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0860发布日期:2019-05-03 21:48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及弯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公路、铁路、地铁、公民用建筑蓬勃发展。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作为工程结构物的主要形式,得到了普遍性的应用和发展。在复杂钢筋工程的施工中,由于钢筋密度较大(如桩接系梁,墩接盖梁等型式),操作空间有限,有抗震要求的带135°弯钩箍筋的安装过程较为困难,传统做法为先整体骨架再套装箍筋的方法,但此方法钢筋安装时间较长,且在结构物钢筋交叉部分无法沿主筋进行套装。钢筋交叉连接点本为受力着重点,箍筋的不合格会对施工存在很大的质量、经济、单位形象等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及方法,以解决在复杂钢筋工程的施工中,由于钢筋密度较大,操作空间有限,有抗震要求带135°弯钩箍筋的安装过程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该工具为一种弯钩扳手结构,包括一根直杆,在该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u型叉,在该直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根横把,直杆连接在横把的中部并与横把构成t型结构,在所述横把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滑带肋构造。

其中,防滑带肋构造是在所述横把上套有带肋橡皮套。横把的长度为50-80cm,所述防滑带肋构造每个长度为15-30cm。u型叉的u型开口净距为2cm,槽深3cm。

利用前述工具,本发明的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制作弯钩扳手,采用φ25圆钢制作,直杆长度随操作空间间隙调整;

步骤2,施工过程中,将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四周角点的箍筋弯钩按设计要求安放到位;

步骤3,使用此扳手从骨架钢筋间隙插入,用u型叉叉住箍筋弯钩,双手顶端握住横把,旋转扳手,使90°弯钩弯制成1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复杂钢筋结构的箍筋在带有135°的情况安装有困难的问题,加强了钢筋施工的质量管理,减少因钢筋问题导致的后期施工处理,增加了钢筋骨架的整体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现场效果明显,成型效果较好的特点,节约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弯钩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90°箍筋弯钩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弯钩扳手叉住箍筋弯钩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箍筋弯钩从90°弯转制135°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直杆,2-u型叉,3-横把,4-防滑带肋构造,5-箍筋弯钩,6-箍筋,7-竖向钢筋,8-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该工具为一种弯钩扳手结构,包括一根直杆1,在该直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u型叉2,在该直杆1的另一端连接一根横把3,所述直杆1连接在横把3的中部并与横把3构成t型结构,在所述横把3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滑带肋构造4。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箍筋弯钩5布置好以后,其弯头为90°,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将其从90°弯转制135°。在实施的时候,先制作弯钩扳手,采用φ25圆钢制作,直杆1长度随操作空间间隙调整;施工过程中,将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四周角点的箍筋弯钩5按设计要求安放到位;使用此扳手从骨架钢筋间隙插入,用u型叉2叉住箍筋弯钩5(如图3所示),双手顶端握住横把3,旋转扳手,使90°弯钩弯制成135°。

本发明是对于复杂钢筋结构在安装时,改变施工工艺,采取以箍筋弯钩5分两次制弯的原则。半成品先弯制成如图2所示的90°弯钩便于安装,在箍筋安装完成后,再采用本发明的特制扳手进行二次制弯成135°弯钩。因为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箍筋未设置弯钩,以钢筋骨架间距为空间直接套装,位置确定绑扎完成后,使用该扳手将90°钢筋弯钩进行二次弯制至135°。

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钢筋骨架结构中的抗震弯钩的弯制工具及方法,该工具为一种弯钩扳手结构,包括一根直杆,在该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U型叉,在该直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根横把,直杆连接在横把的中部并与横把构成T型结构,在所述横把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滑带肋构造。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复杂钢筋结构的箍筋在带有135°的情况安装有困难的问题,加强了钢筋施工的质量管理,减少因钢筋问题导致的后期施工处理,增加了钢筋骨架的整体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现场效果明显,成型效果较好的特点,节约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龚朝伟;冯林波;马万龙;邱宏雨;喻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8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