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向加工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7145发布日期:2018-10-26 20: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加工辅助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方向加工组合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工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为了实现工件的多面加工,一般会通过加装四轴机装夹来实现,四轴机装夹工件后,可驱动工装进行36度的旋转加工,但四轴机装夹的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使用,四轴机装夹只能装夹一个工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无法实现大批量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可实现大批量加工的多方向加工组合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方向加工组合工装,包括工装母板和4组均匀排列在工装母板上的工装组,所述工装组包括工装分体和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分别设置在工装分体的两端,且可将工装分体压紧在工装母板上,所述工装母板上设置有定位PIN,所述工装分体上设置有配合定位PIN的定位PIN孔,所述定位PIN孔分别设置在工装分体的底部、前面和后面,所述工装分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件安装槽,所述工装分体的一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工件安装槽上的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和旋转气缸,所述压板安装在旋转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旋转气缸竖直安装在工装母板上,所述旋转气缸可驱动压板做上下压紧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母板上还设置有气道、进气口气管接头和出气口气管接头,所述气道与旋转气缸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4组工装组,从而实现在工装组的工装分体上一次装夹四个工件进行加工,当加工完工件的一个面后,通过翻转工装分体实现工件的多个面的加工,本实用新型与四轴装夹工装相对比,具有的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放置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无需额外加装成本高的四轴机,还能有效保证工件各面立体放线的公差;2、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工装成本,操作简单,能普遍使用;3、四轴机装夹依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本实用可依次装夹多个两件进行加工,并可几个工步同时装机加工,实现大批量的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方向加工组合工装,包括工装母板1和4组均匀排列在工装母板1上的工装组,所述工装组包括工装分体2和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分别设置在工装分体2的两端,且可将工装分体2压紧在工装母板1上,所述工装母板1上设置有定位PIN,所述工装分体2上设置有配合定位PIN的定位PIN孔6,所述定位PIN孔6分别设置在工装分体2的底部、前面和后面,所述工装分体2的顶部设置有工件安装槽7,所述工装分体2的一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12固定在工件安装槽7上的螺钉8。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3和旋转气缸4,所述压板3安装在旋转气缸4的伸缩杆上,所述旋转气缸4竖直安装在工装母板1上,所述旋转气缸4可驱动压板做上下压紧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母板1上还设置有气道、进气口气管接头10和出气口气管接头11,所述气道与旋转气缸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装夹时,首先将工件12放置在工装分体2的工件安装槽7内,然后通过螺钉8进行固定,接着将工装分体2放置在工装母板1上,然后再通过压紧装置对工装分体2的两端进行压紧,最后开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当工件的一个面加工完成后,只需要通过翻转工装分体2,即可实现工件12的翻转,然后再压紧,接着再次进行加工,以此类推,即可实现工件的多面加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4组工装组,从而实现在工装组的工装分体2上一次装夹四个工件12进行加工,当加工完工件12的一个面后,通过翻转工装分体2实现工件12的多个面的加工,本实用新型与四轴装夹工装相对比,具有的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放置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无需额外加装成本高的四轴机,还能有效保证工件各面立体放线的公差;2、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工装成本,操作简单,能普遍使用;3、四轴机装夹依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本实用可依次装夹多个两件进行加工,并可几个工步同时装机加工,实现大批量的加工生产。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