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079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屑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五金件的成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诸如线状铸铁屑、钢刨花和铝屑之类的金属屑,这些金属屑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的价值。但由于金属屑的体积比较松散,体积较大,如果直接对金属屑进行运输,则需要很大的运输成本,因此需要先将金属屑进行压块处理。而对金属屑进行压块的机器就是压块机。

现有的压块机多为立式的,如申请号为cn200920205826.6公布的一种压块机,包括主机、油压站及控制台,其中主机包括一形成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的金属屑桶箱、一固定于所述金属屑桶箱上的安装架、至少一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油压缸及一固定于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上的匹配于所述金属屑桶箱的压板;所述油压站与所述主机的油压缸管路连接;所述控制台连接于所述油压站而实现对该油压站的控制。当进行压块时,将废屑从进料口投入,然后油压缸驱动压板对废屑进行压块。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器械是竖直设置的,其入料口设置在较高的位置,这使在进料时需将金属屑运送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进料,导致进料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其具有进料高度低,方便进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面和上表面均呈开口设置,分别为侧开口和上开口,侧开口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用于向内横向挤压废屑的横向压块,横向压块两端分别抵接于机体侧壁,横向压块远离机体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机体运动的横向液压缸,在机体的侧开口处还连有横向安装槽,横向液压缸固定于横向安装槽内,在机体与侧开口相邻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方形的通孔,通孔的其中一条侧边和机体底部相抵,通孔的另一条侧边和机体远离横向压块的侧壁相抵,通孔高度和横向压块高度相同,通孔内设有用于纵向挤压废屑的纵向压块,纵向压块形状大小与通孔相同,纵向压块远离机体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纵向液压缸,在机体侧壁外设有用于放置纵向液压缸的纵向安装槽,纵向液压缸固定于纵向安装槽内,在侧开口处还设有用于竖直挤压废屑的竖直压块,竖直压块一端转动连接于侧开口处的两侧壁,当竖直压块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竖直压块侧壁与上开口边缘均抵接且其下表面与横向压块上表面抵接,在横向安装槽上还固定有竖直安装架,在竖直安装架顶端转动连接有竖直液压缸,竖直液压缸活塞杆端部和竖直压块背向机体的一面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废屑从机体的上开口直接倒入机体内部,然后竖直压块在竖直液压缸的驱动下绕转动点进行转动,在竖直方向上对废屑进行挤压,并在达到水平位置后完全盖住机体的上开口,然后横向液压缸驱动横向压块向机体内部运动,从横向对废屑进行挤压,在运动到纵向压块侧边位置时达到最大推动位置并停止,在此过程中,废屑在竖直压块竖直的限位以及横向压块横向的挤压下,逐渐被挤压到机体设有纵向压块的一侧,最后纵向压块在纵向液压缸的驱动下对废屑进纵向的挤压,经过上述的过程,原本松散的废屑就被挤压成紧致的立方体状,方便后续的运输和回收。而这种卧式的压块机,相比立式的压块机,进料开口的水平位置低,不需要将废屑运动到高处就能进料,进料方便。并且由于重心贴近底面,在生产大容量大尺寸的机型时,受重心以及底盘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能用更小的成本生产更大容量的卧式压块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机体与纵向压块位置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抬料机构,抬料机构包括l形的抬料板,抬料板竖直部分嵌于机体侧壁内且抬料板表面和机体侧壁保持同一平面,抬料板底部水平部分嵌于机体底板内且抬料板表面和机体底面保持同一平面,在抬料板竖直部分远离水平部分的一端设有转动部,在机体侧壁顶部设有两个耳片,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耳片,转动部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转动组件,抬料板水平部分远离竖直部分一端端面为倾斜设置,形成用于防止抬料板转动时和机体底面产生干涉的导向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对废屑的挤压,纵向压块、横向压块以及竖直压块都复位后,废屑会被留在和纵向压块相对的角落,即位于抬料板的水平部分处,然后启动抬料机构,抬料板就会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向上转动,此时废屑块就会在抬料板的带动下被向上转动抬起,被抬高到机体上开口的高度处。通过抬料板的抬料作用,使取料时无需探入机体内搬运废屑块,方便废屑块的取出,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竖直压块背向机体的一面上设有用于保证其转动到水平位置后能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扣,当竖直压块转动到水平位置时,限位扣抵接于机体上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限制竖直压块的转动使其能正好水平盖在机体上开口,防止因竖直压块过度转动而干涉横向压块以及纵向压块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机体的侧壁外部和竖直压块背向机体的一面均设有加强壁,加强壁上均匀分布有方格状的减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加强机体以及竖直压块的强度,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使一次性能对更多的废屑进行压块,且挤压成的废屑块更加紧致。而且和相同强度的实心壁相比,方块状镂空的加强壁能节省原料,并减少机体以及竖直压块的整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竖直安装架上朝向竖直压块的一侧设有垫片,垫片由柔性材料制成,当竖直压块在竖直液压缸的带动下转动到最高点时,垫片和竖直压块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减小竖直压块在转动到最高位置并停止运动时,竖直压块和竖直液压缸产生的振动,提高使用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内远离机体的一侧均设有抵板,抵板为凹形设置,横向液压缸和纵向液压缸远离机体的一端均固定于抵板的凹形部分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横向液压缸和纵向液压缸远离机体的一端固定于凹形的底板内,能加强其在各自的安装槽中的牢固性,并且能防止横向液压缸和纵向液压缸在运作过程中因作用力不均而使位置产生偏移,使横向液压缸和纵向液压缸的轴线方向始终和推动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使其对横向压块以及纵向压块始终保持最大的推力,也能防止推杆因受力不均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竖直安装架上朝向竖直压块的一侧设有安全链,在竖直压块朝向竖直安装架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勾住安全链的挂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期不使用器械或者进行器械的检修时,可将安全链挂在挂钩上,能防止因竖直压块和竖直液压缸之间的连接处老化而使竖直压块自由落下,造成器械的损坏或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机体内壁上设有用于提示最大进料量的标准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在进料时提醒器械的最大加料量,防止因加料过多而使器械不能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料的开口水平位置低,方便进料;

2.器械重心低,底盘稳固,结构稳定;

3.压块后方便取料;

4.器械外壁牢固,能承受更高压强;

5.器械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竖直压块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横向压块和纵向压块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抬料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附图5为实施例抬料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10、机体;20、横向压块;21、横向液压缸;22、横向安装槽;30、纵向压块;31、纵向液压缸;32、纵向安装槽;40、竖直压块;41、竖直液压缸;42、竖直安装架;43、限位扣;44、垫片;45、安全链;46、挂钩;50、抬料机构;51、抬料板;52、转动部;53、耳片;54、转动轴;55、转动组件;551、传动杆;552、抬料液压缸;553、轴支架;554、液压缸支架;60、加强壁;70、抵板;80、标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卧式废屑压块机,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设有横向挤压废屑的横向压块20、用于纵向挤压废屑的纵向压块30和用于竖直挤压废屑的竖直压块40。

参见附图1和附图3,机体10的一侧面和上表面均呈开口设置,分别为侧开口和上开口,横向压块20位于侧开口位置且沿机体10宽度方向设置,横向压块20两端分别抵接于机体10侧壁,横向压块20底面和机体10底板抵接且其竖直高度小于机体10内部的深度。横向压块20远离机体10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横向液压缸21,在机体10在侧开口处还连有横向安装槽22,横向液压缸21固定于横向安装槽22内,在横向安装槽22内远离机体10的一侧设有抵板70,抵板70为凹形设置,横向液压缸21远离机体10的一端均固定于抵板70的凹形部分内。上述结构,在横向液压缸21的驱动下,横向压块20就可对机体10内的废屑进行横向挤压。抵板70可加强横向液压缸21的固定强度,使其不会发生偏移。

参见附图1和附图3,在机体10与侧开口相邻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方形的通孔,通孔的两条相邻侧边分别与机体10底部以及机体10远离横向压块20的侧壁相抵,通孔高度和横向压块20高度相同,通孔靠近横向压块20的侧边位于横向压块20推挤的极限位置。通孔内设有用于纵向挤压废屑的纵向压块30,纵向压块30形状大小与通孔相同,纵向压块30远离机体10的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纵向液压缸31,在机体10侧壁外设有用于放置纵向液压缸31的纵向安装槽32,纵向液压缸31固定于纵向安装槽32内。在纵向安装槽32内远离机体10的一侧也设有呈凹形的抵板70,纵向液压缸31远离机体10的一端均固定于抵板70的凹形部分内。上述结构,在纵向液压缸31的驱动下,纵向压块30就可以对机体10内的废屑进行纵向挤压。抵板70可加强纵向液压缸31的固定强度,使其不会发生偏移。

参见附图1和附图2,在侧开口处还设有用于竖直挤压废屑的竖直压块40,竖直压块40一端转动连接于侧开口处的两侧壁,当竖直压块40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竖直压块40侧壁正好与上开口边缘均抵接且其下表面与横向压块20上表面抵接,在竖直压块40背向机体10的一面均设有加强壁60,加强壁60上均匀分布有方格状的减重槽。在横向安装槽22上还固定有竖直安装架42,在竖直安装架42顶端转动连接有竖直液压缸41,竖直液压缸41活塞杆端部转动连接于竖直压块40上的加强壁60。上述结构,在竖直液压缸41的驱动下,竖直压块40就可以绕转动连接处转动,并对机体10内的废屑进行竖直挤压,而加强壁60能增强竖直压块的机械强度。

参见附图1和附图2,在机体10的侧壁外部也设有加强壁60。在竖直压块40的加强壁60上设有用于保证其转动到水平位置后能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扣43。在竖直安装架42上朝向竖直压块40的一侧设有垫片44,垫片44由柔性材料制成,当竖直压块40在竖直液压缸41的带动下转动到最高点时,垫片44和竖直压块40相抵。在竖直安装架42上朝向竖直压块40的一侧设有安全链45,在竖直压块40的加强壁60上设有用于勾住安全链45的挂钩46。在机体10内壁上设有用于提示最大进料量的标准线80。

上述结构,垫片44用于减小竖直压块40在转动到最高位置并停止运动时,竖直压块40和竖直液压缸41产生的振动。当长期不使用器械或者进行器械的检修时,可将安全链45挂在挂钩46上,能防止因竖直压块40和竖直液压缸41之间的连接处老化而使竖直压块40自由落下。标准线80用于提示最大的加料量。加强壁60用于加强机体10外壁以及竖直压块40的机械强度。

参见附图4和附图5,在与纵向压块30位置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抬料机构50,抬料机构50包括l形的抬料板51,抬料板51竖直部分嵌于机体10侧壁内且抬料板51表面和侧壁保持同一平面,而抬料板51底部水平部分嵌于机体10底板内且抬料板51表面和机体10底面保持同一平面。在抬料板51底部设有转动部52,在机体10侧壁顶部设有两个耳片53,转动部52两侧固定有转动轴54,转动轴54转动连接于耳片53。转动轴54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转动组件55,转动组件55包括传动杆551、抬料液压缸552、轴支架553和液压缸支架554。转动轴54远离耳片5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轴支架553,轴支架553固定于加强壁60,传动杆551一端固定于转动轴54,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抬料液压缸552的推杆,抬料液压缸552远离传动杆55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液压缸支架554,液压缸支架554固定于加强壁60上。而抬料板51水平部分的端面为倾斜设置,形成用于防止抬料板51转动时和机体10底面产生干涉的导向面。

上述结构,当废屑被挤压成废屑块并停留在抬料板51位置时,通过抬料液压缸552的驱动以及传动杆551和转动轴54的传动,抬料板51就会向上转动,此时废屑块就会在抬料板51的带动下被向上抬起,被抬高到机体10上开口的高度处,方便出料搬运。完成出料后,抬料板51可在抬料液压缸552的驱动下复位。当然的,转动组件55也可为直接同轴连接于转动轴54的电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将废屑从上开口倒入机体10内,并使加入的废屑的量不超过最大处理量;

2.启动仪器,竖直压块40在竖直液压缸41的驱动下绕转动点朝机体10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逐渐将机体10内的废屑向下挤压,当竖直压块40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竖直压块40在限位扣43的作用下正好盖住上开口,竖直挤压步骤完成,此时机体10内废屑被挤压成与横向压块20相同竖直厚度的板状废屑块;

3.完成竖直挤压后,横向压块20在横向液压缸21的驱动下朝机体10内部方向移动,对废屑进行横线的挤压,废屑在横向压块20的挤压以及竖直压块40和机体10内壁的限制下逐渐被挤压至靠近纵向压块30的一侧,横向压块20在运动到竖直压块40的边缘后到达最大挤压距离并停止运动,横向挤压步骤完成,此时机体10内废屑被挤压成横截面积于纵向压块30相同的柱状废屑块;

4.完成横向挤压后,纵向压块30在纵向液压缸31的驱动下朝机体10内部方向移动,对废屑进行纵向的挤压,废屑在纵向压块30的挤压以及竖直压块40、横向压块20和机体10内壁的限制下逐渐被挤压至抬料机构50的位置,当纵向压块30达到最大挤压距离后,纵向挤压步骤也完成,此时废屑就已经完成压块操作,变成立方体废屑块;

5.完成挤压操作后,纵向压块30、横向压块20和竖直压块40都在各自的驱动源带动下相继复位,此时废屑块被留在抬料板51位置,然后抬料液压缸552启动,通过传动杆551和转动轴54带动抬料板51向上转动,废屑块就在抬料板51的带动下被抬起,待操作人员从抬料板51上回收废屑块后,抬料板51在抬料液压缸552带动下复位,至此完成整个压块回收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