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拉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2224发布日期:2018-11-02 22:18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冷挤压拉深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模具在向下拉伸时,通过拉伸冲头将材料向拉伸凹模型腔内拉,材料沿着拉深凹模型腔向下并向内侧流动。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传统通过多步拉深才能完成的工艺受零件大小以及冲床台面大小约束,必须减少拉深工位,但减少拉深工位又会导致工步间零件变形过快导致底部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挤压拉深结构,减小了零件底部的力、避免了缩减工位而导致底部撕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在实施例中提供了冷挤压拉深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拉伸冲头、限位柱、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以及上夹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固定为一体,即:上垫板固定在上模座的底部、上夹板固定在上垫板的底部;所述拉伸冲头顶部向上穿过上夹板并固定于上夹板的上表面,拉伸冲头的底部悬空;所述限位柱固定于上夹板的底部;

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包括:卸料板、卸料弹簧、拉伸凹模、下夹板、下垫板、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表面固定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固定有拉伸凹模和至少两个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上套设有卸料弹簧,限位销的另一端向上穿过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开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拉伸冲头、拉伸凹模同轴。

优选的,上夹板、上垫板之间通过向上的螺栓反锁在上模座的底部,实现三者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拉伸冲头的顶部通过螺钉与上夹板固定,该螺钉的小头端向下依次穿过上模座、上垫板后置入拉伸冲头的顶部。

优选的,上夹板、上垫板的内部还开有至少两个导向孔,该导向孔与限位销同轴,限位销的上端能够穿出卸料板进入到导向孔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高度低于拉伸冲头悬空段的长度,所述限位柱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销的上端进入到导向孔内,利用该限位柱进行位移的限位,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分布于拉伸冲头的外周圈,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通过螺栓反锁在上夹板的底部。

优选的,下夹板、下垫板、下模座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即:螺栓的小头端依次向下穿过下夹板、下垫板、后固定在下模座的内部,实现三者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有凹模安装座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安装于下夹板内部,所述凹模安装座嵌在限位块内部且凹模安装座的底部也嵌在下夹板内部,所述凹模安装座的高度低于限位块的高度,二者之间形成一个限位腔,拉伸凹模的底部固定在凹模安装座顶部、拉伸凹模的外侧面固定在限位块的内部。

优选的,拉伸凹模、凹模安装座的内部开有同轴的贯通孔,该贯通孔内嵌有可滑动的顶轴。

优选的,还包括有矩形弹簧,所述矩形弹簧的顶部连接在顶轴的底部、矩形弹簧的底部穿过下夹板、下垫板、下模座后固定在下模座内部的螺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中,零件放置在拉伸凹模上,上模组件下行,拉伸冲头随着下模座的下行而向下运动并穿过卸料板内部的贯穿孔运动;到一定程度后,限位柱与卸料板接触,此时上模组件继续下行,卸料弹簧受到向下的压力后压缩,上模组件继续下行,拉伸冲头与零件接触,卸料板跟随上模组件继续一起下行,冲头开始将零件向下拉伸进入拉伸凹模内,此时由于零件底部收缩,零件高度开始变高,零件法兰面接触到卸料板;上模组件继续下行,拉伸冲头通过与零件底部接触向下拉伸,同时卸料板给工件法兰面提供一个刚性向下的力,将零件向下推入拉伸凹模,模具继续下行,模具合死,零件完全进入拉伸凹模,完成拉伸成型;然后模具上行,零件随着拉伸冲头的上行而上行,当到一定位置,将零件推出,采用通过拉伸冲头拉伸,同时通过给工件法兰面提供一个刚性向下的力,即通过拉伸冲头给材料底部提供向下的力同时零件上部也提供了一个向下的力,减小了零件底部的力,避免了缩减工位而导致底部撕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确切的说是属于打开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处于闭合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拉伸冲头;2、限位柱;3、卸料板;4、卸料弹簧;5、拉伸凹模;

6、上模座;7、上垫板;8、上夹板;9、下夹板;10、下垫板;11、下模座;12、限位销;13、矩形弹簧;14、凹模安装座;15、顶轴;16、限位块;17、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专利申请提供了冷挤压拉深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拉伸冲头1、限位柱2、上模座6、上垫板7、上夹板8,所述上模座6、上垫板7以及上夹板8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固定为一体,即:上垫板7固定在上模座6的底部、上夹板8固定在上垫板7的底部;所述拉伸冲头1顶部向上穿过上夹板8并固定于上夹板8的上表面,拉伸冲头1的底部悬空;所述限位柱2固定于上夹板8的底部;

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下方,下模组件包括:卸料板3、卸料弹簧4、拉伸凹模5、下夹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所述下模座11的上表面固定下垫板10,所述下垫板10的上表面固定下夹板9,所述下夹板9上固定有拉伸凹模5和至少两个限位销12,所述限位销12上套设有卸料弹簧4,限位销12的另一端向上穿过卸料板3,所述卸料板3上开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拉伸冲头1、拉伸凹模5同轴。

优选的,上夹板8、上垫板7之间通过向上的螺栓反锁在上模座6的底部,实现三者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拉伸冲头1的顶部通过螺钉与上夹板8固定,该螺钉的小头端向下依次穿过上模座6、上垫板7后置入拉伸冲头1的顶部。

优选的,上夹板8、上垫板7的内部还开有至少两个导向孔17,该导向孔17与限位销12同轴,限位销12的上端能够穿出卸料板3进入到导向孔17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2的高度低于拉伸冲头1悬空段的长度,所述限位柱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销12的上端进入到导向孔17内,利用该限位柱2进行位移的限位,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2分布于拉伸冲头1的外周圈,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柱2通过螺栓反锁在上夹板8的底部。

优选的,下夹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即:螺栓的小头端依次向下穿过下夹板9、下垫板10、后固定在下模座11的内部,实现三者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有凹模安装座14和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底部安装于下夹板9内部,所述凹模安装座14嵌在限位块16内部且凹模安装座14的底部也嵌在下夹板9内部,所述凹模安装座14的高度低于限位块16的高度,二者之间形成一个限位腔,拉伸凹模5的底部固定在凹模安装座14顶部、拉伸凹模5的外侧面固定在限位块16的内部。

优选的,拉伸凹模5、凹模安装座14的内部开有同轴的贯通孔,该贯通孔内嵌有可滑动的顶轴15。

优选的,还包括有矩形弹簧13,所述矩形弹簧13的顶部连接在顶轴15的底部、矩形弹簧13的底部穿过下夹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后固定在下模座11内部的螺栓上。

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冷挤压拉伸,其过程如图1、图2所示,零件放置在拉伸凹模5上,上模组件下行,拉伸冲头1随着下模座6的下行而向下运动并穿过卸料板3内部的贯穿孔运动;到一定程度后,限位柱2与卸料板3接触,此时上模组件继续下行,卸料弹簧4受到向下的压力后压缩,上模组件继续下行,拉伸冲头1与零件接触,卸料板3跟随上模组件继续一起下行,冲头开始将零件向下拉伸进入拉伸凹模5内,此时由于零件底部收缩,零件高度开始变高,零件法兰面接触到卸料板3;上模组件继续下行,拉伸冲头1通过与零件底部接触向下拉伸,同时卸料板给工件法兰面提供一个刚性向下的力,将零件向下推入拉伸凹模5,模具继续下行,模具合死,零件完全进入拉伸凹模5,完成拉伸成型;零件在变形过程中,零件高度变高,卸料板3与零件接触,产生一个刚性向下的力,减小零件底部受力,避免零件底部开裂。

然后模具上行,零件随着拉伸冲头1的上行而上行,当到一定位置,将零件推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