1,这样的设置可增加用于吸附铁屑的面积,将更多的铁屑集中在吸附棒7上,提高排屑效果。所述收纳槽7-1底部设有助力气囊7-2,优选的,收纳槽7-1底部的磁铁间隔设置并通过橡胶条连接,这样的设置使收纳槽7-1受到来自第一排屑条8-5和第二排屑条8-6的作用力后能够将收纳槽7-1底部的铁屑脱离,从而提高排屑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