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0940发布日期:2019-01-22 21:3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龙门铣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



背景技术:

在超导低温传输线中,需要真空外筒来维持真空环境,减少对超导导体的对流换热;为维持超导,通入液氦后,导体本身会存在冷收缩,由于超导导体内通入大电流,因此超导导体及其支撑需要承受巨大的电磁力,因此,需要用真空筒内导轨滑台机构来承受冷收缩和电磁力。

综合以上因素,设计了导轨与外真空筒焊接成整体的结构,由于焊接无法满足导轨需要的高精度要求,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机床上无法加工圆筒内导轨,因此需要一台专用铣床用于焊后加工,本申请中的需要加工的圆筒结构如图4所示,由圆筒101、导轨102焊接而成,具有如下特点:

圆筒101直径大

圆筒101长度长(4000mmm~8000mm);

有4段导轨102,且形状复杂,截面如图5所示;

导轨102长度长(1000mm~17000mm);

导轨102精度高(四个安装面共面,平面度小于0.8)。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包括平台和横梁,所述横梁两端经由支撑固定在平台上,横梁下端设有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的导轨板,所述导轨板上滑动布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驱动布置有动力头。

优选的,所述平台为一级铸铁基础平台,所述支撑下端固联在平台上,所述支撑为两个且支撑整体呈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固联在支撑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横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端沿底板长度方向布置有导轨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布置有折弯侧板,所述折弯侧板沿彼此靠近的一侧弯曲折弯。

优选的,各所述折弯侧板和底板围合形成的凹槽内布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沿底板宽的中心线布置,中间隔板将凹槽分隔成两个腔室,各所述腔室内还间隔布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下端和底板固联,横向加强筋一侧和中间隔板的侧壁固联,横向加强筋另一端和腔室内壁固联;各所述横向加强筋和中间隔板之间还设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一端和横向加强筋的侧壁固联,纵向加强筋另一端和中间隔板侧壁固联。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Ω型薄板。

优选的,所述动力头包括机架,转动布置在机架上的中空主轴,所述中空主轴垂直布置且中空主轴外侧设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机架一侧还固联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第二圆锥齿轮啮合传动。

本申请中,还公开了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平台上装配圆筒及双头龙门铣床,调整圆筒轴线与铣床X向导轨平行;

(2)将动力头移至圆筒端部,手动调节Y向、Z向位置,多次进给加工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能实现X轴向自动进给加工和Y轴向、Z轴向的手工进给加工;在动力头上分别安装不同刀具,通过不同刀具的配合完成圆筒内导轨的精加工,解决了在圆筒内导轨在常规的机床上无法加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头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筒机构示意图;

图中:101~圆筒;102~导轨;301~平台;302~支撑;303~横梁;304~动力头;305~滑台;401~导轨板;402~折弯侧板;403~横向加强筋;404~中间隔板;405~纵向加强筋;406~底板;501~机架;502~中空主轴;503~第一圆锥齿轮;504~伺服电机;505~第二圆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包括平台301和横梁303,横梁303两端经由支撑302固定在平台301上,横梁303下端设有沿横梁303长度方向布置的导轨板401,导轨板401上滑动布置有滑台305,滑台305上驱动布置有动力头304。

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机床上无法加工圆筒内导轨,因此需要一台专用铣床用于焊后加工,本申请提供的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能实现X轴向自动进给加工和Y轴向、Z轴向的手工进给加工;在动力头304上分别安装不同刀具,通过不同刀具的配合完成圆筒内导轨的精加工,解决了在圆筒内导轨在常规的机床上无法加工的问题。

如图1所示,平台301为一级铸铁基础平台,支撑302下端固联在平台301上,支撑302为两个且支撑整体呈矩形框状结构,横梁303两端分别固联在支撑302上端面,如此,设有的平台301能够便于双龙门铣床的装配。

如图2所示,横梁303包括底板406,底板406下端沿底板406长度方向布置有导轨板401,底板406上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布置有折弯侧板402,折弯侧板402沿彼此靠近的一侧弯曲折弯,如此,折弯侧板向内弯曲,以减小梁的截面积。

各折弯侧板402和底板406围合形成的凹槽内布置有中间隔板404,中间隔板404沿底板406宽的中心线布置,中间隔板404将凹槽分隔成两个腔室,各腔室内还间隔布置有横向加强筋403,横向加强筋403下端和底板406固联,横向加强筋403一侧和中间隔板404的侧壁固联,横向加强筋403另一端和腔室内壁固联;各横向加强筋403和中间隔板404之间还设有纵向加强筋405,纵向加强筋405一端和横向加强筋403的侧壁固联,纵向加强筋405另一端和中间隔板404侧壁固联,如此,既增加刚度又能防扭,提高本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底板406为Ω型薄板,能够增强纵向刚度。

如图3所示,动力头304包括包括机架501,转动布置在机架501上的中空主轴502,中空主轴502垂直布置且中空主轴502外侧设有第一圆锥齿轮503,机架501一侧还固联有伺服电机504,伺服电机504输出端设有第二圆锥齿轮505,第一圆锥齿轮503和第二圆锥齿轮505啮合传动,X向传动为双矩形导轨+丝杠螺母传动,由伺服电机驱动,Y向传动为双矩形导轨+丝杠螺母传动,由手轮驱动,Z向传动为双矩形导轨+涡轮蜗杆传动,由手轮驱动,为减小传动摩擦,在矩形导轨滑块上覆高性能超细减摩陶瓷涂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平台上装配圆筒及双头龙门铣床,调整圆筒轴线与铣床X向导轨平行;

(2)将动力头移至圆筒端部,手动调节Y向、Z向位置,多次进给加工导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工圆筒内导轨的双头龙门铣床能实现X轴向自动进给加工和Y轴向、Z轴向的手工进给加工;在动力头上分别安装不同刀具,通过不同刀具的配合完成圆筒内导轨的精加工,解决了在圆筒内导轨在常规的机床上无法加工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