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2247发布日期:2020-09-15 19:1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h型钢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



背景技术:

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h型钢生产线是生产h型钢的流水线。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h型钢生产的时候,不能确保焊枪能够准确对准焊缝进行焊接,不能保证焊缝的质量。现有技术中,h型钢翻转较为困难,其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焊接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翻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h型钢生产时焊缝的质量较差以及翻转不方便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组焊接装置提高焊缝质量,在两组焊接装置之间设计翻转机更利于焊缝,翻转机设计在机床上更为稳固,其安全性能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所述h型钢生产线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机床,所述机床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机床上安装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第一焊接装置,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机床连接,所述输送辊贯穿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一升降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焊接头;

第二焊接装置,所述第二焊接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机床连接,所述输送辊贯穿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二升降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焊接头;

翻转机,所述翻转机安装在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焊接装置之间,所述输送辊贯穿所述翻转机的底部。

机架是用于支撑整个h型钢生产线,其中机床和第一支架固定为一体后,整个装置更为稳固,机床上安装有输送辊,输送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从而带动h型钢原料不断向前运输。第一焊接装置可以准确对准焊缝进行焊接,再经过翻转机翻转后,通过第二焊接装置再次进行精确焊接。通过设计两组焊接装置提高焊缝质量,在两组焊接装置之间设计翻转机更利于焊缝,翻转机设计在机床上更为稳固,其安全性能更高。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床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安装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夹角为30~60°。

通过设计辅助支撑架使得机床与第一支架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稳定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杆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杆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板的下方。

通过设计两组对称的升降杆,避免单个升降杆需要左右不断移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生产线还包括h型钢翼缘矫正机和抛光机,所述抛光机安装在所述机床上,所述h型钢翼缘矫正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焊接装置与所述抛光机之间;所述输送辊贯穿所述h型钢翼缘矫正机和抛光机的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生产线还包括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机架的末端连接,所述清洗槽上安装有进液管和药剂管;所述清洗槽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

通过设计清洗槽,可以去除h型钢表面的污渍。设计加热装置也可以加快去除污渍的速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和药剂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机架是用于支撑整个h型钢生产线,其中机床和第一支架固定为一体后,整个装置更为稳固,机床上安装有输送辊,输送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从而带动h型钢原料不断向前运输。第一焊接装置可以准确对准焊缝进行焊接,再经过翻转机翻转后,通过第二焊接装置再次进行精确焊接。通过设计两组焊接装置提高焊缝质量,在两组焊接装置之间设计翻转机更利于焊缝,翻转机设计在机床上更为稳固,其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第一焊接装置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第二焊接装置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清洗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型钢生产线的清洗槽剖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机架,101-机床,102-第一支架,103-输送辊,104-第一驱动电机,105-辅助支撑架;2-第一焊接装置,201-第二支架,202-第一顶板,203-第二驱动电机,204-第一升降杆,205-第一焊接头;3-第二焊接装置,301-第三支架,302-第二顶板,303-第三驱动电机,304-第二升降杆,305-第二焊接头;4-翻转机;5-h型钢翼缘矫正机;6-抛光机;7-清洗槽,701-进液管,702-药剂管,703-阀门,704-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焊接的h型钢生产线,所述h型钢生产线包括:

请参阅图2,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机床101,所述机床101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支架102;所述机床101上安装有输送辊103,所述输送辊103的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104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机床101与所述第一支架102之间安装有辅助支撑架105,所述辅助支撑架105与所述第一支架102的夹角为30~60°;

请参阅图3,第一焊接装置2,所述第一焊接装置2包括第二支架201,所述第二支架201与所述机床101连接,所述输送辊103贯穿所述第二支架201,所述第二支架2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板202,所述第一顶板202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3与第一升降杆20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20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焊接头205;所述第一升降杆204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202的下方;

请参阅图4,第二焊接装置3,所述第二焊接装置3包括第三支架301,所述第三支架301与所述机床101连接,所述输送辊103贯穿所述第三支架301,所述第三支架30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板302,所述第二顶板302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303,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03与第二升降杆30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3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焊接头305;所述第二升降杆304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板302的下方;第二焊接装置3的结构与第一焊接装置2相似;

请参阅图1,翻转机4,所述翻转机4安装在所述第一焊接装置2和所述第二焊接装置3之间,所述输送辊103贯穿所述翻转机4的底部;

请参阅图1,h型钢翼缘矫正机5和抛光机6,所述抛光机6安装在所述机床101上,所述h型钢翼缘矫正机5安装在所述第二焊接装置3与所述抛光机6之间;所述输送辊103贯穿所述h型钢翼缘矫正机5和抛光机6的底部;

请参阅图5和图6,清洗槽7,所述清洗槽7与所述机架1的末端连接,所述清洗槽7上安装有进液管701和药剂管702;所述清洗槽7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704,所述进液管701和药剂管702上均安装有阀门703。

工作过程:h型钢通过输送辊103传送至第一焊接装置2,第二驱动电机203带动第一升降杆204升降,第一升降杆204升降从而带动第一焊接头205升降,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焊接;经过第一次焊接后,翻转机4翻转h型钢,再通过输送辊103传送至第二焊接装置3,第三驱动电机303带动第二升降杆304升降,第二升降杆304升降从而带动第二焊接头305升降;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经过h型钢翼缘矫正机5矫正和抛光机6抛光后,再进入清洗槽7中清洗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组焊接装置提高焊缝质量,在两组焊接装置之间设计翻转机4更利于焊缝,翻转机4设计在机床101上更为稳固,其安全性能更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