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台及压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495发布日期:2018-12-18 20:4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台及压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作台。



背景技术:

操作台是用于操作控制控制压片机的部件,由操作台的壳体(机械零件)和计算机、ups(不间断电源)、操作屏等电气元件组装而成。负责运算的计算机位于操作台内部,其内部的温度必须有效控制,否则导致计算机运行故障,对工作状态下的压片机造成危害,目前大多会在操作台的壳体上加工多数散热孔,或者安装散热风扇。

但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散热孔散热的操作台因不能隔绝外部粉尘进入,压片间的粉尘会污染内部的电气元件;而采用散热风扇的操作台,同样不能完全隔绝粉尘,且风扇的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操作台的散热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

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为封闭结构,且具有一容置空间;

框架隔板,所述框架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电气元件箱体,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还包括:元件腔体、风扇腔体、第一风扇;

所述元件腔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且,所述元件腔体上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风扇腔体与所述元件腔体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元件腔体和所述风扇腔体之间通过所述中间平板隔离;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内部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风扇腔体的两侧设置所述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元件腔体的上方设置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框架隔板包括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其中,所述中间隔板和所述侧边隔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且,所述侧边隔板上设置有一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电气元件箱体、所述侧边隔板、所述主体壳体形成第二风道,所述来自第一风道的风经过所述第二风道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扇腔体中。

优选地,所述主体壳体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框架隔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电气元件箱体处于不同的封闭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还包括: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片机,所述压片机包括所述的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为封闭结构,且具有一容置空间;框架隔板,所述框架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气元件箱体,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还包括:元件腔体、风扇腔体、第一风扇;所述元件腔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且,所述元件腔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扇腔体与所述元件腔体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元件腔体和所述风扇腔体之间通过所述中间平板隔离;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从所述出风口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内部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全封闭的主体壳体,利用框架隔板、元件腔体顶部的左侧出风口、风扇腔体左侧的进风口和第一风扇在主体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形成一侧路空气循环风道;同时利用框架隔板、元件腔体顶部的另一侧出风口、风扇腔体另一侧的进风口和第一风扇在主体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形成另一侧路空气循环风道,通过两路空气循环风道减少对风扇的负载,保证空气流动的速度,能够有效的为元件腔体内设置的电气元件散热,同时,操作台的主体壳体为全封闭的,克服了粉尘对操作台内部的污染侵害,并且可以减少风扇在工作时的噪音,有效解决了操作台的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操作台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壳体;2-框架隔板;3-显示装置;4-电气元件箱体;5-进风口;6-第一风扇;7-风扇腔体;8-中间平板;9-元件腔体;10-电气元件;11-出风口;12-通风口;13-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用散热孔散热的操作台因不能隔绝外部粉尘进入,压片间的粉尘会污染内部的电气元件,而采用散热风扇的操作台,同样不能完全隔绝粉尘,且风扇的噪音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克服了粉尘对操作台内部的污染侵害,有效解决了操作台的散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为全封闭的,且具有一容置空间;框架隔板,所述框架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气元件箱体,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还包括:元件腔体,所述元件腔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且,所述元件腔体上设置有出风口;风扇腔体,所述风扇腔体与所述元件腔体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中间平板,所述中间平板设置在所述元件腔体和所述风扇腔体中间;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出风口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内部循环流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用散热孔散热的操作台因不能隔绝外部粉尘进入,压片间的粉尘会污染内部的电气元件,而采用散热风扇的操作台,同样不能完全隔绝粉尘,且风扇的噪音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克服了粉尘对操作台内部的污染侵害,不需要使用昂贵的低功率的计算机硬件,噪音很小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请参考图1、图2,所述操作台包括:

主体壳体1,所述主体壳体1为全封闭的,且具有一容置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壳体1还包括一显示装置3,所述显示装置3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显示装置3位于所述框架隔板2的上方。所述显示装置3与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处于不同的封闭空间内。

具体而言,所述主体壳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主体壳体1与后盖13可以是一体式全封闭的壳体,或者是先安装其它部件后形成全封闭的结构。所述主体壳体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一显示装置3,且所述显示装置3位于所述框架隔板2的上方。所述显示装置3与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处于不同的封闭空间内,保证了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中的电气元件免于污染,同时减少风扇的噪音污染。

框架隔板2,所述框架隔板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隔板2包括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其中,所述中间隔板和所述侧边隔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上,且,所述侧边隔板上设置有一通风口12。

具体而言,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所述框架隔板2,所述框架隔板2起到分隔、支撑的作用,所述框架隔板2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两个封闭空间,其中所述显示装置3与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处于两个不同的封闭空间内。所述框架隔板2包括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其中,所述中间隔板和所述侧边隔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上,且,所述侧边隔板上设置有一通风口12,电气元件箱体4中的风可由所述出风口11流入所述第一风道,再流入所述通风口12,使内部空气可以流通,通过所述主体壳体1的金属外壳对外散热,减小对风扇的负载,增大对操作台的散热效果。

电气元件箱体4,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还包括:元件腔体9,所述元件腔体9内设置有电气元件10,且,所述元件腔体9上设置有出风口11;风扇腔体7,所述风扇腔体7与所述元件腔体9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7上设置有进风口5。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腔体7的两侧设置所述进风口5。所述元件腔体9的上方设置所述出风口11。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所述侧边隔板、所述主体壳体1形成第二风道,所述来自第一风道的风经过所述第二风道从所述进风口5进入所述风扇腔体7中。

具体而言,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且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位于所述框架隔板2的下方,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还包括:元件腔体9和风扇腔体7,在所述元件腔体9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风扇腔体7的两侧设置所述进风口5。其中,所述出风口11用于热空气的排出,所述进风口5用于冷空气进入。所述元件腔体9内设置有电气元件10,避免所述电气元件10受到污染。在所述元件腔体9的下方设置所述风扇腔体7。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所述侧边隔板、所述主体壳体1形成第二风道,所述来自第一风道的风经过所述第二风道从所述进风口5进入所述风扇腔体7中,即所述风扇腔体7的风由所述出风口11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流通所述通风口12进入所述第二风道经由所述进风口5进入所述风扇腔体7中,保证空气的循环流通及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利于循环散热,使封闭的电气元件腔体可以有效散热,同时避免粉尘污染。

中间平板8,所述中间平板8设置在所述元件腔体9和所述风扇腔体7中间;第一风扇6,所述第一风扇6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8上;其中,所述第一风扇6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5流入所述出风口11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部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5上。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上。

具体而言,在所述元件腔体9和所述风扇腔体7的中间设置所述中间平板8,在所述中间平板8上设置所述第一风扇6,在所述进风口5上设置所述第二风扇,在所述出风口11上设置所述第三风扇。其中,所述第一风扇6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5流入所述出风口11流出,对所述电气元件10进行冷却,并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部与所述框架隔板2形成两侧的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中循环流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片机,所述压片机包括所述的操作台,请参考图1、图2,所述操作台包括:

主体壳体1,所述主体壳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框架隔板2,所述框架隔板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气元件箱体4,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4还包括:元件腔体9,所述元件腔体9内设置有电气元件10,且,所述元件腔体9上设置有出风口;风扇腔体7,所述风扇腔体7与所述元件腔体9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7上设置有进风口;中间平板8,所述中间平板8设置在所述元件腔体9和所述风扇腔体7中间;第一风扇6,所述第一风扇6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8上;其中,所述第一风扇6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出风口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部循环流动。

前述图1实施例1中的一种操作台的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压片机,通过前述对一种操作台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压片机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为全封闭的,且具有一容置空间;框架隔板,所述框架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气元件箱体,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气元件箱体还包括:元件腔体,所述元件腔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且,所述元件腔体上设置有出风口;风扇腔体,所述风扇腔体与所述元件腔体相对应设置,且,所述风扇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中间平板,所述中间平板设置在所述元件腔体和所述风扇腔体中间;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中间平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带动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出风口流出,并在所述主体壳体内部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全封闭的主体壳体,利用框架隔板、元件腔体上的出风口、风扇腔体上的进风口和第一风扇在主体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形成两路空气循环风道,减少对风扇的负载,保证空气流动的速度,能够有效的为元件腔体内设置的电气元件散热,不需要使用昂贵的低功率的计算机硬件,并且克服了粉尘对操作台内部的污染侵害,同时,操作台的主体壳体为全封闭的,可以减少风扇在工作时的噪音。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