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0542发布日期:2020-01-31 15:0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在对筒体进行焊接工作时,需要用到固定装置来固定筒体的位置。

现有的固定装置大多结构简单,无法根据筒体的大小来调节,适用范围低,从而增强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根据筒体的大小来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减轻了工作难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两个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上端贯穿第二滑槽,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通的第二中空槽,所述第二中空槽内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中空槽与两个第二移动块并与第二滑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内分别设有相反的内螺纹,所述转盘内滑动插设有卡杆,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杆相对应的卡孔,所述卡杆的一端贯穿转盘并延伸至卡孔内,所述卡杆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转盘与底座的侧壁之间,所述卡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转盘与连接块之间,所述底座的正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侧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两个第一移动块,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一中空槽,所述第一中空槽内插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中空槽与两个第一移动块并与第一滑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内分别设有相反的内螺纹,所述底座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移动块的一端与支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内均滑动插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贯穿第一滑块并与安装块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滑动插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滑块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置物槽内顶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贯穿置物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空槽内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第一螺杆的侧壁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滑杆上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防脱块的上端与第一滑块的下端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第二中空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脚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先转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相反的螺纹啮合作用带动两个第一移动块往相反或相对的方向移动,这由使用者的转动方向决定,第一移动块通过支撑杆带动安装块,从而实现上下高度的调节,第二弹簧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增强稳定性,再将卡杆从卡孔内拉出,转动转盘带动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通过相反螺纹啮合的作用带动亮哥哥第二移动块往相反或者相对的方向移动,这由用户转动方向决定,从而实现左右大小调节,用户松开卡杆,在第三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卡杆自动延伸至卡孔内,对转盘的位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根据筒体的大小来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减轻了工作难度;

2)同时,滚珠可减少第一螺杆与安装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转动阻力,第一弹簧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增加第一滑块移动时的稳定性,轴承可提高第二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降低转动阻力,橡胶垫可提高固定块与筒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强稳固性,脚垫为橡胶材质,可提高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的b处结构示意图。

1-滚珠,2-第一螺杆,3-第一移动块,4-支撑杆,5-支撑块,6-安装块,7-安装板,8-第一滑杆,9-第一弹簧,10-防脱块,11-底座,12-脚垫,13-第二螺杆,14-固定块,15-橡胶垫,16-第二移动块,17-第一滑块,18-第二弹簧,19-第二滑杆,20-第二滑块,21-转盘,22-连接块,23-第三弹簧,24-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1,底座11内设有第二滑槽,用以安装第二移动块16,第二滑槽内设有两个第二移动块16,用以对筒体进行夹持,第二移动块16的上端贯穿第二滑槽,底座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通的第二中空槽,用以插设第二螺杆13,第二中空槽内插设有第二螺杆13,用以带动第二移动块16,第二螺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1,用以方便用户转动第二螺杆13,第二螺杆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中空槽与两个第二移动块16并与第二滑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螺杆13的侧壁上固定有外螺纹,两个第二移动块16内分别设有相反的内螺纹,转盘21内滑动插设有卡杆24,用以固定转盘21的位置,底座11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杆24相对应的卡孔,卡杆24的一端贯穿转盘21并延伸至卡孔内,卡杆24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块22,用以固定第三弹簧23的位置,连接块22位于转盘21与底座11的侧壁之间,卡杆24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3,用以使卡杆24自动延伸至卡孔内,第三弹簧23位于转盘21与连接块22之间,底座11的正上方设有安装板7,用以安装第一滑杆8,安装板7与底座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用以支撑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下端侧壁设有第一滑槽,用以安装第一移动块3,第一滑槽内设有两个第一移动块3,用以带动支撑杆4,安装板7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一中空槽,用以插设第一螺杆2,第一中空槽内插设有第一螺杆2,用以带动第一移动块3,第一螺杆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中空槽与两个第一移动块3并与第一滑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的侧壁上固定有外螺纹,两个第一移动块3内分别设有相反的内螺纹,底座11与安装板7之间设有安装块6,用以安装第一滑块17,安装块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用以带动安装块6,两个第一移动块3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用以带动支撑块6,支撑杆4远离第一移动块3的一端与支撑块5的侧壁转动连接,安装块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7,用以增强固定块6移动时的稳定性,两个第一滑块17内均滑动插设有第一滑杆8,用以提高第一滑块17移动时稳定性,第一滑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0,用以防止第一滑块17脱落,第一滑杆8的上端贯穿第一滑块17并与安装块6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块6的下端设有置物槽,用以安装固定块14,置物槽设有固定块14,用以对筒体进行夹持,固定块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0,用以方便固定块14移动,第二滑块20内滑动插设有第二滑杆19,用以方便第二滑块20移动,第二滑杆19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滑块20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块14与置物槽内顶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8,用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固定块14的下端贯穿置物槽。

其中,第一中空槽内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滚珠1,滚珠1与第一螺杆2的侧壁相抵,用以减少第一螺杆2与安装板7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转动阻力,两个第一滑杆8上均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位于防脱块10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7的下端侧壁之间,用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增加第一滑块17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二螺杆13上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在第二中空槽内,用以提高第二螺杆13转动时的稳定性,降低转动阻力,固定块14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用以提高固定块14与筒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强稳固性,底座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脚垫12,脚垫12为橡胶材质,可提高底座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整体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筒体板材焊接用固定装置,先转动第一螺杆2,第一螺杆2相反的螺纹啮合作用带动两个第一移动块3往相反或相对的方向移动,这由使用者的转动方向决定,第一移动块3通过支撑杆4带动安装块6,从而实现上下高度的调节,第二弹簧18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增强稳定性,再将卡杆24从卡孔内拉出,转动转盘21带动第二螺杆13,第二螺杆13通过相反螺纹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二移动块16往相反或者相对的方向移动,这由用户转动方向决定,从而实现左右大小调节,用户松开卡杆24,在第三弹簧23恢复力的作用下,卡杆24自动延伸至卡孔内,对转盘21的位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根据筒体的大小来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减轻了工作难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