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金钢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269发布日期:2019-08-13 20:1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金钢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消音金钢石锯片。



背景技术:

锯片旋转时,每个齿尖产生单极辐射流,并周期地通过工作台的锯缝向外排出,由于气流压力发生激烈变化,随之产生排气噪声,排气噪声的升功率也随着锯片线速度增大而急剧增加,锯片高速旋转时,每当涡流分离的频率与锯片的固有频率相近时,就发生共振,便发出“尖叫声”,这种“尖叫声”噪音会对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出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消音金钢石锯片,该消音金钢石锯片能避免金钢石锯片发生共振,避免锯片发出“尖叫声”,保障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音金钢石锯片,包括圆形的基体和焊接在基体外圆上刀头,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基体外圆同心,且在盲孔中设置有圆形的组合板,所述组合板焊接在基体上,所述组合板与基体之间还卡接有橡胶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的半径是基体半径的1/2~3/4,所述盲孔的深度为基体厚度的1/2。设置盲孔,以便将组合板和橡胶环设置在盲孔中,保证组合板、橡胶环、基体的表面的平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板为黄铜材质的圆形板材,所述组合板的半径是盲孔半径的2/3~3/4,所述组合板的厚度为盲孔的深度。黄铜材质的组合板焊接在基体上,且与盲孔同心,而基体的材质为65Mn弹簧钢,锯片高速转动时,涡流分离的频率与基体的固有频率相同,基体发生共振,而当基体振动传递到组合板时,由于基体和组合板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二者的固有频率不相同,所以振动难以使基体产生共振,进而减小基体的振动,降低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环的厚度与组合板相同。在基体与组合板之间设置橡胶环,由于橡胶的阻尼系数较大,吸收基体的振动,实现减振,降低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和组合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消音孔,该消音孔环绕基体圆心等间距至少设置四个。在基体和组合板上开设消音孔,能有效阻断基体和组合板上的振动,进而实现减振,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基体,将黄铜材质的组合板焊接在65Mn弹簧钢材质的基体上,并在组合板与基体之间设置橡胶环,通过两种不同材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锯片基体,能有效避免锯片基体共振发出“尖叫声”,并利用橡胶阻尼系数大的特点,吸收基体的振动,利用消音孔阻断基体和组合板的振动,实现减振,降低噪音,保障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A-A视图;

图3是基体的剖视图;

在图中:1 基体,2 刀头,4 橡胶环,5 消音孔,6 轴孔,7 组合板,8 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了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于本实用新型。

在图1-3中:基体1,刀头2,橡胶环4,消音孔5,轴孔6,组合板7,盲孔8。

如图1-3所示,基体1的材质为65Mn弹簧钢,沿圆形的基体1外圆焊接有刀头2,在基体1上开设有盲孔8,盲孔8的半径是基体1半径的1/2~3/4,本实施例中盲孔8的半径是基体1半径的3/4。盲孔8的深度为基体1厚度的1/2,在基体1上焊接有组合板7,组合板7为黄铜材质的圆形板材,且组合板7的半径是盲孔8半径的2/3~3/4,本实施例中组合板7的半径是盲孔8半径的3/4。组合板7的厚度与盲孔8的深度相等。在基体1与组合板7之间还卡接有橡胶环4,橡胶环4的厚度与组合板7的厚度相同。在基体1和组合板7上开设有贯穿的消音孔5,该消音孔5环绕基体1圆心等间距至少设置四个,本实施例中设置六个消音孔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组合板7焊接在基体1的盲孔8中,再将橡胶环4卡接在基体1与组合板7之间。当金钢石锯片高速转动时,由于锯片基体整体是由不同材质构成的,各种材质的固有频率各不相同,涡流分离的频率难以使锯片产生共振,避免锯片发出“尖叫声”,进而实现降噪,保障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