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1671发布日期:2019-04-29 14:4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的无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材的缩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杆3’为直径为14mm钢管,按技术要求需要在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端口处加工出横截面半径为6mm的端口弧面31’,且最小缩口直径为9mm。现有技术的缩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缩口模1’、定位块2’,定位块2’夹紧待加工的汽车座椅头枕杆3’后,以液压装置驱动缩口模1’对汽车座椅头枕杆3’进行轴向挤压,加工出横截面半径为6mm的端口弧面31’,但该装置在对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缩口模1’对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轴向挤压使汽车座椅头枕杆3’端口处出现如图2的b处所示的胀形缺陷(虚线为正常状态的边线);另外,缩口模1’对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轴向挤压使汽车座椅头枕杆3’受到较大的轴向压力,导致了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直线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汽车座椅头枕杆在缩口加工过中的胀形和直线度下降问题。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包括旋缩盘、定位块,旋缩盘包括卡盘、旋缩轮支架、旋缩轮,所述卡盘为回转体,并以电机驱动其绕自身中心线旋转,所述卡盘朝向定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导向槽,所述旋缩轮支架安装在所述径向导向槽中,并以液压装置驱动所述旋缩轮支架沿所述径向导向槽运动,所述旋缩轮支架靠近所述卡盘的中心线的一端开有槽口,槽口侧壁上开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卡盘的中心线平行,,所述旋缩轮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旋缩轮通过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配合的中心轴安装在所述旋缩轮支架的槽口中。

优选地,所述旋缩轮包括同轴相连的大圆柱和小圆柱,所述大圆柱和所述小圆柱之间以凹圆弧面连接,所述凹圆弧面环所述旋缩轮的中心线一周。

优选地,所述卡盘的右端面上环其中心线均布至少三条径向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卡盘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凹圆弧面的横截面半径为1mm-20mm。

优选地,所述大圆柱和所述小圆柱的半径差至少为2.5mm。

优选地,所述凹圆弧面的截面半径为6mm,所述大圆柱的半径为25mm,所述小圆柱的半径为22mm。

技术效果:

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通过在卡盘的径向导向槽中安装旋缩轮支架,在旋缩轮支架上安装旋缩轮,在旋缩轮上设置凹圆弧面,并以电机驱动卡盘旋转,以液压装置驱动旋缩轮支架径向运动,以旋缩轮的径向运动对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端口处施加径向压力,配合卡盘的旋转,完成对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加工,避免了轴向压力造成的胀形和直线度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汽车座椅头枕杆以现有技术加工后端口胀形缺陷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卡盘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卡盘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旋缩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旋缩轮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的旋缩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汽车座椅头枕杆缩口装置包括旋缩盘1和夹紧块2,夹紧块2位于旋缩盘1的右侧,用以定位待加工的汽车座椅头枕杆3’。

如图4和图5所示,旋缩盘1包括圆柱形的卡盘13,在卡盘13内装有与其同轴的电机来驱动卡盘13旋转,电机在卡盘内部,视图中未显示。卡盘13朝向定位块2的端面上环其中心线均布三条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径向导向槽131,每条径向导向槽131中均安装有横截面为t字型的长条状的旋缩轮支架12,并以液压装置驱动其沿径向导向槽131运动。旋缩轮支架12的径向运动使汽车座椅头枕杆3’以径向受力的方式实现缩口加工,避免了因轴向力过大引起的胀形和直线度下降问题。卡盘13的右端面上环其中心线均布三条旋缩轮支架12使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受到的径向压力更加均匀,避免应力集中产生局部变形。旋缩轮支架12的t字型横截面的窄端与径向导向槽131的横截面相同,既保证了旋缩轮支架12在径向导向槽131中的运动方向,也承载了卡盘13带动旋缩轮支架12旋转的动力。旋缩轮支架12靠近所述卡盘13的中心线的一端开有槽口121,槽口121侧壁上开有第一轴孔122,第一轴孔122的中心线与所述卡盘13的中心线平行。如图7所示,旋缩轮11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二轴孔114。旋缩轮11通过与第一轴孔122和第二轴孔114配合的中心轴14安装在所述旋缩轮支架12的槽口121中,使旋缩轮11在与汽车座椅头枕杆3’接触后,接触面之间保持相对转动,避免产生摩擦划痕。

如图6-图8所示,旋缩轮11由同轴的大圆柱113和小圆柱112连接而成,回转体形状保证了其自身转动的平衡性。大圆柱113和小圆柱112之间以凹圆弧面111连接,凹圆弧面111环所述旋缩轮11中心线一周,凹圆弧面111的截面半径为6mm,大圆柱的半径为25mm,小圆柱的半径为22mm,使凹圆弧面111与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端口弧面31’相匹配,保证了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缩口尺寸。

使用时,先让液压装置驱动旋缩轮支架12运动,使旋缩轮13偏离卡盘中心线一定的距离,然后将待加工的汽车座椅头枕杆3’放入夹紧块2中进行夹紧定位,之后电机驱动卡盘13旋转,同时液压装置驱动旋缩轮支架12运动,使旋缩轮11逐渐向卡盘13的中心线移动,直至旋缩轮11的中心线距离卡盘13的中心线为18mm,完成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缩口加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实例仅仅是对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杆的缩口装置,包括旋缩盘(1)、定位块(2),旋缩盘(1)包括卡盘(13)、旋缩轮支架(12)、旋缩轮(11),所述卡盘(13)为回转体,并以电机驱动其绕自身中心线旋转,所述卡盘(13)朝向定位块(2)的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导向槽(131),所述旋缩轮支架(12)安装在所述径向导向槽(131)中,并以液压装置驱动所述旋缩轮支架(12)沿所述径向导向槽(131)运动,所述旋缩轮支架(12)靠近所述卡盘(13)中心线的一端装有所述旋缩轮(11),通过所述旋缩轮(11)的径向移动完成对汽车座椅头枕杆(3’)的端头弧面(31’)的加工,避免了轴向压力造成的胀形和直线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池;吕建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中德汽车座椅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5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