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8693发布日期:2019-07-20 00:5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包括壳体、前盖、后盖、带绕阻的定子、带转轴的转子。

电机的组装流程一般为:(1)在壳体内安装定子及绕阻;(2)在壳体一端压装后盖;(3)调整绕阻及安装附件;(4)检查绕阻;(5)在壳体内安装带转轴的转子;(6)在壳体背离后盖的另一端压装前盖。

电机的组装工序需要由多个设备进行完成,工序之间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并移动工件,存在人工劳动量大、工件易掉落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具有人工劳动量小、工件不易掉落损坏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包括机架、两道平行设置的传送带一、间隔放置在传送带一上的多个工作台板,所述传送带一由电机驱动运转,所述机架上沿传送带一的输送方向设有多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压装工位,所述压装工位包括位于工作台板上方的压装缸、由压装缸驱动滑动的压头,所述压头的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

所述压头下方的机架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气缸一、由气缸一驱动滑动的顶出板,所述顶出板滑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顶出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为与水平面倾斜的斜面;所述气缸一伸缩时,所述顶出板能切换缩至传送带一下方、将工作台板顶离传送带一的两种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组装生产线对电机进行组装时,设计人员能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工位,人员能控制传送带一的运转状态使工作台板停留于所需工位处。对工件进行压装时,气缸一能通过伸缩使顶出板顶起工作台板,压装工位能确保对工件进行可靠支撑,传送带一不会受压损坏。由于工件在工位间运送时始终位于工作台板上,则人工无需对工件进行频繁的上下料,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劳动量,且工件不易掉落损坏。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包括闭环状的链体、转动设置在链体上的多个滚轮,位于传送带一上带面的滚轮与机架的顶面滚动接触,所述机架上设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链轮,所述链体张紧设置于链轮上,所述链体由链轮驱动运转。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一运转时,滚轮自身存在移动的同时在机架上滚动,滚轮通过轮面转动移动工作台板,则工作台板的移动速度大于传送带一的移动速度;这样设置,在满足工作台板移动速度的前提下,传送带一的运转速度能设置得较小,传送带一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工位包括位于压装工位前的第一工位、位于压装工位后的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三工位间流通有垫环,所述垫环用于与电机壳体待压装后盖的另一端相抵,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用于供垫环滑动的斜滑轨,所述斜滑轨的上端位于第三工位旁,所述斜滑轨的下端位于第一工位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电机壳体进行后盖压装前,第一工位处的工作人员将垫环垫设于电机壳体的前盖端,并使垫环与工作台板接触,然后在电机壳体的顶面上放置后盖。当工作台板移动至压装工位时,压装工位将后盖压合于电机壳体上;垫环用于使电机壳体的前盖端受力均匀并免受损坏。压装完成后,工件随传送带一移动至第三工位处,位于第三工位的人员可取下垫环,将垫环放至斜滑轨的上端,垫环随重力滚至斜滑轨的下端,此时第一工位的人员能方便地回收垫环进行重复使用。通过斜滑轨,单个垫环即可满足本生产线的作业需求,利于减少成本;第二工位处无需单独设立人工;第三工位的人员可同时对电机进行附件安装或整形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气缸二、由气缸二驱动移动的限位件,所述气缸二、限位件的数量、位置与每个工位一一对应,所述限位件能通过移动切换凸出传送带一顶面、缩入传送带一顶面的两种状态;当所述限位件凸出传送带一顶面时,所述限位件与工作台板的侧壁相抵并限制工作台板随传送带一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件凸出传送带一顶面时,限位件能与工作台板的侧壁相抵、并限制工作台板随传送带一移动,此时滚轮与工作台板的底面转为滑动摩擦状态;当限位件缩入传送带一顶面时,限位件不会影响工作台随传送带一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气缸二和限位件,人员能方便地控制工作台板停留于某一工位,继而该工位的人员对电机进行作业;且传送带一能保持持续运行状态,传送带一无需频繁启停,利于传送带一及其电机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下方设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的传送方向与传送带一相反,所述传送带二的入口端位于传送带一的出口端下方,所述传送带二的出口端位于传送带一的入口端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二用于将工作台板运回传送带一的入口端,实现工作台板的循环使用;工作台板由传送带一运至传送带二可由人工或机构实现。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圆弧形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传送带一的出口端、传送带二的入口端邻接,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承托工作台板的承托板,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承托板沿导轨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托板能通过沿导轨移动,将传送带一的工作台板输送至传送带二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使承托板移动时,承托板被导轨限位只能沿导轨的轨迹移动。当传送带一上的工作台板滑出传送带一后,工作台板能靠惯性滑至承托板上,承托板能通过沿导轨移动,将传送带一的工作台板输送至传送带二上,工作台板靠惯性离开承托板。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承托轮,所述承托轮用于与工作台板的底面滚动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托轮用于与工作台板的底面滚动接触,降低工作台板与承托板间的摩擦力;工作台板能通过惯性可靠地滑入或滑离承托板。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侧壁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滑动设置于导轨内,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滑架,所述承托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滑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通过导向轮与导轨建立滑动连接,当滑架在竖直方向滑动时,滑架通过滑槽限制了承托板的自由度,当承托板沿导轨滑动时,承托板的板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提高承托板运送工作台板的稳定性。驱动机构仅驱使滑架在竖直方向移动即可实现承托板的移动,便于驱动机构的实施。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三和弹簧,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端竖直朝下并固定于滑架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滑架和机架之间,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为驱使滑架向上移动的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三伸缩时,气缸三驱使滑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滑架自发驱使承托板移动。承托板、滑架具有较大的自重,弹簧能对滑架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当气缸三缩短时,气缸三的力也足够驱使滑架向上移动,使承托板返回原位,驱动机构运行的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电机组装生产线具有人工劳动量小、工件不易掉落损坏的优势;

2、通过设置底座和顶出板,压装工序时传送带一不会受压损坏;

3、通过设置垫环,电机壳体在压装后盖时,壳体的前盖端受力均匀、不易损坏;

4、工作台板能够循环使用,且工作台板能自动实现循环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的整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主要突出传送带一的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主要突出压装工位的结构;

图4为实施例的运送装置一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传送带一;11、传送带二;3、压装工位;4、工作台板;5、运送装置一;6、运送装置二;21、链轮;22、链体;23、滚轮;12、气缸二;13、限位件;31、压装缸;32、压头;33、底座;34、顶出板;35、气缸一;14、第一工位;15、第三工位;16、垫环;17、斜滑轨;51、导轨;52、承托板;53、驱动机构;521、导向轮;531、滑架;532、气缸三;533、弹簧;534、滑槽;522、承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机组装生产线,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带一2、传送带二11,其中传送带二11位于传送带一2的正下方。传送带二11的传送方向与传送带一2相反,传送带二11的入口端位于传送带一2的出口端下方,传送带二11的出口端位于传送带一2的入口端下方。

机架1上沿传送带一2的输送方向设有多个工位,工位包括用于压装电机后盖的压装工位3、位于压装工位3后的修整工位、附装工位、检测工位等(图中未示出);传送带一2上间隔放置有多个工作台板4,工作台板4能随传送带一2移动依次经过各工位。机架1位于传送带一2的出口端设有运送装置一5,运送装置一5用于将传送带一2上的工作台板4移动至传送带二11上;机架1位于传送带一2的入口端设有运送装置二6,运送装置二6用于将传送带二11上的工作台板4移动至传送带一2上,实现工作台板4的循环使用。

参照图1和图2,传送带一2平行设置有两道,两道传送带一2间留有间距。传送带一2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链轮21、闭环状的链体22、转动设置在链体22上的多个滚轮23,位于传送带一2上带面的滚轮23与机架1的顶面滚动接触,链体22张紧设置于链轮21上,链轮21由电机驱动转动,链体22由链轮21驱动运转。传送带二11的结构与传送带一2相似,两者仅传送方向相反,在此不作赘述。工作台板4放置于两道传送带一2的滚轮23上,当传送带一2运转时,滚轮23自身存在移动的同时在机架1上滚动,滚轮23通过轮面转动移动工作台板4,则工作台板4的移动速度大于传送带一2的移动速度;这样设置,在满足工作台板4移动速度的前提下,传送带一2的运转速度能设置得较小,传送带一2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能。

机架1上设置有气缸二12、由气缸二12驱动移动的限位件13,气缸二12、限位件13一一对应设置有多组,并沿传送带一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组气缸二12、限位件13与每个工位一一对应,气缸二12、限位件13均位于两道传送带一2之间。气缸二12的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限位件13能通过移动切换凸出传送带一2顶面、缩入传送带一2顶面的两种状态。当限位件13凸出传送带一2顶面时,限位件13能与工作台板4的侧壁相抵、并限制工作台板4随传送带一2移动,此时滚轮23与工作台板4的底面转为滑动摩擦状态;当限位件13缩入传送带一2的顶面时,限位件13不会影响工作台随传送带一2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气缸二12和限位件13,人员能方便地控制工作台板4停留于某一工位,继而该工位的人员对电机进行作业;且传送带一2能保持持续运行状态,传送带一2无需频繁启停,利于传送带一2及其电机延长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3,压装工位3包括位于工作台板4上方的压装缸31、由压装缸31驱动滑动的压头32,压装缸31固定于机架1上,压头32的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压头32下方的机架1上设有底座33,底座33位于两道传送带一2之间且低于传送带一2的上带面。底座33上方设有气缸一35、由气缸一35驱动滑动的顶出板34,顶出板34滑动设置于底座33的顶面上,顶出板34与底座33的接触面为与水平面倾斜的斜面;气缸一35的活塞杆端固定于顶出板34的侧壁,气缸一35背离顶出板34的端部与机架1铰接。顶出板34的顶面为水平面,顶出板34的厚度设置为:当气缸一35伸长时,气缸一35驱使顶出板34沿斜面向上滑动,顶出板34凸出于传送带一2的滚轮23顶部,此时顶出板34能将预先处于上方的工作台板4顶离传送带一2;当气缸一35缩短时,顶出板34沿斜面向下滑动,顶出板34缩至传送带一2下方,此时顶出板34不会影响工作台板4的移动。

工位还包括位于压装工位3前的第一工位14、位于压装工位3后的第三工位15,其中第一工位14位于传送带一2的入口端。第一工位14和第三工位15间流通有垫环16,垫环16为独立的个体。垫环16用于与电机壳体待压装后盖的另一端相抵,机架1上固定有用于供垫环16滑动的斜滑轨17,斜滑轨17的上端位于第三工位15旁,斜滑轨17的下端位于第一工位14旁。

对电机壳体进行后盖压装前,第一工位14处的工作人员将垫环16垫设于电机壳体的前盖端,并使垫环16与工作台板4接触,然后在电机壳体的顶面上放置后盖。当工作台板4移动至压装工位3时,压装工位3的限位件13向上移动停下工作台板4,然后顶出板34移动将工作台板4抬离滚轮23,继而压装缸31伸长,压头32将后盖压合于电机壳体上;垫环16使电机壳体的前盖端受力均匀并免受损坏。压合时产生的力经顶出板34传递至底座33上,因此传送带一2不受到压合力,传送带一2无需停止移动,也不会受到压合力作用而产生损坏。

后盖压装完毕后,压装工位3的限位件13、顶出板34均向下移动,工作台板4随传送带一2移至第三工位15。人员控制第三工位15的限位件13移动停下该工作台板4,此时位于第三工位15的人员可取下垫环16,将垫环16放至斜滑轨17的上端,垫环16随重力滚至斜滑轨17的下端,此时第一工位14的人员能方便地回收垫环16进行重复使用。通过斜滑轨17,单个垫环16即可满足本生产线的作业需求,利于减少成本。第三工位15的人员可同时对电机进行附件安装或整形的工作。

参照图2和图4,运送装置一5包括导轨51、滑动连接于导轨51上的承托板52、驱使承托板52移动的驱动机构53。导轨51为圆弧形,导轨51的一端朝向传送带一2的出口端并紧靠传送带一2,导轨51的另一端朝向传送带二11的入口端并紧靠传送带二11。导轨51并排设置有两个,承托板52位于两个导轨51之间。参照图4和图5,承托板52的两侧壁均设有导向轮521,导向轮521滑动设置于导轨51内,承托板52通过导向轮521与导轨51建立滑动连接。

参照图2和图4,驱动机构53包括滑架531、驱使滑架531移动的气缸三532和弹簧533,其中滑架531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机架1上,气缸三532的缸座端固定于机架1上,气缸三532的活塞杆端竖直朝下并固定于滑架531上,弹簧533设置于滑架531背离气缸三532的一侧,弹簧533的一端与滑架531底部相抵,弹簧533的另一端与机架1底部相抵,弹簧533预设有外扩的弹力,弹簧533的弹力方向为驱使滑架531向上移动的方向。滑架53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534,承托板52通过设于侧壁的滑条滑动设置于滑槽534内,滑架531通过滑槽534限制了承托板52的自由度,当承托板52沿导轨51滑动时,承托板52的板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承托板52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承托轮522,承托轮522的轮面凸出于承托板52的顶面,承托轮522用于与工作台板4的底面滚动接触。当气缸三532伸缩时,气缸三532驱使滑架53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滑架531同时驱使承托板52移动,承托板52被导轨51限位只能沿导轨51的轨迹移动。当传送带一2上的工作台板4滑出传送带一2后,工作台板4能滑至承托板52上,承托板52能通过沿导轨51移动,将传送带一2的工作台板4输送至传送带二11上。当气缸三532伸长至接近止点时,由于承托板52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固定,在导轨51形状的限制下,承托板52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加快,当承托板52移动至下止点时,承托板52沿水平方向的速度较快,工作台板4能可靠地通过惯性滑至传送带二11上,继而工作台板4通过传送带二11、运送装置二6返回传送带一2的入口端。

承托板52、滑架531具有较大的自重,弹簧533能对滑架531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当气缸三532缩短时,气缸三532的力也足够驱使滑架531向上移动,使承托板52返回原位。运送装置二6的结构与运送装置一5相同,在此不作赘述,运送装置二6将传送带二11滑出的工作台板4移动至传送带一2的入口端。

综上,使用本组装生产线对电机进行组装时,设计人员能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工位,人员能通过控制气缸二12的状态使工作台板4停留于所需工位处;对工件进行压装时,压装工位3能确保对工件进行可靠支撑,传送带一2不会受压损坏。由于工件在工位间运送时始终位于工作台板4上,则人工无需对工件进行频繁的上下料,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劳动量,且工件不易掉落损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