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1165发布日期:2020-07-14 16:3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榨油装置主要是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在压榨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会产生大量油汽相混合的热油气,直接排放一方面会影响作业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大气产生污染。此外,现有的榨油机基本都是进行一次榨油,基本没有对废渣进行再次利用,使得榨油效率不高,且浪费巨大。现有的榨油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进料仓和出气口,所述本体内设有压榨箱,所述压榨箱内设有榨螺,所述压榨箱底部设有油槽,位于所述压榨箱排渣口一侧还设有油渣处理器;所述油渣处理器顶部设有进渣口和进汽口,底部设有出油口和排渣口,所述进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出气口相通,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槽相通;所述油渣处理器内部设置有双挤压螺旋杆。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上铺设有滤布。

优选的,所述双挤压螺旋杆按照进料方向依次分成三段结构,第一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45°,螺旋个数为2~3个;第二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15~30°,螺旋个数为5~8个;第三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15°,螺旋个数为5~8个,并且三段结构的长度比为1.5: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压榨机(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分离出的油渣以及收集的热油汽在油渣处理器内进行二次压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压榨效率,降低损耗,还能减少对操作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榨油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渣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2中,1-装置本体,2-进料仓,3-出气口,4-压榨箱,5-榨螺,6-油槽,7-压榨箱排渣口,8-油渣处理器,9-油渣处理器进渣口,10-油渣处理器进汽口,11-油渣处理器出油口,12-油渣处理器排渣口,13-双挤压螺旋杆,14-滤布,15-第一段结构,16-第二段结构,17-第三段结构,18-现有榨油机的压榨箱出油口,19-与本体上出气口对接通至油渣处理器的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仓2和出气口3,所述本体1内设有压榨箱4,所述压榨箱4内设有榨螺5,榨螺5可以采用单螺旋结构或者双螺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单螺旋榨螺。

所述压榨箱4底部设有油槽6,所述油槽6上铺设有滤布14,可以对所获得的油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后的滤渣还可以投入到油渣处理器8中进一步压榨。

所述油渣处理器8位于所述压榨箱排渣口12一侧。所述油渣处理器8顶部设有进渣口9和进汽口10,底部设有出油口11和排渣口12,所述进汽口10通过管道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出气口3相通,所述出油口11通过管道与油槽6相通;所述油渣处理器8内部设置有双挤压螺旋杆13。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双挤压螺旋杆的按照进料方向依次分成三段结构,第一段结构15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45°,螺旋个数为3个;第二段结构16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30°,螺旋个数为6个;第三段结构17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15°,螺旋个数为6个,并且三段结构的长度比为1.5:2:1。这样,通过逐渐紧缩的三段挤压对油渣进行二次压榨,类似于挤牙膏原理(特别是在牙膏剩余不多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处理油渣中的残余油。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压榨机(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分离出的油渣以及收集的热油汽在油渣处理器内进行二次压榨,所采用的双挤压螺旋杆可以最大限度的处理油渣中的残余油,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压榨效率,降低损耗,另一方面能减少对操作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进料仓和出气口,所述本体内设有压榨箱,所述压榨箱内设有榨螺,所述压榨箱底部设有油槽,位于所述压榨箱排渣口一侧还设有油渣处理器;所述油渣处理器顶部设有进渣口和进汽口,底部设有出油口和排渣口,所述进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出气口相通,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槽相通;所述油渣处理器内部设置有双挤压螺旋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上铺设有滤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挤压螺旋杆按照进料方向依次分成三段结构,第一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45°,螺旋个数为2~3个;第二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15~30°,螺旋个数为5~8个;第三段结构中的螺旋倾斜角度为15°,螺旋个数为5~8个,并且三段结构的长度比为1.5: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热油汽分离回收的榨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进料仓和出气口,所述本体内设有压榨箱,所述压榨箱内设有榨螺,所述压榨箱底部设有油槽,位于所述压榨箱排渣口一侧还设有油渣处理器;所述油渣处理器顶部设有进渣口和进汽口,底部设有出油口和排渣口,所述进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出气口相通,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槽相通;所述油渣处理器内部设置有双挤压螺旋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压榨机(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分离出的油渣以及收集的热油汽在油渣处理器内进行二次压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压榨效率,降低损耗,还能减少对操作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美;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沃德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