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1164发布日期:2019-03-27 11: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平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



背景技术:

平整机用于将钢卷进行平整、分卷及重卷,通过机组处理后提高带钢的机械性能、改善带钢板形、改善带钢表面质量,获得符合要求的钢卷。平整分卷机组按生产工艺由入口段、平整分卷段、出口段组成。在入口段一般设有步进梁、钢卷准备站以及上卷小车,行车将钢卷吊至步进梁上,由鞍座固定,然后通过步进梁的步进运动将钢卷送至钢卷准备站。行车吊装钢卷时,由于钢卷质量较重,放置钢卷时会出现冲击,并且钢卷在步进梁上进行步进运动,也会出现冲击,冲击太大会影响钢卷的外形质量,此外还会出现松卷现象,钢卷外径变大,会将打捆带挣断,不能进行后续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以解决现有钢卷在吊装至步进梁时,产生的冲击太大会影响钢卷的质量以及影响后续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包括:机座、通过支撑柱与机座连接的静梁以及均通过杠杆机构与机座连接的2根动梁,2根动梁设于静梁的两侧;

静梁的顶部和2根动梁的顶部均设有多个均匀隔开的鞍座,静梁上的鞍座和2根动梁上的鞍座相互对应;

鞍座包括与静梁或动梁连接的底座以及支撑座;底座的顶部设有滑槽,滑槽的底部设有蝶形弹簧;支撑座与滑槽滑动配合并且支撑座与蝶形弹簧接触,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静梁的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静梁和动梁上均匀设置的鞍座,在动梁的步进运动下,将钢卷依次向下一个鞍座移动,直到移出步进梁。行车将钢卷放置到鞍座上时,钢卷放置在弧形凹槽内,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挤压支撑座,支撑座在滑槽内滑动并压动蝶形弹簧,使钢卷在放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减小放置时受到的冲击力,避免钢卷出现损坏,或者钢卷松弛而导致的松卷、打捆带断裂等。动梁在杠杆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做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通过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可以实现步进运动。动梁在上升过程中,动梁上的鞍座将钢卷托起,然后再进行平移,最后下降后将钢卷放置到静梁上的鞍座上,实现钢卷在静梁上的平移操作。钢卷在起、落时,也会产生冲击,通过鞍座的缓冲作用,钢卷在步进运动中受到的冲击力也会相应减小,避免了钢卷出现损坏,或者钢卷松弛而导致的松卷、打捆带断裂等。

进一步地,上述静梁和2根动梁相对应的鞍座呈直线排列,并且排列的方向垂直于静梁的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静梁和2根动梁上相对应的鞍座按直线方式排列后,能够防止钢卷从静梁上的鞍座滚到动梁上的鞍座上或从动梁上的鞍座上滚到静梁上的鞍座上,避免因滚动而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柱的数量和位置与静梁上的鞍座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静梁,支撑柱的数量和位置与静梁上的鞍座对应设置后,每一个支撑柱支撑一个鞍座,改善静梁的受力,提高静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凹槽中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橡胶材质的弹性件可以保护钢卷表面不被损坏,也能减少钢卷收到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上述杠杆机构包括至少2根支撑杆,相邻2根支撑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杆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动梁旋转连接,自由端设有滚轮并且自由端与升降液压缸连接,滚轮与横移液压缸连接;机座设有与滚轮匹配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杠杆机构用于实现动梁的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动梁由支撑杆进行支撑,升降液压缸工作时,驱动连接杆横移,支撑杆在连接杆的带动下改变倾斜角度,从而实现动梁的上升和下降。横移液压缸工作时,可以驱动滚轮旋转,带动杠杆机构以及动梁进行平移。动梁的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通过液压缸工作而实现,液压缸工作平稳,动梁对钢卷的冲击力较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鞍座具有缓冲作用,钢卷在放置以及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也会相应减小,避免了钢卷出现损坏,或者钢卷松弛而导致的松卷、打捆带断裂等。

(2)钢卷步进运动时,液压缸实现动梁的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液压缸工作平稳,能够降低钢卷在步进运动中受到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整机入口步进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杠杆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平整机入口步进梁;110-机座;111-支撑柱;112-轨道;120-静梁;130-动梁;140-鞍座;141-底座;142-支撑座;143-滑槽;144-蝶形弹簧;145-弹性件;150-杠杆机构;151-支撑杆;152-连接杆;153-滚轮;160-升降液压缸;170-钢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一种平整机入口步进梁100,包括机座110、静梁120和2根动梁130,静梁120和动梁130并排设置,静梁120和动梁130并且均位于机座110的上方。

静梁120通过支撑柱111与机座110连接,静梁120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钢卷170的鞍座140,鞍座140的数量为5,5个鞍座140沿静梁120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每一个鞍座140与一个支撑柱111对应,即钢卷170放置到鞍座140上后,钢卷170由支撑柱111受力,静梁120不会在钢卷170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2根动梁130均通过杠杆机构150与机座1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杠杆机构150共同作用,两组杠杆机构150通过杆件连接在一起,实现两组杠杆机构150之间的同步运动。杠杆机构150由升降液压缸160和平移液压缸(未示出)分别驱动,杠杆机构150在升降液压缸160和平移液压缸的作用下可以做上升、下降、平移等运动,2根动梁130在杠杆机构150的带动下同步运动。2根动梁130的顶部均设有鞍座140,其数量与分布均与静梁120上的鞍座140的分布一致。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静梁120上的鞍座140的数量还可以是2、3、4等;还可以采用一组或三组杠杆机构150对动梁130进行驱动。

请参照图2,杠杆机构150包括2根支撑杆151,相邻支撑杆151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52连接。支撑杆151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动梁130旋转连接,自由端设有滚轮153并且滚轮153与机座110接触,自由端还与升降液压缸160连接,升降液压缸160的工作方向与连接杆152的延伸方向同向。滚轮153与横移液压缸连接,横移液压缸的方向与滚轮153的滚动方向一致。机座110的顶部沿静梁120的延伸方向设有与滚轮153匹配的轨道112。

请参照图3,静梁120与2根动梁130平行设置,2根动梁130位于静梁120的两侧,并且静梁120与2根动梁130之间均有间隙。静梁120上的鞍座140和2根动梁130上的鞍座140呈直线排列,排列的方向与静梁120的延伸方向垂直。

请参照图4,鞍座140包括底座141和支撑座142。底座141固定安装在静梁120的顶部或动梁130的顶部,底座141的顶部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143,滑槽143的底部设有蝶形弹簧144。支撑座142置于蝶形弹簧144上并且可以在滑槽143内滑动,支撑座142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钢卷170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静梁120的延伸方向,使钢卷170可以横向放置在静梁120上。弧形凹槽的内还设有橡胶材质的弹性件145,弹性件145的形状与弧形凹槽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请参照图1:(1)在开车前,动梁130的高度低于静梁120的高度,行车将钢卷170横向放置到静梁120最右侧的鞍座140上;(2)启动升降液压缸160,动梁130在杠杆机构150的作用下上升,2根动梁130上的鞍座140托起钢卷170,使钢卷170脱离静梁120,并停止升降液压缸160;(3)启动横移液压缸,动梁130在杠杆机构150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个节距,并停止横移液压缸;(4)启动升降液压缸160,动梁130在杠杆机构150的作用下下降,将钢卷170放置到静梁120从右往左第二个鞍座140上并停止升降液压缸160;(5)启动横移液压缸,动梁130在杠杆机构15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6)通过上述步骤并且通过继续放置钢卷170,可以将多个钢卷170依次放置到静梁120上并由杠杆机构150对外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