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洗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7212发布日期:2020-11-19 19:1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易清洗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限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易清洗压辊装置。



背景技术:

压辊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表面会沾染一些灰尘等杂物,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清洗,否则会影响所加工的产品的质量,由于压辊转速快、温度高,人工清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有的清洗装置结构复杂,清洗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易清洗压辊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清洗压辊装置,包括安装架、压辊、固定辊、驱动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固定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压辊对应设在所述固定辊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设在所述压辊和固定辊的一侧,并可驱动所述压辊压辊和固定辊接触挤压或分离,所述清洗组件设有两套,并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压辊及固定辊的一侧,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底座、清洗辊、清洗罩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架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清洗罩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端,所述清洗辊的辊轴固定在所述清洗罩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清洗辊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上方设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灯罩和红外灯管,所述灯罩包括顶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固定在所述顶面的左右两端,所述红外灯管设有两根,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上设有抽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轮、连接架、驱动杆、推杆和顶杆,所述调节轮固定在所述固定辊的两端并与所述固定辊旋转连接,所述调节轮外缘周向交错设置有若干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且所述压辊底端到所述固定辊顶端之间的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底部到所述调节轮中心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底部到所述调节轮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差值。

所述连接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平直段、旋转连接段和倾斜段,所述旋转连接段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安装架旋转连接,所述平直段与所述压辊的滚轴连接,所述倾斜段相对所述平直段向下倾斜,并与所述驱动杆旋转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旋转连接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推杆旋转连接,所述推杆对应设在所述调节轮的一侧,其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并可推动所述调节轮转动,所述顶杆对应设在所述调节轮上方,其底端与所述调节轮相抵靠,且所述顶杆底端固定设有与所述调节轮配合的滚珠,顶端与所述压辊的压辊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可通过所述驱动杆和推杆驱动所述调节轮旋转,继而带动所述顶杆沿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滑动,使顶杆上移动,进而使所述压和固定辊接触挤压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的两端设有防止顶杆脱落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原图所述固定辊之间设有限位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部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固定杆底部设有与所述调节杆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调节杆顶部与所述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底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顶杆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设在所述空腔内,其包括缓冲弹簧、导向杆和限位部,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滚珠顶部,所述限位部对应设在所述导向杆的上方,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通孔,所述缓冲弹簧)设在所述限位部和滚珠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外。

本实用新型易清洗压辊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压辊装置,通过包括安装架、压辊、固定辊、驱动组件和清洗组件的配合,使压辊和固定辊易于清洗,保证了压辊工作时的清洁度,避免产品表面受到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且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使压辊和固定辊工作时挤压接触,不工作时分开,避免了长时间受压造成的辊面变形。顶杆底部设有缓冲机构,一方面延长了顶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且压辊和固定辊之间接触时有了缓冲,不再是刚性接触,大大减少了对物体表面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轮的正视图,

图4为调节轮的俯视图,

图5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驱动组件,21连接架,211平直段,212旋转连接段,213倾斜段,22驱动杆,23推杆,24顶杆,241固定杆,242调节杆,243滚珠,244安装孔,245导向杆,246缓冲弹簧,247限位部,248空腔,25转轴,27第一驱动件,3固定辊,31固定辊辊套,32调节轮,321第一弧形槽,322第二弧形槽,34限位板,4压辊滚轴,5压辊,51压辊滚套,6清洗组件,61底座,62清洗罩,63毛刷层,64清洗辊,65第二驱动件,66驱动电机,67滑轨组件,7烘干组件,71抽气管,72清洗罩,721顶面,722第一侧面,723第二侧面,73红外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见图1至图4,一种易清洗压辊装置,包括安装架1、压辊5、固定辊3、驱动组件2和清洗组件,所述固定辊3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压辊5对应设在所述固定辊3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设在所述压辊5和固定辊3的一侧,并可驱动所述压辊压辊5和固定辊3接触挤压或分离,所述清洗组件6设有两套,并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压辊5及固定辊3的一侧。

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调节轮32、连接架21、驱动杆22、推杆23和顶杆24。所述调节轮32固定在所述固定辊3的两端并与所述固定辊3旋转连接,所述调节轮32外缘周向交错设置有若干第一弧形槽321和第二弧形槽322,且所述压辊5底端到所述固定辊3顶端之间的距离值略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21底部到所述调节轮32中心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弧形槽322底部到所述调节轮32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差值,以保证工作时,压辊5和固定辊3可以挤压接触。

所述压辊5设在所述固定辊3的上方,且所述压辊5底端到所述固定辊3顶端之间的距离值a略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21底部到所述调节轮32中心的距离b和所述第二弧形槽322底部到所述调节轮32中心的距离c之间的差值(b-c)。即a<b-c,a的值略小于b-c,可以使顶杆24从第一弧形槽321运动到第二弧形槽322时,压辊5与固定辊3充分挤压接触。

进一步地,为防止顶杆24脱落,所述调节轮32的两端设有防止顶杆24偏离调节轮的限位板34。此外,为了防止调节轮32不可控的滑动,所述调节轮32与所述固定辊3之间设有限位螺杆。

所述连接架21包括依次连接的平直段211、旋转连接段212和倾斜段213,所述旋转连接段212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上并与所述安装架1旋转连接,所述平直段211与所述压辊5的滚轴4连接,辊轴4的轴承安装在平直段211上。所述倾斜段213相对所述平直段211向下倾斜,并与所述驱动杆22旋转连接,所述驱动杆22一端旋转连接第一驱动件27,另一端通过转轴25与推杆23旋转连接,所述推杆23对应设在所述调节轮32的一侧,其与所述安装架1滑动连接,并可推动所述调节轮32转动,所述顶杆24对应设在所述调节轮32上方,其底端与所述调节轮32相抵靠,且所述顶杆24底端固定设有与所述调节轮32配合的滚珠243,顶端与所述压辊5的压辊滚轴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7可采用气缸或其他驱动件,其一端与安装架1旋转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22旋转连接。所述驱动件27可通过所述驱动杆22和推杆23驱动所述调节轮32旋转,继而带动所述顶杆24沿所述第一弧形槽321和第二弧形槽322滑动,使顶杆24上移动,进而使所述压辊5和固定辊3接触挤压或分离。

由于辊身易磨损,为了延长压辊和固定辊的使用寿命,在磨损时易替换,重复利用辊身,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压辊5外套装有压辊滚套51,所述固定辊3外套装有固定辊辊套31。

见图5,所述固定杆241底部设有与所述调节杆242配合的安装孔244,所述调节杆242顶部与所述安装孔244可拆卸连接。此外,所述顶杆24底部设有缓冲机构。具体的,所述顶杆24底部设有空腔248,所述缓冲机构设在所述空腔248内,其包括第一缓冲弹簧246、第一导向杆245和第一限位部247。所述导向杆245固定在所述滚珠243顶部,所述限位部247对应设在所述导向杆245的上方,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45配合的通孔,所述缓冲弹簧246设在所述限位部247和滚珠243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45外。

见图6,所述清洗组件6包括底座61、清洗辊64、清洗罩62和驱动电机66,所述底座61通过滑轨组件67与所述安装架1水平方向滑动连接,需要清洗时清洗组件6沿水平滑轨移动至与压辊(5)或固定辊(3)贴合,进行清洗,不需清洗时,滑动移开。所述清洗罩62固定在所述底座61的顶端,所述清洗辊64的辊轴固定在所述清洗罩62的两个端面上,所述清洗辊64外套装有毛刷层63,所述驱动电机66固定在所述底座61上,并通过第二驱动件65驱动所述清洗辊64旋转。清洗罩62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常见现有技术,图中未给出),方便换水。

见图7,所述压辊5上方设有烘干组件7,所述烘干组件7包括灯罩72和红外灯管73,所述灯罩72包括顶面721、第一侧面722和第二侧面723,所述第一侧面722和第二侧面723固定在所述顶面721的左右两端,所述红外灯管73设有两根,且分别设在所述第一侧面722和第二侧面723上。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辊面干燥速度,所述顶面721上设有抽气管71,以抽取水汽。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清洗组件6沿滑轨组件向压辊5或固定辊3推进,分别对压辊5和固定辊3进行清洗,驱动电机66带动清洗辊64旋转,压辊5或固定辊3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毛刷层63将压辊5或固定辊3表面的污物清洗干净,清洗时,可根据需要换水。之后烘干组件7对其烘干。驱动组件2工作时,驱动第一驱动件27通过所述驱动杆22驱动所述推杆23向左移动,推杆23推动所述调节轮32旋转,所述顶24杆从第一弧形槽321滑入第二弧形槽322,顶杆24带动压辊5下移,使压辊5和固定辊3挤压接触,此时顶杆24不与第二弧形槽322接触,也可将调节杆242取下,压辊5开始工作。此外,顶杆24也可设计为伸缩杆模式或者折叠杆模式,以调节顶杆24与调节轮之间的距离。伸缩杆模式时,调节杆242可在固定杆241内伸缩,可采用现有的伸缩杆模式。折叠杆模式时,调节杆242可在与固定杆241连接处折叠,可采取现有的折叠结构。压辊工作结束后,调节杆242恢复原位,第一驱动件27通过所述驱动杆22驱动所述推杆23向左移动,推杆23推动所述调节轮32旋转,所述顶24杆从第二弧形槽322滑入第一弧形槽321,顶杆24带动压辊5上移,使压辊5和固定辊3分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