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3722发布日期:2020-04-21 22:1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坯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向挤压装置的挤压筒供给坯料(挤出材)的坯料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使载置有坯料的坯料载置部在与挤压装置的挤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向与该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移动,并使该坯料插入该坯料收容部的坯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利用挤压装置对金属材料、例如铝或其合金材料等坯料(挤出材)进行挤出成形的情况下,首先,使新的坯料插入并保持于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镦锻(日文:アプセット))。具体而言,使经由主十字头安装的挤出杆与挤出方向相反地后退到能够在挤出方向上驱动地内置于主液压缸的主压头的前端部。该挤出杆的后退一般是通过与主十字头连结的侧缸等与主液压缸不同的液压致动器进行的结构。之后,利用具备载置有坯料的坯料载置部的坯料供给装置,使坯料载置部从挤压装置外的坯料供给位置等在与挤压装置的挤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到与挤压装置的坯料收容部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

接着,在利用挤压筒缸等将挤压筒按压于模具的状态下,使挤出杆在挤出方向上前进而使载置于坯料载置部的坯料插入并保持于该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内(镦锻)。然后,在利用坯料供给装置使该装置的坯料载置部从与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挤出中心)退避之后,使主压头进一步在挤出方向上前进,通过挤出杆强力地按压坯料收容部内的坯料,从模仿制品的截面形状的模具的出口部挤出被成形了的制品。

在这样的现有型的挤压装置中,在使坯料插入挤压筒时,不得不使挤出杆与挤压方向相反地后退该坯料或者载置有该坯料的坯料载置部的全长的量。因此,主压头的驱动行程成为,在使挤出杆插入(前进)到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内而从模具的出口部挤出该坯料收容部内的坯料所需的行程(≈挤出杆的全长)的基础上加上坯料或者坯料载置部全长而成的长度。为了确保该主压头的驱动行程,驱动主压头的主液压缸的全长变长,与此相伴,挤压装置的全长也变长,在挤压装置的长度方向上需要较多的设置空间。另外,由于主液压缸的全长变长,所以驱动主压头(使主压头前进)所需的工作油量也变多,因此导致液压泵台数、液压泵容量的增加、驱动液压泵的电动马达的驱动时间、消耗电力的增加。

近年来,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为了实现挤压装置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液压泵的驱动用消耗电力的节能化,要求抑制了主压头的驱动行程的全长短的挤压装置。以抑制该主压头的驱动行程为目的,开发了被称为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在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中,通过采用与现有的坯料供给方法不同的方法,不需要或缩短坯料供给用的空间,抑制了主压头的驱动行程。

短行程冲压方式在相对于挤压筒的坯料的供给位置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前装载型(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63-132717号公报)。在该前装载型中,在坯料供给时,利用挤压筒缸等使挤压筒向挤出杆侧移动,在移动后的挤压筒与配置于端台板(日本特开昭63-132717号公报的台板11)的挤出杆侧的模具(日本特开昭63-132717号公报的模具14)之间确保坯料供给用的空间。坯料向挤压筒收纳部的插入通过再次利用挤压筒缸等使移动到挤出杆侧的挤压筒向模具侧(端台板侧)移动来进行。

另一方面,另一种是图1和图2a~图2c所示的后装载型。在该后装载型中,在坯料供给时,使挤出杆从最初的挤出杆位置在主十字头的挤出杆安装面上移动,在最初的挤出杆位置确保坯料供给用的空间。

图1是采用了后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在该挤压装置中,端台板1与缸安装体2通过拉杆3连结并固定。在端台板1上安装有模具4,在该模具4中,具备坯料收容部c的挤压筒5被未图示的挤压筒缸等在挤压方向上按压。

而且,在缸安装体2上安装有用于使挤出杆6移动(前进/按压)的主液压缸8。在主液压缸8中内置有在挤出方向上由液压驱动的未图示的主压头,在主压头的前端安装有主十字头7。在该主十字头7上安装有挤出杆6,当使主液压缸8的主压头前进时,能够使挤出杆6沿着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即挤出中心移动,利用挤出杆强力地按压坯料收容部内的坯料。

接着,参照图2a~图2c对图1所示的后装载型的挤压装置中的坯料供给动作进行说明。图2a~图2c也是与图1同样的概略俯视图,对与图1的挤压装置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首先,如图2a所示,使挤出杆6从端台板1侧观察向左方向(在图2a中为上方)移动。并且,利用坯料供给装置,使坯料载置部bl(在图2a~图2c中为坯料装载装置)从端台板1侧观察从右方向(在图2a中为下方/坯料供给位置)移动到最初的挤出杆6所位于的位置(与挤压筒的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并且,驱动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所具备的坯料插入机构bs,如图2b所示,使载置于坯料载置部bl的坯料b插入到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内。

具备坯料插入机构bs的坯料装载装置(坯料载置部bl)是用于使移动到与挤压筒的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的坯料b插入到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内的装置。在通过挤出杆6的前进动作,使坯料b插入到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内的现有型的挤压装置、之前说明的使挤压筒自身移动而使坯料插入到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内的前装载型的挤压装置(日本特开昭63-132717号公报)中,通常仅具备坯料载置部bl,不装备坯料插入机构bs。

在坯料b向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的插入完成之后,如图2c所示,利用未图示的坯料供给装置,使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从最初的挤出杆6所位于的位置,从端台板1侧观察向右方向(在图2c中为下方/坯料供给位置)移动(退避)。之后,使从端台板1侧观察向左方向(在图2a中为上方)移动的挤出杆6移动到最初的挤出杆6所位于的位置(与挤压筒的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接着,通过使内置于主液压缸8的未图示的主压头前进,由此完成坯料b向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的镦锻(坯料向坯料收容部c的插入及保持动作)。然后,通过使未图示的主压头进一步前进,开始挤出杆6对坯料b的按压,之后,将坯料b从模具4挤出成形。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之前说明的后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需要使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在坯料供给位置以及最初挤出杆所位于的位置(与挤压筒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之间移动。图3a及图3b是图2a的a向视图,是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

图3a表示在坯料供给位置,坯料b被载置于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的状态。如之前说明的那样,挤出杆6利用未图示的驱动部件沿着挤出杆引导部件6a从端台板1侧观察向左方向移动。

参照图3a及图3b对在图1及图2a~图2c中省略了图示的坯料供给装置10概略地进行说明。坯料供给装置10的主要结构为,在图3a所示的坯料供给位置,能够将坯料b载置于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且从挤出中心离开地配置的基台11、和被基台11引导,相对于基台11向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并且在挤出中心侧端部配置有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的主框架12。

图3a所示的坯料供给位置需要是能够不与挤出动作等中的主十字头7的移动发生干涉且不会与拉杆3等挤压装置、周边装置发生干涉地、将新的坯料b例如从上方与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平行地载置于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的位置。在此,将图3a中的坯料供给位置及挤压装置的挤出杆6的挤出中心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1(以后:坯料搬送距离),将主框架12的从基台11向挤压装置外侧突出的部分的长度设为l2(以后:基台后方突出距离)。

接着,如图3b所示,使主框架12前进而使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移动到最初的挤出杆6所位于的位置(与挤压筒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在图3a及图3b中,将相对于基台11的主框架12的引导以及支承构造设为图中容易理解的上下方向的辊支承构造,但也可以采用由轨道和被该轨道引导的块体构成的公知的直动引导件的支承构造、除此以外的公知的支承构造。另外,对于用于使主框架12向挤出中心侧前进移动以及向坯料供给位置后退移动的驱动部件,为了使图简化而省略了图示,但只要适当采用利用电动马达等使支承主框架12的辊旋转驱动的构造、利用作为驱动源的致动器驱动气压、液压的方式、或者通过滚珠丝杠机构以及电动马达的组合来驱动的方式等优选的方式即可。

但是,挤压装置越大型,供给到挤压筒5的坯料b的重量越重,另外,坯料搬送距离l1不得不变长。因此,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中,为了应对要处理的坯料的重量增加以及坯料搬送距离l1的长距离化,需要提高主框架12本身的刚性,由此,主框架12的重量增加。

其结果,在坯料更换作业中,难以以所希望的速度使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在图3a所示的坯料供给位置以及图3b所示的与挤压筒的5的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有可能使挤压装置的生产率降低。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或提高挤压装置的生产率,在坯料更换作业中,为了以所希望的速度使坯料载置部bl(坯料装载装置)在坯料供给位置和与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需要与重量增加了的主框架12相对应,增加用于移动的驱动部件的输出。因此,在使主框架12往复移动的驱动部件为上述那样的致动器的情况下,需要使供给气压、供给液压增加,造成成本上升。另外,在电动马达的情况下也导致该马达的大型化,造成成本上升,特别是在为了提高坯料供给位置以及与坯料收容部c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处的停止精度、该期间的移动速度等的控制性等而采用伺服马达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导致成本上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坯料载置部在坯料供给位置及挤压装置的挤出杆的挤出中心间往复移动的坯料供给装置中,能够在抑制用于往复移动的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以所希望的速度使坯料载置部往复移动的坯料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坯料供给装置实现,该坯料供给装置具备与挤压装置的挤压筒中的坯料收纳部平行地载置坯料的坯料载置部,使该坯料载置部在该坯料的供给位置和该挤压装置的挤出杆的挤出中心之间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

该坯料供给装置具备:

基台,在所述供给位置,以能够将所述坯料载置在所述坯料载置部的方式从所述挤出中心离开地配置;

第1框架,被所述基台引导,相对于所述基台向所述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

第1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1滚珠丝杠轴及螺合于该第1滚珠丝杠轴的第1滚珠螺母,使所述第1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台进退;

第2框架,被所述第1框架引导,相对于所述第1框架向所述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并且在所述挤出中心侧端部配置有所述坯料载置部;

第2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2滚珠丝杠轴及螺合于该第2滚珠丝杠轴的第2滚珠螺母,使所述第2框架相对于所述第1框架进退;

共同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第1框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和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以及

驱动部件,经由传递构件同时驱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共同支承构件的、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和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旋转,

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另一方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基台固定,

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另一方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2框架固定,

利用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第1框架及所述第2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台向所述挤出中心侧同时进退。

此外,在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在所述第1运动转换机构及所述第2运动转换机构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共同支承构件的一侧的旋转端部,分别配置有第1旋转传递构件以及第2旋转传递构件,

所述第1旋转传递构件和所述第2旋转传递构件构成为能够将一方的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另一方。

而且,在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第1运动转换机构的所述第1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共同支承构件,

所述第2运动转换机构的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共同支承构件。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坯料载置部具备坯料插入机构,该坯料插入机构使所载置的所述坯料在所述挤出中心插入到所述挤压筒的所述坯料收纳部中。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具备与挤压装置的挤压筒中的坯料收纳部平行地载置坯料的坯料载置部,使该坯料载置部在该坯料的供给位置和该挤压装置的挤出杆的挤出中心之间往复移动,其中,

该坯料供给装置具备:

基台,在所述供给位置,以能够将所述坯料载置在所述坯料载置部的方式从所述挤出中心离开地配置;

第1框架,被所述基台引导,相对于所述基台向所述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

第1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1滚珠丝杠轴及螺合于该第1滚珠丝杠轴的第1滚珠螺母,使所述第1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台进退;

第2框架,被所述第1框架引导,相对于所述第1框架向所述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并且在所述挤出中心侧端部配置有所述坯料载置部;

第2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第2滚珠丝杠轴及螺合于该第2滚珠丝杠轴的第2滚珠螺母,使所述第2框架相对于所述第1框架进退;

共同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第1框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和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以及

驱动部件,经由传递构件同时驱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共同支承构件的、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和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方旋转,

所述第1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1滚珠螺母中的任意另一方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基台固定,

所述第2滚珠丝杠轴及所述第2滚珠螺母中的任意另一方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2框架固定,

利用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第1框架及所述第2框架相对于所述基台向所述挤出中心侧同时进退,

因此,能够在抑制用于往复移动的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以所希望的速度使坯料载置部往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后装载型挤压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a是说明图1所示的后装载型挤压装置中的坯料供给及插入的概略俯视图。

图2b是说明图1所示的后装载型挤压装置中的坯料供给及插入的概略俯视图。

图2c是说明图1所示的后装载型挤压装置中的坯料供给及插入的概略俯视图。

图3a是图2a的a向视图,是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

图3b是图2a的a向视图,是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

图4a是用于使与图3a以及图3b的对比容易的本发明申请的坯料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

图4b是用于使与图3a以及图3b的对比容易的本发明申请的坯料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

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及b-b向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5b是第1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及b-b向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5c是第1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及b-b向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8a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以及该方式下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8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以及该方式下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9a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以及该方式下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9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以及该方式下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

图10a是图5a的c向视图,是表示能够在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驱动部件以及传递构件的不同方式的后视图。

图10b是图5a的c向视图,是表示能够在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驱动部件以及传递构件的不同方式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各权利要求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特征的组合并不一定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第1实施方式]

在说明第1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参照图4a及图4b对本发明申请的坯料供给装置进行说明。图4及图4b是用于容易进行与图3的对比的本发明申请的坯料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概略侧视图)。对于与图3a及图3b相同或者在功能上不改变的结构,赋予与图3a及图3b相同的附图标记。

坯料供给装置30具备:在图4a所示的坯料供给位置,以能够将坯料b载置到坯料载置部bl上的方式从挤出中心离开地配置的基台11;被基台11引导,相对于基台11,向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的第1框架32a;以及被第1框架32a引导,相对于第1框架32a,向挤出中心侧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并且在挤出中心侧端部配置有坯料载置部bl的第2框架32b。

图4a所示的坯料供给位置及挤压装置的挤出杆6的挤出中心间的坯料搬送距离与图3a同样为l1。另一方面,基台后方突出距离为l2’,l2>l2’。

另外,坯料供给装置30在图4a及图4b中省略了图示,但具备:包含滚珠丝杠机构,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进退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同样地包含滚珠丝杠机构,使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进退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以及固定于第2框架32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及第1滚珠螺母34b中的任意一方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以及第2滚珠螺母36b中的任意一方的共同支承构件37。

并且,坯料供给装置30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经由传递构件同时驱动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及第1滚珠螺母34b中的任意一方和第2滚珠丝杠轴36a以及第2滚珠螺母36b中的任意一方旋转的驱动部件38。

本发明申请的坯料供给装置30基于上述的结构,使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及第1滚珠螺母34b中的任意另一方以相对于基台11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使第2滚珠丝杠轴36a和第2滚珠螺母36b中的任意另一方以相对于第2框架32b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32,能够通过驱动部件38,使第1框架32a和第2框架32b相对于基台11同时向挤出中心侧进退。

即,使坯料载置部bl移动的图3a及图3b的主框架12被分割成两部分,使各个框架移动的由滚珠丝杠机构构成的运动转换机构的被旋转驱动对象(滚珠丝杠轴或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该共同支承构件37固定于相对于基台11移动的第1框架32a,因此,通过利用驱动部件38使这些被旋转驱动对象同时旋转驱动,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移动,第2框架32b相对于移动着的第1框架32a移动。其结果是,坯料载置部bl的移动速度成为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速度和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速度的合计速度,因此,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的移动速度大幅地增速,容易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

图4b表示这样使坯料载置部bl相对于基台11向挤出中心侧移动到最初的挤出杆6所位于的位置的状态。上述结构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于第1框架32a的共同支承构件37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被旋转驱动对象能够采用滚珠丝杠轴或者滚珠螺母中的任意一种构成。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再稍微详细地说明这些结构。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a~图5c是第1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概略侧视图以及b-b向视图(包括局部截面)。图5a表示坯料载置部bl位于坯料供给位置的状态,图5b表示使第1框架32a和第2框架32b相对于基台11向挤出中心侧移动(前进),并使坯料载置部bl向挤出中心位置移动(前进)的状态。图5c是用于表示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引导及支承结构的一例的图5a的b-b向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a的附图标记c是表示用于后视图的向视,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没有直接关系,该后视图表示在各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驱动部件及传递构件所涉及的不同方式。

如图5a及图5c所示,第1框架32a利用由轨道33a和被轨道33a引导的块体33b构成的直动引导件33,被引导并被支承于基台11。轨道33a固定于基台11,块体33b固定于第1框架32a。另外,如图5c所示,考虑到支承载荷以及力矩,优选配置多个直动引导件33。

并且,在第1框架32a的后方以立设的方式固定有共同支承构件37。在共同支承构件37的下方,经由中空构件34c和第1旋转支承构件34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与第1滚珠螺母34b组合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的一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前方。另外,中空构件34c从共同支承构件37向后方突出,在突出侧端部固定有能够传递旋转力的第1传递构件34e。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传递构件34e为正齿轮。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向第1传递构件34e传递旋转运动,以根据第1传递构件34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与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导程(对于滚珠丝杠轴以及滚珠螺母的相对的一个旋转的、滚珠丝杠轴以及滚珠螺母的相对的轴向的移动距离)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的规格而确定的速度,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向所希望的方向移动(前进)。另外,当然第1框架32a不仅由固定直动引导件33的块体33b的实线部分构成,如双点划线所示,还由能够进行第2框架32b的引导、支承的形状构成。

接下来,如图5a及图5c所示,第2框架32b也利用由轨道39a和被轨道39a引导的块体39b构成的直动引导件39而被引导并被支承于第1框架32a。轨道39a固定于第1框架32a,块体39b固定于第2框架32b。

并且,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中空构件34c的上方,经由第2旋转支承构件36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与第2滚珠丝杠轴36a组合的第2滚珠螺母36b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32b(滚珠螺母保持部)。另外,第2滚珠丝杠轴36a从共同支承构件37向后方突出,在突出侧端部固定有能够传递旋转力的第2传递构件36e。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2传递构件36e构成为正齿轮,第2传递构件36e和固定于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中空构件34c的从共同支承构件37向后方的突出侧端部的第1传递构件34e构成为能够将一方的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另一方。

另外,与第1框架32a同样地,当然第2框架32b不仅构成为固定坯料载置部bl且使第2滚珠螺母36b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滚珠螺母保持部的实线部分,如双点划线所示,还构成为与第1框架32a的引导、支承形状对应。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向第2传递构件36e传递旋转运动,以根据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与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的规格而确定的速度,使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移动(前进)。

并且,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突出端部的第1传递构件34e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突出端部的第2传递构件36e构成为能够将一方的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另一方,因此,如图5a所示,若利用配置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上方,在输出轴上安装有第3传递构件38e(在该情况下为正齿轮)的电动马达等驱动部件38,使旋转运动传递到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突出端部的第2传递构件36e,则该旋转运动也同时传递到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突出端部的第1传递构件34e,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同时被旋转驱动,如图5b所示,能够使第1框架32a和第2框架32b相对于基台11同时向挤出中心侧移动(前进)。

其结果是,坯料载置部bl的移动速度成为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速度与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速度的合计速度,因此,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的移动速度大幅地增速,容易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另外,如图5b所示,坯料搬送距离l1是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与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2的合计值、即l1=fl1+fl2的关系成立。fl1和fl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长容易得到引导和支承的精度、刚性。

因此,考虑到相对于所需的坯料搬送距离l1,坯料供给装置3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其它的关联装置、该装置的可动部、地上配管、配线等),只要确定fl1及fl2即可,另外,为了使坯料载置部bl以所希望的速度向所希望的方向移动,只要适当选择第1传递构件34e以及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即可。另外,包括在本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照的图5a~图5c在内,在以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照的图6至图9a以及图9b中,对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描绘了斜线。这些斜线表示本结构是滚珠丝杠轴,这些斜线的倾斜方向并不表示各自的滚珠丝杠轴的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5a~图5c所示,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传递构件34e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传递构件36e构成为能够将一方的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另一方,另外,利用驱动部件38使旋转运动向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传递构件36e传递。可是,本发明申请能够通过利用驱动部件38同时旋转驱动第1运动转换机构34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被旋转驱动对象来实现。因此,也能够采用作为图5a的c向视的图10a以及图10b所示那样的驱动部件38的旋转运动传递方式。

图10a以及图10b是图5a的c向视图,是表示也包括第1实施方式在内的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驱动部件以及传递构件的不同方式的后视图。在图10a中,传递构件采用的不是直齿轮,而是带轮以及传动带的组合。代替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传递构件34e、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传递构件36e以及驱动部件38的第3传递构件38e,分别采用带轮34e’、36e’以及38e’,并利用带轮带38f将它们连结。

在图10b中,传递构件为正齿轮,但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传递构件34e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传递构件36e未构成为能够将一方的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另一方。但是,如图10b所示,驱动部件38的第3传递构件38e构成为能够同时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传递构件34e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传递构件36e传递旋转运动。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图10a以及图10b所示那样的驱动部件38的旋转运动传递方式的第1传递构件34e和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设定、驱动部件38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第1传递构件34e以及第2传递构件36e不一定必须是正齿轮,能够适当地使用合适的齿轮。而且,无需一定相对于这些传递构件的旋转轴方向而平行地配置驱动部件38的输出轴,也可以以驱动部件38的输出轴相对于这些传递构件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式选择驱动部件38的配置及传递部件。另外,虽然将共同支承构件37固定于第1框架32a,但共同支承构件37以及第1框架32a既可以由一体构造构成,也可以构成为第1框架32a的一部分具有共同支承构件37的功能。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1个驱动部件38,使第1运动转换机构34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被旋转驱动对象同时旋转驱动,但虽未图示,只要能够同时旋转驱动该被旋转驱动对象,也可以使用2个以上的驱动部件38。

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也发挥以下的效果,即,与图3a以及图3b所示那样的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采用未分割框架的一体物的主框架12的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小坯料供给位置处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从基台11向挤压装置外侧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即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在使坯料载置部bl从坯料供给位置向挤出中心移动(前进)时,滚珠丝杠机构的滚珠丝杠轴也不会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进行动作。这样的第1实施方式适合于相对于坯料搬送距离l1在坯料供给装置的配置空间(特别是基台后方的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作为不同方式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在使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的一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后方而不是基台11的前方这一点是主要的不同点。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另外,伴随该不同点,在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中不采用中空构件34c,第1滚珠螺母34b直接经由第1旋转支承构件34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而且,为了抑制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的螺纹部长度,共同支承构件37以立设于第1框架32a的前方而是第1框架32a的后方的方式被固定,并且使第1传递构件34e、第2传递构件36e以及第3传递构件38e配置于共同支承部件37的前方而不是共同支承部件37的后方。在图6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或者在功能上不改变的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表示第1框架32a以及第2框架32b的双点划线的图示。

如图6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的对比,也将坯料搬送距离l1设为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长度。可是,由于之前说明的差异,通过使l1=fl1+fl2的关系成立,并且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变长,使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2相应地变短。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考虑到相对于所需的坯料搬送距离l1,坯料供给装置3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其它的关联装置、该装置的可动部、地上配管、配线等),只要确定fl1以及fl2即可,另外,通过适当选择第1传递构件34e以及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

另外,如图6所示,也能够发挥与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小坯料供给位置处的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的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第2实施方式也适合于相对于坯料搬送距离l1在坯料供给装置的基台后方的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在不是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而是第1滚珠丝杠轴34a经由第1旋转支承构件34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这一点是主要的不同点。另外,由于该不同点,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前方。另一方面,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经由第2旋转支承构件36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以及第2实施方式(图6)相同,另外,共同支承构件37以立设于第1框架32a的前方而不是第1框架32a的后方的方式被固定,并且使第1传递构件34e、第2传递构件36e以及第3传递构件38e配置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前方而不是共同支承构件37的后方这一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图7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或者在功能上不改变的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表示第1框架32a以及第2框架32b的双点划线的图示。

如图7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对比,也将坯料搬送距离l1设为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长度。可是,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使l1=fl1+fl2的关系成立,并且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比第1实施方式长,使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2相应地变短。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考虑到相对于所需的坯料搬送距离l1,坯料供给装置3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其它的关联装置、该装置的可动部、地上配管、配线等),只要确定fl1以及fl2即可,另外,通过适当选择第1传递构件34e以及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

另外,如图7所示,也能够发挥与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小坯料供给位置处的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这样的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以及第2实施方式(图6)同样地,第3实施方式也适合于相对于坯料搬送距离l1在坯料供给装置的配置空间(特别是基台后方的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使坯料载置部bl从坯料供给位置向挤出中心移动(前进)时,如图7所示,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向前方(挤出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进行动作。由于该第1滚珠丝杠轴34a向前方的突出量不会超过第2框架32b的前端位置,因此在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只要考虑与包括坯料载置部bl在内的第2框架32b的其它的可动部匹配地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的前方(挤出中心侧)突出动作即可。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a以及图8b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a是第4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图8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以及第2实施方式(图6),第4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共同支承构件37的被旋转驱动对象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那样完全相反。即,在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中,不是第1滚珠螺母34b而是第1滚珠丝杠轴34a经由第1旋转支承构件34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在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中,不是第2滚珠丝杠轴36a而是第2滚珠螺母36b经由第2旋转支承构件36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因此,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与第3实施方式(图7)相同,但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任意一方式不同,因此仅对第2运动转换机构36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a以及图8b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或者在功能上不改变的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表示第1框架32a以及第2框架32b的双点划线的图示。

如图8a所示,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的上方,经由第2旋转支承构件36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螺母36b,与第2滚珠螺母36b组合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32b(滚珠丝杠轴固定部)。

在第4实施方式(图8a)中,为了容易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对比,也将坯料搬送距离l1设为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长度。第4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接近,使l1=fl1+fl2的关系成立,并且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与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2大致相同。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考虑到相对于所需的坯料搬送距离l1,坯料供给装置3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其它的关联装置、该装置的可动部、地上配管、配线等),只要确定fl1以及fl2即可,另外,通过适当选择第1传递构件34e以及第2传递构件36e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以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能够使坯料装载装置bl(坯料载置部)的移动速度大幅地增速,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8a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结构,在坯料供给位置,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向基台11的后方突出(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与第1滚珠丝杠轴34a组合的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与第3实施方式(图7)同样地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前方。与此相对,如第4实施方式那样,在与第1滚珠丝杠轴34a组合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螺母34b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后方而不是基台11的前方的不同方式(图8b)的情况下,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在坯料供给位置与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相比,向基台11的后方突出得较多(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与第3实施方式(图7)同样地,在使坯料载置部bl从坯料供给位置向挤出中心移动(前进)时,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向前方(挤出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进行动作。该第1滚珠丝杠轴34a向前方的突出量不会超过第2框架32b的前端位置。

鉴于上述情况,在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只要考虑坯料供给装置的基台后方的空间的制约、和与包含坯料载置部bl在内的第2框架32b的其它的可动部匹配地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的前方(挤出中心侧)突出动作即可。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a和图9b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a是第5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图9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坯料供给装置30的局部不同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包括局部截面)。第5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图7)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1运动转换机构34和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共同支承构件37的被旋转驱动对象(均为滚珠丝杠轴)如图9a所示完全相反(均为滚珠螺母)。即,在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中,不是第1滚珠丝杠轴34a而是第1滚珠螺母34b经由第1旋转支承构件34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在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中,不是第2滚珠丝杠轴36a而是第2滚珠螺母36b经由第2旋转支承构件36d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共同支承构件37。这些第1运动转换机构34以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结构在至此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9a以及图9b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或者在功能上不改变的结构,也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易于观察附图,表示第1框架32a以及第2框架32b的双点划线省略了图示。

在第5实施方式(图9a)中,为了容易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其它的各实施方式进行对比,也将坯料搬送距离l1设为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相同的长度。第5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接近,使l1=fl1+fl2的关系成立,并且使第1框架32a相对于基台11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1比第2框架32b相对于第1框架32a的移动(前进)距离即fl2稍长。

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考虑到相对于所需的坯料搬送距离l1,坯料供给装置30的设置位置的状况(其它的关联装置、该装置的可动部、地上配管、配线等),只要确定fl1及fl2即可,另外,通过适当选择第1传递构件34e及第2传递构件36e及螺纹加工(右旋螺纹/左旋螺纹)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第1运动转换机构34及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导程,能够使坯料载置部bl的移动速度大幅地增速,能够在抑制驱动部件的输出增加的同时,使坯料载置部bl以所希望的速度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9a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与第4实施方式(图8a以及图8b)同样地,由于上方的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结构,在坯料供给位置,第2运动转换机构36的第2滚珠丝杠轴36a向基台11的后方突出(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但是,该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能够相对于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10的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图3a)充分地缩短。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及第2实施方式(图6)同样地,第5实施方式也适合于相对于坯料搬送距离l1在坯料供给装置的配置空间(特别是基台后方的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与第1滚珠螺母34b组合的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与第1实施方式(图5a~图5c)同样地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前方。与此相对,即使在下方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后方的不同方式(图9b)的情况下,第1滚珠丝杠轴34a也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因此,如第4实施方式的不同方式(图8b)那样,在坯料供给位置处,第1运动转换机构34的第1滚珠丝杠轴34a不会向基台11的后方突出。因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即使是第1滚珠丝杠轴34a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基台11的前方以及后方的任意一方的方式,也适合于相对于坯料搬送距离l1在坯料供给装置的配置空间(特别是基台后方的空间)存在制约的情况。

以上,关于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对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以及关联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容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来实施。

例如,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的方式,在对现有的坯料供给装置进行说明时,以后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坯料供给装置作为将坯料从挤压装置的外部即坯料供给位置搬送至挤压装置的挤出杆的挤出中心位置的坯料供给装置,不仅被用于后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而且被用于最初说明的现有的挤压装置、前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中也没有任何问题。

具体而言,在后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在使载置了坯料的坯料载置部从坯料供给位置移动至挤出中心位置后,用于使坯料在挤出中心线上移动并使其插入挤压筒的坯料收纳部的部件(机构),因此,需要具备坯料插入机构的坯料载置部、即坯料装载装置。

但是,在具备在使载置了坯料的坯料载置部从坯料供给位置移动至挤出中心位置后,使坯料在挤出中心线上移动并使其插入到挤压筒的坯料收纳部的部件(机构)的现有的挤压装置、前装载型短行程冲压方式的挤压装置中,由于不需要坯料插入机构,因此也不需要坯料装载装置。即,配置于第2框架的挤出中心侧端部的结构无论是不具备坯料插入机构的坯料载置部,还是具备坯料插入机构的坯料装载装置,在发挥本申请的效果方面均没有任何问题。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端台板、2缸安装体、3拉杆、4模具、5挤压筒,6挤出杆、6a挤出杆引导部件、7主十字头、8主液压缸、10坯料供给装置、11基台、12主框架、b坯料、c坯料收纳部、30坯料供给装置、32a第1框架、32b第2框架、33直动引导件、33a轨道、33b块体、34第1运动转换机构、34a第1滚珠丝杠轴、34b第1滚珠螺母、34c中空构件、34d第1旋转支承构件、34e第1传递构件(正齿轮)、34e’第1传递构件(带轮)、36第2运动转换机构、36a第2滚珠丝杠轴、36b第2滚珠螺母、36d第2旋转支承构件、36e第2传递构件(正齿轮)、36e’第2传递构件(带轮)、37共同支承构件、38驱动部件、38e第3传递构件(正齿轮)、38e’第3传递构件(带轮)、38f带轮带、bl坯料载置部(坯料装载装置)、bs坯料插入机构、l1坯料搬送距离、l2基台后方突出距离、l2’基台后方突出距离、fl1第1框架相对于基台的移动距离、fl2第2框架相对于第1框架的移动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