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8499发布日期:2019-12-21 03:0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有的冲床通过主电机驱动上模向下运动,与工作台上的下模进行配合,完成对板材的冲裁成型加工,其缺点在于,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板材手动安装于下模上,而后上模向下运动完成一次冲裁成型,最后将板材成品由下模上取下,装料与卸料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冲床的加工效率低,而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设置有多个可循环运转的下模并且下模与上模依次相配合,能够全自动装料卸料,提升板材冲裁成型效率的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设置有多个可循环运转的下模并且下模与上模依次相配合,能够全自动装料卸料,提升板材冲裁成型效率的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其包括冲床本体、用于对冲床本体供应板材半成品的自动输入装置、用于将冲床本体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输出的自动输出装置以及用于将冲压废料排出的废料外排装置,冲床本体包括落地的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立柱,立柱靠近其顶端的前端面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滑块,立柱沿高度方向中部位置的前端面设置有水平工作台,滑块位于工作台的正上方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了冲裁成型的工作区域,立柱顶端还设置有主电机,主电机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的冲床本体还包括上模、若干下模以及驱动若干下模依次与上模相配合的循环运转机构,上模可拆卸安装于滑块的底部、下模可拆卸安装于循环运转机构上,当循环运转机构驱动下模运动至工作台的上端面时,该下模与上模相配合;

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可将板材半成品自动安装于下模上,循环运转机构带动下模与上模相配合并且由滑块驱动上模向下运动完成冲裁成型,自动输出装置可将下模上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向外输出。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循环运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并且位于工作台左侧的安装架一、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并且位于工作台右侧的安装架二,安装架一上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工作台侧面的转轴一,转轴一沿其轴向的端部位置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链轮一,安装架二上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工作台侧面的转轴二并且转轴二与转轴一等高,转轴二沿其轴向的端部位置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链轮二,对应布置的链轮一与链轮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链条,链条绕过工作台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两链条之间固定设置有矩形隔板并且隔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轴一的轴向,隔板架设于链条的外表面上且隔板的长度大于两链条之间的距离,隔板沿链条的循环运转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隔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架设于链条外表面上的矩形活动板并且活动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轴一的轴向,活动板的长度厚度与隔板的长度厚度分别相等,所述的下模可拆卸嵌设于活动板的表面,下模与活动板的表面之间形成了用于放置板材半成品的装料口且装料口的深度等于板材半成品的厚度,装料口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板进行有效支撑的浮动构件,浮动构件包括开设于工作台上端面且由工作台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的矩形滑槽一,滑槽一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链条的运转方向,滑槽一用于容纳隔板与活动板滑过,滑槽底部开设有由工作台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的矩形滑槽二,滑槽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链条的运转方向对称布置,滑槽二用于容纳链条滑过,所述滑槽二与就近的滑槽一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矩形浮动板,浮动板相互靠近一端面开设有台阶一并且台阶一为二级台阶,浮动板相互背离一端面开设有台阶二并且台阶二为一级台阶,所述活动板与隔板下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台阶三并且台阶三为一级台阶,台阶三活动搭衬于台阶一上;

所述滑槽一的槽底开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引导孔,引导孔位于滑槽二与就近的滑槽一侧壁之间,引导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链条运转方向阵列布置,浮动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浮动杆,浮动杆设置有多个并且与引导孔一一对应布置,浮动杆插接于引导孔内并且浮顶杆可沿着引导孔上下滑动,浮动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浮动弹簧,浮动弹簧一端与滑槽一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浮动板的下端面抵触并且浮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由滑槽与的槽底指向浮动板的下端面,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工作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限位板搭衬于台阶二的上端面。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浮动板背离链条运转方向的一端开设有引导斜面且引导斜面构成了台阶一的直倒角。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其中一下模在初始状态下由浮动构件进行弹性支撑并且与上模相配合,所述的循环运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链条进行间歇式运转的循环驱动构件且链条单次运转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活动板之间的距离,循环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电机一、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一上的主轴,电机一的输出轴轴向、主轴的轴向均平行于转轴一的轴向,所述电机一输出轴与主轴驱动端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用于将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轴上并且带动主轴进行转动,所述主轴输出端与转轴一驱动端之间设置有间歇槽轮组件,间歇槽轮组件用于将主轴上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一上并且带动转轴一进行间歇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一上并且位于活动板的上方,自动输入装置包括设置于活动板上并且与其活动接触的圆形浮动板,并且浮动板的轴向竖直布置,浮动板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落料口且落料口的形状大小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落料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悬浮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悬浮板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叠放板材半成品的放料筒,放料筒设置有四个并且与落料口一一对应接通,放料筒的内部的状大小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初始状态下其中一落料口与其中一装料口上下对齐接通,所述的安装架一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挡板,挡板与活动板并列布置并且两者相互配合用于对另外三个落料口的底部进行封堵。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包括用于对悬浮板进行支撑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悬浮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承托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一上并且轴向竖直布置的转轴三,转轴三上同轴固定套设有圆形的上承托板与圆形的下承托板,上承托板的下端面与悬浮板的上端面相齐平、下承托板上端面与悬浮板的下端面相齐平并且上承托板与下承托板之间构成了卡接间隙,悬浮板活动搭衬于卡接间隙内,转轴三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且主轴齿轮位于上承托板与下承托板三之间,悬浮板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圈,主动齿轮为直齿轮并且从动齿圈为直齿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相啮合。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构件,旋转驱动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一上的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轴向竖直布置,电机二输出轴与其中一转轴三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二,带传动组件二驱动端与电机二相连接、输出端与其中一转轴三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二用于将电机二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其中一转轴三上带动转轴三进行转动,所述的电机二为步进电机。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自动输出装置包括同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上的主动滚筒一与从动滚筒一,主动滚筒一与从动滚筒一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转轴一的轴向,并且主动滚筒一与从动滚筒二等高布置,主动滚筒一位于转轴一与转轴二之间位置的下方,从动滚筒一向外延伸至堆放点的上方,主动滚筒一与从动滚筒一之间设置有运输带一且运输带一位于链轮二的正下方,所述自动输出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的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一的轴向,电机三与主动滚筒一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三,带传动组件三的驱动端与电机三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端与主动滚筒一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三用于将电机三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一上使主动滚筒一进行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下模的型孔上下贯穿并且下模整体由活动板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工作台上开设有贯穿的外排通道,外排通道由工作台的前端面贯穿至立柱的后端面,外排通道位于滑槽一与工作台下端面之间,滑槽一的槽底开设有与外排通道上下接通的圆形废料口,废料口与上模上下对齐,立柱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三,废料外排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三上的主动滚筒二、转动设置于外排通道靠近工作台前端面内壁上的从动滚筒二、主动滚筒二与从动滚筒二的轴向相互平行于并且均平行于链条的运转方向,主动滚筒二与从动滚筒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二,运输带二位于废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的废料外排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三上的电机四,电机四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二的轴向,电机四输出轴与主动滚筒二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带传动组件四,带传动组件四的驱动端与电机四输出轴相连接、输出端与主动滚筒二的驱动端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四用于将电机四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二上带动主动滚筒二进行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设置有多个可循环运转的下模并且下模与上模依次相配合,能够全自动装料卸料,提升板材冲裁成型效率,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冲床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冲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冲床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工作台与上模的配合图。

图6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浮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模下模与循环运转机构的配合图。

图10为上模下模与循环运转机构的配合图。

图11为下模与循环运转机构的配合图。

图12为下模的安装图。

图13为循环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间歇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下模与自动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下模与自动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自动输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自动输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悬浮板与下模的配合图。

图20为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旋转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自动输出装置与下模的配合图。

图23为自动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废料外排装置与工作台、立柱的配合图。

图25为废料外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冲床本体;101、底座;102、立柱;103、滑块;104、工作台;105、上模;106、滑槽一;107、滑槽二;108、浮动板;108a、台阶一;108b、台阶二;108c、引导斜面;109、引导孔;110、浮动杆;111、浮动弹簧;112、限位板;113、废料口;114、外排通道;120、循环运转机构;121、安装架一;122、安装架二;123、转轴一;124、链轮一;125、转轴二;126、链轮二;127、链条;128、隔板;129、活动板;129a、台阶三;129b、装料口;130、下模;131、主轴;132、电机一;133、带传动组件一;134、间歇槽轮组件;

200、自动输入装置;201、悬浮板;202、落料口;203、放料筒;204、挡板;220、承托组件;221、转轴三;222、上承托板;223、下承托板;224a、主动齿轮;224b、从动齿圈;225、电机二;226、带传动组件二;

300、自动输出装置;301、主动滚筒一;302、从动滚筒一;303、运输带一;304、电机三;305、带传动组件三;

400、废料外排装置;401、安装架三;402、主动滚筒二;403、从动滚筒二;404、运输带二;405、电机四;406、带传动组件四。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5,一种循环模具连续冲裁高效冲床,其包括冲床本体100、用于对冲床本体100供应板材半成品的自动输入装置200、用于将冲床本体100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输出的自动输出装置300以及用于将冲压废料排出的废料外排装置400,冲床本体100包括落地的底座101,底座101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立柱102,立柱102靠近其顶端的前端面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滑块103,立柱102沿高度方向中部位置的前端面设置有水平工作台104,滑块103位于工作台104的正上方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了冲裁成型的工作区域,立柱102顶端还设置有主电机,主电机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103的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的冲床本体100还包括上模105、若干下模130以及驱动若干下模130依次与上模105相配合的循环运转机构120,上模105可拆卸安装于滑块103的底部、下模130可拆卸安装于循环运转机构120上,当循环运转机构120驱动下模130运动至工作台104的上端面时,该下模130与上模105相配合。

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200可将板材半成品自动安装于下模130上,循环运转机构120带动下模130与上模105相配合并且由滑块103驱动上模105向下运动完成冲裁成型,自动输出装置300可将下模130上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向外输出。

具体的,所述的循环运转机构120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并且位于工作台104左侧的安装架一121、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并且位于工作台104右侧的安装架二122,安装架一121上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工作台104侧面的转轴一123,转轴一123沿其轴向的端部位置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链轮一124,安装架二122上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工作台104侧面的转轴二125并且转轴二125与转轴一123等高,转轴二125沿其轴向的端部位置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链轮二126,对应布置的链轮一124与链轮二12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链条127,链条127绕过工作台10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两链条127之间固定设置有矩形隔板128并且隔板128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轴一123的轴向,隔板128架设于链条127的外表面上且隔板128的长度大于两链条127之间的距离,隔板128沿链条127的循环运转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隔板128之间设置有固定架设于链条127外表面上的矩形活动板129并且活动板129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轴一123的轴向,活动板129的长度厚度与隔板128的长度厚度分别相等,所述的下模130可拆卸嵌设于活动板129的表面,下模130与活动板129的表面之间形成了用于放置板材半成品的装料口129b且装料口129b的深度等于板材半成品的厚度,装料口129b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例如,矩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等,通过将板材半成品放置于装料口129b内使其安装于下模130上,当下模130运动至上模105上下对齐时,滑块103带动上模105向下运动,完成对板材半成品的冲裁成型。

当下模130运动至工作台104的上端面时,为了能够使工作台104对活动板129进行有效支撑,使上模105与下模130对板材半成品的冲裁成型能够顺利进行,所述工作台10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板129进行有效支撑的浮动构件,浮动构件包括开设于工作台104上端面且由工作台104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的矩形滑槽一106,滑槽一10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链条107的运转方向,滑槽一106用于容纳隔板128与活动板129滑过,滑槽106底部开设有由工作台104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的矩形滑槽二107,滑槽二107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链条127的运转方向对称布置,滑槽二107用于容纳链条127滑过,所述滑槽二107与就近的滑槽一106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矩形浮动板108,浮动板108相互靠近一端面开设有台阶一108a并且台阶一108a为二级台阶,浮动板108相互背离一端面开设有台阶二108b并且台阶二108b为一级台阶,所述活动板129与隔板128下端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台阶三129a并且台阶三129a为一级台阶,台阶三129a活动搭衬于台阶一108a上。

具体的,为了能够使浮动板108上下浮动,便于台阶三129a与台阶一108a能够顺利配合,所述滑槽一106的槽底开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引导孔109,引导孔109位于滑槽二107与就近的滑槽一106侧壁之间,引导孔109设置有多个并且沿链条127运转方向阵列布置,浮动板108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浮动杆110,浮动杆110设置有多个并且与引导孔109一一对应布置,浮动杆110插接于引导孔109内并且浮顶杆110可沿着引导孔109上下滑动,浮动杆110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浮动弹簧111,浮动弹簧111一端与滑槽一106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浮动板108的下端面抵触并且浮动弹簧111的弹力始终由滑槽与106的槽底指向浮动板108的下端面,为了避免浮动杆110与引导孔109相脱离,所述工作台104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板112且限位板112与工作台104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限位板112搭衬于台阶二108b的上端面,通过浮动构件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活动板129与工作台104上端面相配合,另一方面便于工作台104对活动板129的有效支撑。

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活动板129与隔板128能够滑入至两浮动板108之间,需要使台阶三129a能够搭衬于台阶一108a上,所述浮动板108背离链条127运转方向的一端开设有引导斜面108c且引导斜面108c构成了台阶一108a的直倒角,通过引导斜面108c的引导作用下,能够使活动板129与隔板128能够滑入至两浮动板108之间,使台阶三129a能够搭衬于台阶一108a上。

为了能够驱动链条127进行循环转动,使活动板129带动下模130与上模105依次一一配合,所述的其中一下模130在初始状态下由浮动构件进行弹性支撑并且与上模105相配合,所述的循环运转机构120还包括用于驱动链条127进行间歇式运转的循环驱动构件且链条127单次运转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活动板129之间的距离,循环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101上的电机一132、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一121上的主轴131,电机一132的输出轴轴向、主轴131的轴向均平行于转轴一123的轴向,所述电机一132输出轴与主轴131驱动端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一133,带传动组件一133用于将电机一132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轴131上并且带动主轴131进行转动,所述主轴131输出端与转轴一123驱动端之间设置有间歇槽轮组件134,间歇槽轮组件134用于将主轴131上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一123上并且带动转轴一123进行间歇转动,通过循环驱动构件的驱动,使链条127进行间歇式运转,从而使活动板129间歇式运转,进而实现下模130能够与上模105进行一一依次配合,并其在间歇式运转的停顿时间内,滑块103驱动上模105向下运动完成对板材半成品的冲裁成型。

冲床本体100在工作过程中,启动电机一132,带传动组件一133将电机一132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轴131上并且驱动主轴131进行转动,间歇槽轮组件134将主轴131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一123上并且带动转轴一123进行间歇转动,链轮一124将带动链条127进行间歇运转,链条127将驱动活动板129同步间歇式运转使下模130与上模105能够一一依次配合,在此过程中,自动输入装置200在下模130运动至与上模105相配合之前,将板材半成品自动放置于装料口129b内,当该下模130运动至与上模105相配合时,主电机将驱动滑块103向下滑动并且带动上模105向下运动,上模105与下模130相配合将板材半成品加工为板材成品,而后主电机驱动滑块103向上滑动复位,接着,该下模130随着活动板129继续间歇式运动直至该下模130随着活动板129翻转向下时,自动将装料口129b内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倾泻至自动输出装置300上,自动输出装置300将板材成品向外输出并且排至堆放点。

为了能够使下模130随着活动板129运动至与上模105相配合之前,将板材半成品放置于装料口129b内,实现自动装料,为此,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20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一121上并且位于活动板129的上方,自动输入装置200包括设置于活动板129上并且与其活动接触的圆形浮动板201,并且浮动板201的轴向竖直布置,浮动板201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落料口202且落料口202的形状大小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例如,矩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等,落料口202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悬浮板20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悬浮板201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叠放板材半成品的放料筒203,放料筒203设置有四个并且与落料口202一一对应接通,放料筒203的内部的状大小与板材半成品的形状大小一致,例如,矩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等,初始状态下其中一落料口202与其中一装料口129b上下对齐接通,为了能够对另外三个落料口202进行封堵,避免放料筒203内叠放的板材半成品下漏,所述的安装架一121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挡板204,挡板204与活动板129并列布置并且两者相互配合用于对另外三个落料口202的底部进行封堵,当活动板129带动下模130间隙式运动并且使装料口129b与落料口202相对齐时,位于放料筒203内的板材半成品将自动下落入放置于落料口202内,完成对下模130的自动装料,同时,当与装料口129b相配合的放料筒203内的板材半成品耗尽时,使悬浮板201绕着自身轴线转动九十度,切换下一个装满板材半成品的放料筒203与装料口129b相配合。

具体的,为了能够对悬浮板201进行悬浮支撑并且可驱动悬浮板201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200包括用于对悬浮板201进行支撑的承托组件220,承托组件220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悬浮板20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承托组件22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一212上并且轴向竖直布置的转轴三221,转轴三221上同轴固定套设有圆形的上承托板222与圆形的下承托板223,上承托板222的下端面与悬浮板201的上端面相齐平、下承托板223上端面与悬浮板201的下端面相齐平并且上承托板222与下承托板223之间构成了卡接间隙,悬浮板201活动搭衬于卡接间隙内,转轴三221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224a且主轴齿轮224a位于上承托板222与下承托板三223之间,悬浮板201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圈224b,主动齿轮224a为直齿轮并且从动齿圈224b为直齿圈,主动齿轮224a与从动齿圈224b相啮合,通过驱动其中一主动齿轮224a,从动驱动悬浮板201进行转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其中一主动齿轮224a进行转动,所述的自动输入装置200还包括旋转驱动构件,旋转驱动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一121上的电机二225,电机二225的输出轴轴向竖直布置,电机二225输出轴与其中一转轴三221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二226,带传动组件二226驱动端与电机二225相连接、输出端与其中一转轴三221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二226用于将电机二225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其中一转轴三221上带动转轴三221进行转动,为了能够使悬浮板201精准的转动九十度,所述的电机二225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二225以及主动齿轮224a、从动齿圈224b的传动作用下,使悬浮板201转动九十度,对于装料口129b对齐的放料筒203进行跟换。

自动输入装置200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将板材半成品叠放于放料筒203内并且填满放料筒203,活动板129带动下模130依次与放料筒203相对接,放料筒203内的板材半成品将由落料口202落下并且放置于装料口129b内,接着,活动板129将带动板材半成品朝向工作台104间歇运动直至与上模105相配合,滑块103驱动上模105向下运动对该板材半成品进行冲裁成型,当与装料口129b相对齐的放料筒203内的板材半成品消耗殆尽时,启动电机二225,带传动组件二226将电机为二225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三221上并且带动转轴三221进行转动,转轴三221将带动主动齿轮224a同步转动,主动齿轮224a将带动从动齿圈224b进行转动,从动齿圈224b将带动悬浮板201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并且转动的角度为九十度,将装满板材半成品的放料筒203转动至装料口129b的正上方,并且与由该放料筒203继续对装料口129b进行放置板材半成品,同时,用户可对转开且空载的放料筒203内填装板材半成品。

为了能够对冲裁成型后的板材成品进行承接并且朝向堆放点进行输送,所述的自动输出装置300包括同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122上的主动滚筒一301与从动滚筒一302,主动滚筒一301与从动滚筒一302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转轴一123的轴向,并且主动滚筒一301与从动滚筒二302等高布置,主动滚筒一301位于转轴一123与转轴二125之间位置的下方,从动滚筒一302向外延伸至堆放点的上方,主动滚筒一301与从动滚筒一302之间设置有运输带一303且运输带一303位于链轮二126的正下方,为了能够驱动运输带一303进行运转,所述自动输出装置30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的电机三304,电机三304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一301的轴向,电机三304与主动滚筒一301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三305,带传动组件三305的驱动端与电机三304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端与主动滚筒一301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三305用于将电机三304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一301上使主动滚筒一301进行转动,通过电机三304驱动运输带一303进行运转。

自动输出装置300在工作过程中,启动电机三304,带传动组件三305将电机三304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一301上并且带动主动滚筒一301进行转动,主动滚筒一301将驱动运输带一303进行连续运转,在此过程中,当位于装料口129b内且冲裁成型的板材成品随着活动板129运动至链轮二126处时,板材成品将由装料口129b内向下倾泻并且落入至运输带一303上,运输带一303将该板材成品运输至堆放点。

为了能够将冲裁成型过程中冲裁的废料进行外排,所述下模130的型孔上下贯穿并且下模130整体由活动板129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冲裁后的废料将由下模130的型孔下落至活动板129的下方,工作台104上开设有贯穿的外排通道114,外排通道114由工作台104的前端面贯穿至立柱102的后端面,外排通道114位于滑槽一106与工作台104下端面之间,滑槽一106的槽底开设有与外排通道114上下接通的圆形废料口113,废料口113与上模105上下对齐,立柱102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三401,废料外排装置40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三401上的主动滚筒二402、转动设置于外排通道114靠近工作台104前端面内壁上的从动滚筒二403、主动滚筒二402与从动滚筒二403的轴向相互平行于并且均平行于链条127的运转方向,主动滚筒二402与从动滚筒二40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二404,运输带二404位于废料口113的正下方,为了能够驱动运输带二404进行朝向立柱102的后方进行运转,所述的废料外排装置40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三401上的电机四405,电机四405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二402的轴向,电机四405输出轴与主动滚筒二402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带传动组件四406,带传动组件四406的驱动端与电机四405输出轴相连接、输出端与主动滚筒二402的驱动端相连接并且带传动组件四406用于将电机四405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二402上带动主动滚筒二402进行转动,通过电机四405带动运输带二404进行连续运转,实现废料的外排。

废料外排装置400在工作过程中,启动电机四405,带传动组件四406将电机405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二402上并且带动主动滚筒二402进行转动,主动滚筒二402将带动运输带二404进行连续运转,在此过程中,上模105与下模130相互配合冲裁落下的废料经过废料口113落入至运输带二404上,运输带二404将废料运输至立柱102的后方并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可利用器皿对其进行收集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