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门外板加强板翻边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251发布日期:2018-12-28 20:0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门外板加强板翻边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门外板加强板翻边冲孔模。



背景技术:

模具(mújù),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我国模具产业的发展给予制造业以有力支撑,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我国也成为模具生产大国,国内的模具生产厂家已增至2万余家,从业人员大约100万人,模具年产总值已达到550亿元人民币。但是,我国的模具机床业产业仍“大而不强”。虽然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以每年巨大的进出口总额被誉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都相对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因而高端市场对国内模具企业而言,经济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美称,目前我国模具企业达3万家,年产值达220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接近50亿美元,已成为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

翻边模(flange die),是指使毛坯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的边缘沿一定曲线翻起竖立直边的成形模。

冲孔是指在钢板、革、布、木板等材料上打出各种图形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冲孔模是在毛坯或板材上,沿封闭的轮廓分离出废料得到带孔件的冲模。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后门外板加强板翻边冲孔模往往结构复杂,使用价值不高,工艺难度大,模具操作繁琐,不能起到良好的定位导向作用,不能起到良好的限位格挡作用,不能实现模具的调节,不能翻边与冲孔同时动作,生产产品质量效率低下,加工精度过低,稳定性差,缓冲效果差,容易造成模具损坏,模具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后门外板加强板翻边冲孔模,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工艺难度小,模具操作便捷,能起到良好的定位导向作用,能起到良好的限位格挡作用,能实现模具调节的作用,能翻边与冲孔同时动作,大大提高生产产品质量效率,加工精度高,稳定性强,缓冲效果好,不易造成模具损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下模1、凹模2、浮料块3、第一材料定位架4、第二材料定位架5、第三材料定位架6、上模7、凸模8、定位杆9、第一调节组件10、第二调节组件11,所述下模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凹模2,凹模2上表面前方设置有浮料块3,凹模2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材料定位架4,凹模2后方设置有第二材料定位架5,下模1上表面中右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材料定位架6,下模1上方设置有上模7,上模7下表面中间位置左侧设置有凸模8,凸模8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杆9,凸模8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10,第一调节组件10后方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11。

所述下模1上表面四角位置各设置有支撑架101,下模1左右侧表面前后位置各设置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里侧设置有挡块103,且挡块103设置在下模1上表面四角位置,挡块103里侧设置有导柱104,导柱104里侧设置有缓冲套105,缓冲套105内部设置有缓冲柱106,下模1上表面中前方设置有第一调节孔107,下模1上表面中后方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08、第二调节孔108后方设置有第三调节孔109,下模1左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安装导向板110,下模1前后表面右侧各设置有侧连接柱111,下模1前后表面上方位置均匀设置有两个吊钩112,上模7前后表面下方位置均匀设置有两个吊钩112。

所述上模7下表面左四角位置各设置有导套71。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包含第一调节柱010、第一调节座011、第一固定块012,第一固定块012设置在凸模8前端右侧,第一固定块012通过第一调节座011与第一调节柱010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1包含第二固定块211、第三调节座212、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柱214、第二调节柱215,第二固定块211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11后方,第二固定块211上方前后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座212,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座212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二调节柱215、第三调节柱214。

所述下模1与上模7通过导套71、导柱104连接。

所述凸模8与凹模2相对应。

所述第一调节孔107、第二调节孔108、第三调节孔109依次与第一调节柱010、第二调节柱215、第三调节柱214相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工艺难度小,模具操作便捷,能起到良好的定位导向作用,能起到良好的限位格挡作用,能实现模具调节的作用,能翻边与冲孔同时动作,大大提高生产产品质量效率,加工精度高,稳定性强,缓冲效果好,不易造成模具损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配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下模1、凹模2、浮料块3、第一材料定位架4、第二材料定位架5、第三材料定位架6、上模7、凸模8、定位杆9、第一调节组件10、第二调节组件11、支撑架101、连接板102、挡块103、导柱104、缓冲套105、缓冲柱106、第一调节孔107、第二调节孔108、第三调节孔109、安装导向板110、侧连接柱111、吊钩112、导套71、第一调节柱010、第一调节座011、第一固定块012、第二固定块211、第三调节座212、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柱214、第二调节柱2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下模1、凹模2、浮料块3、第一材料定位架4、第二材料定位架5、第三材料定位架6、上模7、凸模8、定位杆9、第一调节组件10、第二调节组件11,所述下模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凹模2,凹模2上表面前方设置有浮料块3,凹模2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材料定位架4,凹模2后方设置有第二材料定位架5,下模1上表面中右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材料定位架6,下模1上方设置有上模7,上模7下表面中间位置左侧设置有凸模8,凸模8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杆9,凸模8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10,第一调节组件10后方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11。

所述下模1上表面四角位置各设置有支撑架101,下模1左右侧表面前后位置各设置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里侧设置有挡块103,且挡块103设置在下模1上表面四角位置,挡块103里侧设置有导柱104,导柱104里侧设置有缓冲套105,缓冲套105内部设置有缓冲柱106,下模1上表面中前方设置有第一调节孔107,下模1上表面中后方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08、第二调节孔108后方设置有第三调节孔109,下模1左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各设置有安装导向板110,下模1前后表面右侧各设置有侧连接柱111,下模1前后表面上方位置均匀设置有两个吊钩112,上模7前后表面下方位置均匀设置有两个吊钩112。

所述上模7下表面左四角位置各设置有导套71。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包含第一调节柱010、第一调节座011、第一固定块012,第一固定块012设置在凸模8前端右侧,第一固定块012通过第一调节座011与第一调节柱010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1包含第二固定块211、第三调节座212、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柱214、第二调节柱215,第二固定块211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11后方,第二固定块211上方前后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座212,第二调节座213、第三调节座212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二调节柱215、第三调节柱214。

所述下模1与上模7通过导套71、导柱104连接。

所述凸模8与凹模2相对应。

所述第一调节孔107、第二调节孔108、第三调节孔109依次与第一调节柱010、第二调节柱215、第三调节柱214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下模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凹模2,凹模2放置毛坯,凹模2上表面前方设置有浮料块3,凹模2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材料定位架4,凹模2后方设置有第二材料定位架5,下模1上表面中右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材料定位架6,第一材料定位架4、第二材料定位架5、第三材料定位架6起到对毛胚翻边进行定位,下模1上方设置有上模7,上模7下表面中间位置左侧设置有凸模8,凸模8实现对毛胚进行翻边处理,凸模8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杆9,能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凸模8前端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10,第一调节组件10后方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11,能实现模具调节的作用,上模7下表面中右侧与下模1上表面中右侧实现冲孔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价值高,工艺难度小,模具操作便捷,能起到良好的定位导向作用,能起到良好的限位格挡作用,能实现模具调节的作用,能翻边与冲孔同时动作,大大提高生产产品质量效率,加工精度高,稳定性强,缓冲效果好,不易造成模具损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