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8926发布日期:2019-08-07 02:3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棒材生产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都是以大盘管状态存在的,但是交货时需要是直条状态。因此需要把盘管状态的加工成直条状态的设备。

但是现有的金属管拉伸设备还存在着拉拔设备运行不平稳,夹持效果差和拉拔后的金属管不易存放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金属管拉伸设备存在着拉拔设备运行不平稳,每一次拉拔前都要进行打磨金属管头部再契合夹紧装置和拉拔后的金属管不易存放的问题。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包括横向杆,撑板,垫块,齿条,疏导夹紧架结构,拉伸车结构,横向底板,放置箱,防震垫,限位杆,连接限位架,滑轮,接线杆,导线,辅助拉回绳结构,拉伸开关和拉回开关,所述的横向杆安装在撑板的上部两侧;所述的垫块套接在撑板的下部外侧;所述的齿条螺栓安装在横向杆的上部;所述的疏导夹紧架结构安装在横向杆上部中间位置的右侧;所述的拉伸车结构安装在齿条的上部;所述的横向底板螺栓连接在撑板的下部内侧;所述的放置箱螺栓连接在横向底板的下部;所述的防震垫胶接在放置箱内部下侧;所述的限位杆分别安装在拉伸车结构左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连接限位架焊接在限位杆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滑轮轴接在连接限位架的右侧;所述的接线杆螺栓连接在横向杆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导线的左部与接线杆的上部胶接;所述的辅助拉回绳结构安装在设置在横向杆右侧的撑板左侧中间位置的上部;所述的拉伸开关和拉回开关分别镶嵌在横向杆的前部右侧;所述的拉伸开关设置在拉回开关的左侧;所述的拉伸车结构包括外体箱,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防滑齿轮,链条,抱夹和铁箍,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连接在外体箱内部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前部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分别轴接在外体箱内侧下部的四角处;所述的防滑齿轮分别设置在外体箱外侧的下部四角处,并与从动齿轮的中心轴键连接;所述的链条套接在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外侧;所述的抱夹分别轴接在外体箱右部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铁箍套接在抱夹的外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拉回绳结构包括安装板,通孔,连接螺栓,拉动电机,缠线辊,拉线和拉板,所述的通孔分别横向开设在安装板内部的四角处;所述的连接螺栓设置在通孔的内侧;所述的拉动电机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的缠线辊与拉动电机前部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拉线螺钉连接在缠线辊的外侧;所述的拉板的下部与拉线的左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疏导夹紧架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固定螺栓,凹形板,防滑凸块和金属管,所述的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板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设置在连接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凹形板焊接在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的防滑凸块从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凹形板的内侧;所述的金属管插接在凹形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齿轮的下部与齿条的上表面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拉板螺栓安装在外体箱下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连接螺栓贯穿通孔螺纹连接在设置在横向杆右部的撑板左侧中间位置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螺栓连接在横向杆上部右侧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管的左侧插接在抱夹内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导线的右端与外体箱上部中间位置的左侧胶接。

优选的,所述的防震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MBL22调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的拉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Y5624电机。

优选的,所述的拉伸开关和拉回开关分别与拉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拉拔设备运行时的平稳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齿轮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拉拔金属管是出现打滑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抱夹的设置,有利于更好的将金属管夹持住,且解决了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凹形板的设置,有利于初始固定金属管且,实现了金属管在通过凹形板具有一定的阻力作用从而使金属管易于拉直。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缠线辊的设置,有利于将拉伸车结构拉回到固定板的左侧,且便于加工下一节金属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置箱的设置,有利于储放拉拔后的金属管。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震垫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金属管卸下时掉落到放置箱内产生振动形成噪音。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接线杆的设置,有利于疏导导线,且避免了导线掉落到齿条的上部,造成导线破损造成漏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伸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拉回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疏导夹紧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横向杆;2、撑板;3、垫块;4、齿条;5、疏导夹紧架结构;51、固定板;52、连接板;53、固定螺栓;54、凹形板;55、防滑凸块;56、金属管;6、拉伸车结构;61、外体箱;62、驱动电机;63、主动齿轮;64、从动齿轮;65、防滑齿轮;66、链条;67、抱夹;68、铁箍;7、横向底板;8、放置箱;9、防震垫;10、限位杆;11、连接限位架;12、滑轮;13、接线杆;14、导线;15、辅助拉回绳结构;151、安装板;152、通孔;153、连接螺栓;154、拉动电机;155、缠线辊;156、拉线;157、拉板;16、拉伸开关;17、拉回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管拉拔设备,包括横向杆1,撑板2,垫块3,齿条4,疏导夹紧架结构5,拉伸车结构6,横向底板7,放置箱8,防震垫9,限位杆10,连接限位架11,滑轮12,接线杆13,导线14,辅助拉回绳结构15,拉伸开关16和拉回开关17,所述的横向杆1安装在撑板2的上部两侧;所述的垫块3套接在撑板2的下部外侧;所述的齿条4螺栓安装在横向杆1的上部;所述的疏导夹紧架结构5安装在横向杆1上部中间位置的右侧;所述的拉伸车结构6安装在齿条4的上部;所述的横向底板7螺栓连接在撑板2的下部内侧;所述的放置箱8螺栓连接在横向底板7的下部;所述的防震垫9胶接在放置箱8内部下侧;所述的限位杆10分别安装在拉伸车结构6左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连接限位架11焊接在限位杆10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滑轮12轴接在连接限位架11的右侧;所述的接线杆13螺栓连接在横向杆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导线14的左部与接线杆13的上部胶接;所述的辅助拉回绳结构15安装在设置在横向杆1右侧的撑板2左侧中间位置的上部;所述的拉伸开关16和拉回开关17分别镶嵌在横向杆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拉伸开关16设置在拉回开关17的左侧;所述的拉伸车结构6包括外体箱61,驱动电机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64,防滑齿轮65,链条66,抱夹67和铁箍68,所述的驱动电机62螺栓连接在外体箱61内部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齿轮63与驱动电机62前部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64分别轴接在外体箱61内侧下部的四角处;所述的防滑齿轮65分别设置在外体箱61外侧的下部四角处,并与从动齿轮64的中心轴键连接;所述的链条66套接在从动齿轮64和主动齿轮63的外侧;所述的抱夹67分别轴接在外体箱61右部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铁箍68套接在抱夹67的外部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拉回绳结构15包括安装板151,通孔152,连接螺栓153,拉动电机154,缠线辊155,拉线156和拉板157,所述的通孔152分别横向开设在安装板151内部的四角处;所述的连接螺栓153设置在通孔152的内侧;所述的拉动电机154螺栓安装在安装板151的左侧;所述的缠线辊155与拉动电机154前部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拉线156螺钉连接在缠线辊155的外侧;所述的拉板157的下部与拉线156的左部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疏导夹紧架结构5包括固定板51,连接板52,固定螺栓53,凹形板54,防滑凸块55和金属管56,所述的连接板52通过固定螺栓53螺纹连接在固定板51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53设置在连接板5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凹形板54焊接在连接板52的内侧;所述的防滑凸块55从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凹形板54的内侧;所述的金属管56插接在凹形板54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齿轮65的下部与齿条4的上表面啮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板157螺栓安装在外体箱61下部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板151通过连接螺栓153贯穿通孔152螺纹连接在设置在横向杆1右部的撑板2左侧中间位置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板51螺栓连接在横向杆1上部右侧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金属管56的左侧插接在抱夹67内部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线14的右端与外体箱61上部中间位置的左侧胶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震垫9具体采用硅胶垫。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驱动电机62具体采用型号为MBL22调速电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动电机154具体采用型号为Y5624电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伸开关16和拉回开关17分别与拉动电机154和驱动电机62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将该设备移动到工作区域,给该设备接入外部电源,将固定螺栓53拧松,把切割完成的一节金属管56的左端放入到凹形板54内把金属管56的左端露出一部分,拧紧固定螺栓53将金属管56初始固定,拧松铁箍68上的螺栓将抱夹67之间的空间放大,把金属管56露出的部分放入到抱夹67之间,再将铁箍68拧紧将金属管56固定住,打开拉伸开关16使驱动电机62转动,驱动电机62带动防滑齿轮65转动使外体箱61向左移动,金属管56受到力的作用被拉直,所露出的金属管56被拉直后金属管56经过凹形板54,金属管56被拉出凹形板54将被拉直,金属管56全部从凹形板54内拉出后将铁箍68拧松,金属管56将自动掉落到放置箱8内,关闭拉伸开关16使驱动电机62停止工作,再打开拉回开关17使拉动电机154工作,将外体箱61向左拉回,拉拔下一节金属管56时循环上述过程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