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5799发布日期:2020-08-21 15:3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工装,具体是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减速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齿轮传动装置,与定轴轮系齿轮传动装置相比,它有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少、输入与输出轴同轴等有点。因之,在很多机械上,如透平压缩机、各种起重机等,目前已较多地使用行星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包括在行星架周向上设置的行星轮,在行星架中部设置有与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将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随后插入太阳轮,常规的太阳轮的安装是通过工作人员按压进入行星架内,太阳轮上的齿需要同时插入三个行星轮的间隙处才能完成安装;综上,在安装太阳轮的过程中效率不高;如何实现太阳轮的自动化安装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太阳轮的自动化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太阳轮;上料机构,上料机构适于将太阳轮依次运输至上料机构出料口;机械手,机械手位于上料机构出料口正上方,并适于夹紧或松开太阳轮;转盘,转盘上等分开设有多个槽体,槽体内放置有行星架,行星架内设置有行星轮;运动机构,运动机构与机械手固定连接,并适于带动太阳轮运输至其中一槽体内的行星架上;压板,压板位于转盘上方;当转盘将装有太阳轮的行星架运动至压板正上方时,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入至行星架内,并与行星轮啮合;

转盘上的槽体内放置有事先配合好的行星架和行星轮,太阳轮经上料机构运输运送至机械手正下方,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机械手夹取太阳轮,将太阳轮放置于行星架上,随后转盘转动,将行星架运输至压板下方,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入至行星架内,并与行星轮啮合。

为了说明上料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一端与输送带连接,输送带将太阳轮运输至机械手正下方;

将多个太阳轮置于振动盘内,通过振动,将太阳轮依次在输送带进行运输,随后到达输送带末端,等待机械手夹取。

为了防止太阳轮在输送带运送过程中发生偏移,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驱动太阳轮在输送带上作直线运动;

平行设置的两个限位块的距离略大于太阳轮的直径,防止太阳轮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

在输送带末端夹取太阳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夹手会影响后一太阳轮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的末端水平垂直设置有上料板,上料板上设置有沿上料板长度方向运动的推板,推板上开设有与太阳轮外缘配合的开口槽,推板的运动有第一气缸控制;当太阳轮由输送带运输至推板上开口槽时,推板带动太阳轮沿上料板运输至机械手正下方;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推板的运动实现了将太阳轮依次运输至上料板末端,防止影响后一太阳轮的位置,便于机械手的快速夹取。

如何实现机械手的夹取,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手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臂、右夹臂,左夹臂、右夹臂的中部均转动设置设置在机械板上,左夹臂、右夹臂的顶部均开设有腰孔,连接块两端均穿过腰孔与左夹臂、右夹臂连接,连接块的中部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当第二气缸下行,连接块在腰孔内下行,并驱动左夹臂、右夹臂下端远离;

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连接块沿腰孔升降,实现左夹臂、右夹臂相对于转轴的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或者松开太阳轮。

为了说明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运动机构包括与机械手固定连接的l型升降底板,l型升降底板与升降气缸滑动连接,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l型升降底板底部端面相抵;升降气缸固定在平移底板上,平移底板上穿设有滑轨,平移底板由平移气缸控制,沿滑轨进行平移;

通过升降气缸、平移气缸实现机械手的两轴运动,方便将置于上料机构上的太阳轮置于行星架上。

为了防止置于行星架上的太阳轮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本实用新型采用槽体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行星架的夹持部;

夹持部限制太阳轮在行星架上的左右移动,但不限制太阳轮的升降。

如何实现压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板上端面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气缸通过支架固定在转盘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转盘上的槽体内放置有事先配合好的行星架和行星轮,太阳轮经上料机构运输运送至机械手正下方,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机械手夹取太阳轮,将太阳轮放置于行星架上,随后转盘转动,将行星架运输至压板下方,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入至行星架内,并与行星轮啮合,从而实现了太阳轮的自动化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轮、2-上料机构、21-振动盘、22-输送带、23-限位块、24-上料板、25-推板、26-开口槽、3-机械手、31-左夹臂、32-右夹臂、33-机械板、34-腰孔、35-连接块、36-第二气缸、4-转盘、41-行星架、42-夹持部、5-运动机构、51-l型升降底板、52-升降气缸、53-平移底板、54-滑轨、6-压板、61-第三气缸、6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包括太阳轮1;上料机构2,上料机构2适于将太阳轮1依次运输至上料机构2出料口;机械手3,机械手3位于上料机构2出料口正上方,并适于夹紧或松开太阳轮1;转盘4,转盘4上等分开设有多个槽体,槽体内放置有行星架41,行星架41内设置有行星轮;运动机构5,运动机构5与机械手3固定连接,并适于带动太阳轮1运输至其中一槽体内的行星架41上;压板6,压板6位于转盘4上方;当转盘4将装有太阳轮1的行星架41运动至压板6正上方时,压板6下行,将太阳轮1压入至行星架41内,并与行星轮啮合;

转盘上的槽体内放置有事先配合好的行星架和行星轮,太阳轮经上料机构运输运送至机械手正下方,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机械手夹取太阳轮,将太阳轮放置于行星架上,随后转盘转动,将行星架运输至压板下方,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入至行星架内,并与行星轮啮合。

如图2所示,为了说明上料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1,振动盘21的一端与输送带22连接,输送带22将太阳轮1运输至机械手3正下方;

将多个太阳轮置于振动盘内,通过振动,将太阳轮依次在输送带进行运输,随后到达输送带末端,等待机械手夹取。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太阳轮在输送带运送过程中发生偏移,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22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驱动太阳轮1在输送带22上作直线运动;

平行设置的两个限位块的距离略大于太阳轮的直径,防止太阳轮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

如图3所示,在输送带末端夹取太阳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夹手会影响后一太阳轮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带22的末端水平垂直设置有上料板24,上料板24上设置有沿上料板24长度方向运动的推板25,推板25上开设有与太阳轮1外缘配合的开口槽26,推板25的运动有第一气缸控制;当太阳轮1由输送带22运输至推板25上开口槽26时,推板25带动太阳轮1沿上料板24运输至机械手3正下方;

通过第一气缸控制推板的运动实现了将太阳轮依次运输至上料板末端,防止影响后一太阳轮的位置,便于机械手的快速夹取。

如图4所示,如何实现机械手3的夹取,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手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臂31、右夹臂32,左夹臂31、右夹臂32的中部均转动设置在机械板33上,左夹臂31、右夹臂32的顶部均开设有腰孔34,连接块35两端均穿过腰孔34与左夹臂31、右夹臂32连接,连接块35的中部与第二气缸36的输出端连接;当第二气缸36下行,连接块35在腰孔34内下行,并驱动左夹臂31、右夹臂32下端远离;

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连接块沿腰孔升降,实现左夹臂、右夹臂相对于转轴的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或者松开太阳轮。

如图5所示,为了说明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运动机构5包括与机械手3固定连接的l型升降底板51,l型升降底板51与升降气缸52滑动连接,升降气缸52的输出端与l型升降底板51底部端面相抵;升降气缸52固定在平移底板53上,平移底板53上穿设有滑轨54,平移底板53由平移气缸控制,沿滑轨54进行平移;

通过升降气缸、平移气缸实现机械手的两轴运动,方便将置于上料机构上的太阳轮置于行星架上。

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置于行星架上的太阳轮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本实用新型采用槽体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行星架41的夹持部42;

夹持部限制太阳轮在行星架上的左右移动,但不限制太阳轮的升降。

如图6所示,如何实现压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板6上端面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气缸61通过支架62固定在转盘4上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轮自动装配装置,转盘上的槽体内放置有事先配合好的行星架和行星轮,太阳轮经上料机构运输运送至机械手正下方,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机械手夹取太阳轮,将太阳轮放置于行星架上,随后转盘转动,将行星架运输至压板下方,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入至行星架内,并与行星轮啮合,从而实现了太阳轮的自动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将事先配合好的行星架和行星轮放置在转盘上的槽体内,振动盘运动带动太阳轮经运输带输送至机械手下方,机械手通过升降气缸下行,在由第二气缸工作夹取太阳轮,太阳轮被夹取后反向移动,并通过平移气缸运输至行星架正下方,升降气缸工作带动太阳轮下行,第二气缸反向运动松开太阳轮,将太阳轮置于行星架上,并由夹持部锁紧;随后转盘转动,将行星架转动至压板下方,通过压板下行,将太阳轮压至行星架内,与行星轮啮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