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1583发布日期:2020-10-13 09:3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机叶轮其中一款产品为前盖面为弧面、后盖板为平面,而其中的叶片为不规则状,导致生产装配上一直无法进行机械自动化生产,一直采用人工转配,导致生产效率一直不高,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应用的电动机叶片的冲压插装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包括流水线本体和控制台,在流水线本体上设有可循环的台面槽,所述台面槽的外侧依次固定有后盖板上料装置、冲压插装装置、压铆装置、前盖板上料装置、二次压铆装置和取件装置,所述台面槽上放置有可移动的夹具,所述夹具上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前盖板、叶片和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将后盖板放置于夹具上,多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将多个叶片放置于后盖板上,每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在同一夹具内只放置一个叶片,每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放置不同角度的叶片,所述压铆装置将所述后盖板和叶片进行铆接,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将前盖板放置在夹具上,所述二次压铆装置将前盖板和叶片铆接,所述取件装置将夹具上的叶轮取出流水线本体。所述矩形的台面槽中间设有传送带,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与冲压插装装置之间设有夹具盖移动装置,压铆装置和前盖板上料装置之间也设有夹具盖移动装置,所述传送带用于运输夹具盖。

其中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与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一样,本发明选择前盖板上料装置进行详细叙述;前盖板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存料架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存料架组件中设有可旋转地存料圆台,所述存料圆台上设有存料竖杆,所述存料圆台中心连接有换料马达,所述存料竖杆所围成的存料空间内设有上料通孔,所述上料通孔下侧设有可上下移动地上料圆台,所述上料圆台中心固接有上料杆,所述上料杆连接有上料马达,所述上料马达与上料杆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所述送料组件设有固定在生产线上的送料基座,所述送料基座上设有送料移板,所述送料移板上设有上料机械爪和调整机械爪,所述上料机械爪可移动到存料圆台上,所述调整机械爪可移动到生产线上。所述上料机械爪和调整机械爪的水平向移动通过送料移板连接的气缸驱动,上料机械爪和调整机械爪的垂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各种上方的气缸驱动,均通断电来控制机械爪末端的电磁铁来吸附前盖板。

所述调整机械爪的末端连接有调整平板,所述调整平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调整空心柱,所述送料基座上固定有位于调整平板正下方的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上表面设有可旋转地盖板内芯,所述调整座的下方设有调整马达,所述调整马达的调整旋转轴连接到盖板内芯调整空心柱的内腔可与前盖板的外部表面弧面相匹配,盖板内芯的外表面与前盖板的内部弧面相配合,通过调整马达的旋转使得调整内芯进行旋转,而前盖板处于调整空心柱与盖板内芯的中间,且盖板内芯中间的凸起与前盖板的通孔大小一致,则保证前盖板中心轴线的位置和盖板内芯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通过调整机械爪把前盖板送到夹具上。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夹具盖、夹具底座和定位片,所述夹具底座上放置有后盖板,所述定位片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述定位片与后盖板接触,所述夹具盖内放置有叶片,所述前盖板与叶片可相互配合。

所述上料圆台下方还设有与上料杆平行的底座支杆,所述上料杆的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此距离传感器与上料杆可发生相对旋转,所述距离传感器也与底座支杆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底座支杆滑动连接;所述上料圆台下方还设有固定不动的距离传感器。两个距离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知道上料杆上移的距离。

所述取件装置与送料组件工作原理一致,另外夹具盖移动装置也与送料组件工作原理一致,具体结构可参照送料组件,也可以进行一些变动。

所述冲压插装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固定其上的叶片移动组件和冲压模,所述冲压基座上固定有叶片堆放架,所述叶片堆放架底部端面上设有叶片滑槽,所述叶片滑槽的一侧放置有叶片适配板、另一侧端部固定有卡轮,所述卡轮的外侧设有以卡轮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四个等分卡轮槽,所述卡轮槽开口方向可与叶片滑槽平行,所述冲压基座靠近卡轮的一侧设有冲压模组件,冲压模组件包括冲压模和冲压头,所述叶片适配板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卡轮连接有第一马达。

所述冲压模上设有冲压模槽和冲压弧面,所述冲压弧面用于配合冲压头配合,所述冲压头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冲压模远离冲压头的一侧设有松推杆和弹簧,所述松推杆可穿过冲压弧面,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松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冲压模上。该松推杆和弹簧的作用是为了让被冲压后的叶片被推出一段距离,使得叶片和冲压弧面留出空隙方便平移机械手抓取叶片。

所述叶片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平板、平移机械手和旋转机械手,所述移动平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移动平板可相对冲压基座水平移动,所述移动平板上固定有平移机械手和旋转机械手。

所述冲压头上设有冲压缺口。所述冲压缺口用于平移机械手伸入取出被冲压后的叶片。

其中所述压铆装置和二次压铆装置其工作原理也一样唯一的区别点在于铆接点位置不一样,所述压铆装置的铆接点在夹具下方,所述二次压铆装置铆接点在夹具上方,因此选择压铆装置进行描述,所述压铆装置,包括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压铆固定架、固定在其上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侧设有上气缸、下侧设有连接到上气缸的上移动组,所述下固定板下侧设有下气缸、上侧设有连接到下气缸的下移动组,所述上移动组下方固接有上铆接头组件,所述下移动组上方固接有下铆接头组件,所述上铆接头组件和下铆接头组件之间设有固定在生产线上台面槽,所述台面槽内设有夹具,所述台面槽设有小于夹具宽度的开口,下铆接头通过该开口作用到夹具的下面,铆接叶片下方的铆接点。

所述夹具包括夹具盖、夹具底座和定位片,所述夹具底座上放置有后盖板,所述定位片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述定位片与后盖板接触,所述夹具盖内放置有叶片。

所述上铆接头组件固定有铆接头,所述上铆接头底部端面为倾斜弧面,所述倾斜弧面上设有铆接缺口,所述下铆接组件固定有下铆接头,所述下铆接头上部端面为平面,铆接缺口与铆接点配合,使得上铆接头不会压到叶片弧面上的铆接点,上铆接头在本装置中的作用为压住叶片,使得叶片上会上移,配合下铆接头对叶片下方的铆接点进行压铆动作。

所述上移动组件固定有辅助销,所述上移动组件上的辅助销穿过上固定板;所述下移动组件固定有辅助销,所述下移动组件上的辅助销穿过下固定板,辅助销用于防止上、下移动组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与二次压铆装置之间还设有矫正装置,所述矫正装置设有固定在流水线本体上的矫正底座,所述矫正底座固定有矫正气缸和矫正固定板,所述矫正气缸位于矫正固定板上方且相互垂直,所述矫正固定板上下两侧设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固定有穿过矫正固定板的矫正连接杆,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矫正电机固接,所述矫正固定板固定有矫正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矫正电机设有与第二齿轮链传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横板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矫正盖板,所述矫正盖板和轴承之间设有矫正弹簧,所述矫正盖板内固接矫正旋转轴,所述矫正旋转轴贯穿过第二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与传统的电动机叶轮的生产相比,本自动化装配线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同时也减少了工序,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的立体视图;

图2是装配线上冲压插装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3是装配线上冲压插装装置的正视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装配线上冲压插装装置中冲压模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7是装配线上冲压插装装置中冲压模组件的俯视视图;

图8是图7的c-c向剖视图;

图9是图5的局部d的放大视图;

图10是装配线上压铆装置的立体视视图;

图11是装配线上压铆装置的正视视图;

图12是图11的e-e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f-f向剖视图;

图14是压铆装置中上、下铆接组件、叶片和后盖板配合时的立体视图;

图15是装配线上前盖板上料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6是前盖板上料装置中存料架组件的正视视图;

图17是前盖板上料装置中送料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18是前盖板上料装置中送料组件的正视视图;

图19是图18的g-g向剖视图;

图20是存料架组件中存料圆台的立体视图;

图21是送料组件中调整平板、调整空心柱、盖板内芯和前盖板配合时的立体视图;

图22是夹具盖移动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3是矫正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4是取件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5是叶轮的立体视图;

图26是叶片的立体视图;

图27是叶轮隐藏前盖板后的立体视图;

图28是夹具、叶片和后盖板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29是装配线上矫正装置的侧视图;

图30是装配线上矫正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31是装配线上矫正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部分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是:冲压插装装置100;冲压基座101;前盖板111;叶片112;铆接点113;后盖板114;夹具120;夹具盖1201;夹具底座1202;定位片1203;台面槽121;叶片移动组件130;平移机械手131;旋转机械手132;叶片堆放架140;叶片滑槽1401;第一气缸141;叶片适配板142;第一马达143;卡轮1431;卡轮槽1432;冲压模150;冲压模槽1501;冲压弧面151;松推杆152;弹簧153;冲压头160;冲压头缺口161。压铆装置200;压铆固定架210;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辅助销213;上气缸220;下气缸221;上移动组230;上铆接头组件231;上铆接头2310;上铆接头缺口2311;下移动组240;下铆接组件241;下铆接头2410。前盖板上料装置300;存料架组件310;存料竖杆311;存料圆台312;上料通孔3120;换料马达313;上料马达314;上料杆315;上料圆台316;距离传感器317;底座支杆318;送料组件320;送料基座3201;送料移板3210;上料机械爪3220;调整机械爪3230;调整平板3231;调整空心柱3232;调整马达3240;调整旋转轴3241;盖板座3250;盖板内芯3251。冲压插装装置100;夹具120;压铆装置200;流水线本体1:控制台2;夹具气缸31;二次压铆装置400;后盖板上料装置500;夹具盖移动装置600;矫正装置700;矫正底座701;矫正气缸702;矫正电机703;矫正固定板704;第一横板705;矫正连接杆706;第二横板707;矫正盖板708;第一齿轮709;第二齿轮710;矫正旋转轴711;矫正弹簧712;轴承713;取件装置800;传送带9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具体内容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包括流水线本体1和控制台2,在流水线本体1上设有可循环的台面槽121,所述台面槽121的外侧依次固定有后盖板上料装置500、冲压插装装置100、压铆装置200、前盖板上料装置300、二次压铆装置400和取件装置800,所述台面槽121上放置有可移动的夹具120,所述夹具120上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前盖板111、叶片112和后盖板114,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500将后盖板114放置于夹具120上,多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100将多个叶片112放置于后盖板114上,每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100在同一夹具内只放置一个叶片112,每个所述冲压插装装置100放置不同角度的叶片112,所述压铆装置200将所述后盖板114和叶片112进行铆接,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300将前盖板111放置在夹具120上,所述二次压铆装置400将前盖板111和叶片112铆接,所述取件装置800将夹具120上的叶轮取出流水线本体1。所述矩形的台面槽中间设有传送带900,所述矩形的台面槽中间设有传送带,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与冲压插装装置之间设有夹具盖移动装置,压铆装置和前盖板上料装置之间也设有夹具盖移动装置,所述传送带用于运输夹具盖。所述台面槽内铺满夹具120只留一个夹具120的空隙,然后在矩形台面槽的四个角落安装夹具气缸31,用来推动夹具,这样可以加快生产效率。

参考图15至17其中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与所述后盖板上料装置一样,本发明选择前盖板上料装置进行详细叙述;前盖板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存料架组件310和送料组件320,所述存料架组件310中设有可旋转地存料圆台312,所述存料圆台312上设有存料竖杆311,所述存料圆台312中心连接有换料马达313,所述存料竖杆311所围成的存料空间内设有上料通孔3120,所述上料通孔3120下侧设有可上下移动地上料圆台316,所述上料圆台316中心固接有上料杆315,所述上料杆315连接有上料马达314,所述上料马达314与上料杆315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所述送料组件320设有固定在生产线上的送料基座3201,所述送料基座3201上设有送料移板3210,所述送料移板3210上设有上料机械爪3220和调整机械爪3230,所述上料机械爪3220可移动到存料圆台312上,所述调整机械爪3230可移动到生产线上。所述上料机械爪3220和调整机械爪3230的水平向移动通过送料移板连接的气缸驱动,上料机械爪3220和调整机械爪3230的垂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各种上方的气缸驱动,均通断电来控制机械爪末端的电磁铁来吸附前盖板。

所述调整机械爪3230的末端连接有调整平板3231,所述调整平板323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调整空心柱3232,所述送料基座3201上固定有位于调整平板3231正下方的调整座3250,所述调整座3250上表面设有可旋转地盖板内芯3251,所述调整座3250的下方设有调整马达3240,所述调整马达3240的调整旋转轴3241连接到盖板内芯3251调整空心柱的内腔可与前盖板的外部表面弧面相匹配,盖板内芯3251的外表面与前盖板的内部弧面相配合,通过调整马达的旋转使得调整内芯进行旋转,而前盖板111处于调整空心柱3232与盖板内芯3251的中间,且盖板内芯3251中间的凸起与前盖板的通孔大小一致,则保证前盖板中心轴线的位置和盖板内芯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通过调整机械爪把前盖板送到夹具120上。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夹具120,所述夹具120包括夹具盖1201、夹具底座1202和定位片1203,所述夹具底座1202上放置有后盖板114,所述定位片1203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述定位片1203与后盖板114接触,所述夹具盖1201内放置有叶片112,所述前盖板111与叶片112可相互配合。

所述上料圆台316下方还设有与上料杆315平行的底座支杆318,所述上料杆315的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17,此距离传感器317与上料杆315可发生相对旋转,所述距离传感器317也与底座支杆318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317与底座支杆318滑动连接;所述上料圆台316下方还设有固定不动的距离传感器317。两个距离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知道上料杆315上移的距离,然后进行旋转存料圆台316。

整个前盖板上料装置300为固定在叶轮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其中一个装置,叶轮包括前盖板111、叶片112、后盖板114,叶片112上有铆接点113;夹具120放置于台面槽上,台面槽上位于生产线内,夹具120内有后盖板114,本步骤内的夹具盖1201已被取下。

整个前盖板上料装置300的一个工作周期的运动为:当夹具112移动到前盖板上料装置300的位置时。送料移板3210连接的气缸驱动送料移板3210水平的向存料架组件310移动,当上料机械爪3220移动到存料竖杆311形成的存料点时候,然后在气缸的作用下下移,上料机械爪3220的中心爪插入到前盖板111中心孔,然后中心爪往外侧移动,上料机械爪3220抓住前盖板111;与此同时,调整机械爪3230位于盖板座3250的正上方,然后在气缸的作用下下移,使得调整空心柱3232压在位于盖板座3250上的前盖板111,盖板座下方的调整马达3240旋转,带动盖板内芯3251旋转,而前盖板111在调整空心柱3232和盖板内芯3251的内外夹住且盖板内芯3251处于旋转的状态下,使得前盖板111的中心孔与盖板内芯的圆柱配合,使得前盖板111在调整机械爪3230下处于水平状态;在这之后送料移板3210水平的向夹具120方向移动,直到上料机械爪3220移动到盖板座3250的上方,调整机械爪3230处于夹具120上方,然后上料机械爪3220把未调整过的前盖板放置到盖板座3250上,调整机械爪3230把调整好位置的前盖板111放置到已经取下夹具盖1201的夹具120上,然后生产线上的夹具移动进入下一个工序,前盖板上料装置300进行下一个工作周期,

在这过程中,每当上料机械爪每取走一个前盖板111,上料马达314会工作使得上料杆315上移,上料圆台316使得前盖板111不会因为被取走,而高度下降上料机械爪无法抓取到前盖板,当距离传感器317检测到上料杆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后,上料马达314会反向旋转,把上料杆315移动到最低点,上料圆台高度低于存料圆台312的下表面。然后换料马达313旋转,使得存料圆台312换料道,上料杆重复进行上述运动。

所述取件装置800与送料组件工作原理一致,另外夹具盖移动装置600也与送料组件工作原理一致,具体结构可参照送料组件,区别点在于所用机械手不一致。

参考图2至图9,具体的冲压插装装置包括冲压基座101、固定其上的叶片移动组件130和冲压模150,所述冲压基座101上固定有叶片堆放架140,所述叶片堆放架140底部端面上设有叶片滑槽1401,所述叶片滑槽1401的一侧放置有叶片适配板142、另一侧端部固定有卡轮1431,所述卡轮1431的外侧设有以卡轮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四个等分卡轮槽1432,所述卡轮槽1432开口方向可与叶片滑槽1401平行,所述冲压基座101靠近卡轮1431的一侧设有冲压模组件,冲压模组件包括冲压模150和冲压头160,所述叶片适配板142连接有第一气缸141,所述卡轮1431连接有第一马达143。

所述冲压模150上设有冲压模槽1501和冲压弧面151,所述冲压弧面151用于配合冲压头160配合,所述冲压头160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冲压模150远离冲压头160的一侧设有松推杆152和弹簧153,所述松推杆152可穿过冲压弧面151,所述弹簧153一端固定在松推杆152上、另一端固定在冲压模150上。该松推杆和弹簧的作用是为了让被冲压后的叶片112被推出一段距离,使得叶片和冲压弧面留出空隙方便平移机械手抓取叶片112。

所述叶片移动组件130包括移动平板、平移机械手131和旋转机械手132,所述移动平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移动平板可相对冲压基座101水平移动,所述移动平板上固定有平移机械手131和旋转机械手132。叶片移动组件130固定在冲压插装装置100基座上,叶片移动组件130包括移动平板、平移机械手131和旋转机械手132,移动平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可水平方向移动,移动平板上设置有平移机械手131和旋转机械手132,平移机械手131是指机械手头部除了抓取物品外只进行平移运动,平移机械手131在其内部的气缸作用下可上下移动以及夹紧叶片112,旋转机械手132是指机械手头部除了抓取物品外还进行以自身中心轴线的旋转运动,且旋转运动的角度为可变化。台面槽121在卡紧夹具120的情况下传送夹具120。

叶片堆放架140底部设有叶片滑槽1401,叶片滑槽1401的厚度只允许一片叶片112通过,所述叶片适配板142与叶片112的外形凹槽凸起匹配保证叶片112能稳定平移,叶片适配板142也在叶片滑槽1401内用于推动叶片移动,第一气缸141连接到叶片适配板142,;第一马达143连接有卡轮1431;所述卡轮1431圆周方向设有间隔90°的卡轮槽1432;所述叶片适配板142在第一气缸141的作用下把叶片堆放架140上的叶片依次推动到卡轮槽1432内,所述卡轮1431在第一马达143的作用下旋转90°,使得水平放置的叶片112变成竖直放置,然后平移机械手131夹住叶片112;

所述冲压头160上设有冲压缺口161。所述冲压缺口用于平移机械手伸入取出被冲压后的叶片。

整个冲压插装装置100为叶轮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个步骤,叶轮包括前盖板111、叶片112、后盖板114,叶片112上有铆接点113;冲压插装装置100的一侧为台面槽121,台面槽121上放置有夹具120,夹具120内有后盖板114,夹具120上开设有叶片摆放槽用于叶片112放置。

整个叶片冲压插装装置的一个工作周期的运动为:叶片堆放架140上先依次堆放好成摞的未冲压的叶片112,第一气缸141固定连接有叶片适配板142,第一气缸141收缩,导致第一适配板142在叶片滑槽1401上向叶片堆放架140移动,叶片滑槽1401的高度只允许一片叶片112被推离叶片堆放架140,使得叶片112沿着叶片滑槽1401移动到卡轮1431的卡轮槽1432中,其中第一马达143使得四个卡轮槽1432的中一个卡轮槽一直会与叶片滑槽对齐,然后第一马达143启动使得卡轮1431旋转90°,使得放置有叶片112的卡轮槽1432处于卡轮的最高处。

然后叶片移动组件130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平板上的平移机械手131对准卡轮槽1432中的未被冲压的叶片112,而移动平板上的旋转机械手132对准冲压模组件中冲压好的叶片112,两个机械手同时下移并夹紧对应的叶片112,然后两个机械手复位;第二气缸再次工作,移动平板原路返回,使得移动平板上的平移机械手131对准冲压模组件中的冲压模槽1501,而移动平板上的旋转机械手132对准夹具120中其中一个叶片摆放槽,两个机械手同时下移并松开对应的叶片112,使得未被冲压的叶片112放到冲压模组件的冲压模槽1501中,冲压好的叶片112放置到准夹具120的其中一个叶片摆放槽中,然后冲压头160连接的液压杆工作,使得冲压头160冲击未被冲压的叶片112,直到叶片112被冲压到与冲压弧面151一致的形状后,所述松推杆152在弹簧153的作用下,使得冲压好的叶片112退出一点间隙,便于旋转机械手132抓取。然后进行下一个工作周期。

更具体的是,单个冲压插装装置100内的所述旋转机械手132以自身中心轴线的旋转角度为固定角度,此时生产线上装有多个冲压插装装置100,冲压插装装置100的数量与夹具120内的叶片数量一致,每个冲压装置100只负责为每个夹具120内同一角度的叶片提供冲压插装,可以有效提高夹具120的冲压插装效率。

参考图10指图14其中所述压铆装置和二次压铆装置其工作原理也一样唯一的区别点在于铆接点位置不一样,所述压铆装置的铆接点在夹具下方,所述二次压铆装置铆接点在夹具上方,因此仅选择压铆装置进行描述。

所述压铆装置,包括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压铆固定架210、固定在其上的上固定板211和下固定板212,所述上固定板211上侧设有上气缸220、下侧设有连接到上气缸的上移动组230,所述下固定板212下侧设有下气缸221、上侧设有连接到下气缸的下移动组240,所述上移动组230下方固接有上铆接头组件231,所述下移动组240上方固接有下铆接头组件241,所述上铆接头组件231和下铆接头组件241之间设有固定在生产线上台面槽121,所述台面槽121内设有夹具120,所述台面槽121设有小于夹具120宽度的开口,下铆接头通过该开口作用到夹具120的下面,铆接叶片112下方的铆接点。

所述夹具120包括夹具盖1201、夹具底座1202和定位片1203,所述夹具底座1202上放置有后盖板114,所述定位片1203固定在夹具底座1202上,所述定位片1203与后盖板114接触,所述夹具盖1201内放置有叶片112。

所述上铆接头组件231固定有铆接头2310,所述上铆接头2310底部端面为倾斜弧面,所述倾斜弧面上设有铆接缺口2311,所述下铆接组件241固定有下铆接头2410,所述下铆接头2410上部端面为平面,铆接缺口2311与铆接点113配合,使得上铆接头不会压到叶片112弧面上的铆接点113,上铆接头在本装置中的作用为压住叶片112,使得叶片112上会上移,配合下铆接头2410对叶片112下方的铆接点113进行压铆动作。

所述上移动组件230固定有辅助销213,所述上移动组件230上的辅助销213穿过上固定板211;所述下移动组件240固定有辅助销213,所述下移动组件240上的辅助销213穿过下固定板212,辅助销213用于防止上、下移动组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整个压铆装置200为固定在叶轮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其中一个装置,叶轮包括前盖板111、叶片112、后盖板114,叶片112上有铆接点113;夹具120放置于台面槽上,台面槽上位于生产线内,夹具120内有后盖板114,夹具盖1201上开设有叶片摆放槽用于叶片112放置,夹具底座1202下方设有底座槽,用于下铆接头穿过夹具底座1202压铆叶片112下方的铆接点113。

整个压铆装置的一个工作周期的运动为:当夹具120移动到压铆装置位置时,上气缸220作用在上移动组230上,上移动组件230在上气缸220的推动以及两侧的辅助销213的辅助下向下移动,辅助销保证上移动组件下移时候的精准度,上铆接头组件231下移,使得上铆接头2310插入到夹具盖1201的叶片摆放槽内,上铆接头2310的弧面与叶片112上方的弧面紧密配合,其中上铆接头缺口2311的缺口大于铆接点113的大小,此时上铆接头2310不会压铆叶片112弧面上的铆接点113,但却使得叶片112被紧紧的压住在后盖板114上;然后下气缸221开始向上移动,下移动组件240在下气缸221的推动以及两侧的辅助销213的辅助下向上移动,辅助销保证下移动组件上移时候的精准度,下铆接头组件241上移,使得下铆接头2410插入到夹具底座1202的底座槽中,下铆接头2410对叶片下方的铆接点113进行压铆,使得后盖板114和叶片112紧密配合在一起。然后生产线上的夹具移动使得下一个夹具进入到压铆装置中,压铆装置进行下一个工作周期。

所述前盖板上料装置300与二次压铆装置400之间还设有矫正装置700,所述矫正装置设有固定在流水线本体1上的矫正底座701,所述矫正底座701固定有矫正气缸702和矫正固定板704,所述矫正气缸位于矫正固定板上方且相互垂直,所述矫正固定板704上下两侧设有第一横板705和第二横板707,所述第一横板705和第二横板707之间固定有穿过矫正固定板的矫正连接杆706,所述第一横板705和所述矫正电机703固接,所述矫正固定板固定有矫正电机703和第二齿轮710,所述矫正电机703设有与第二齿轮710链传动的第一齿轮709,所述第二横板707上固定有轴承713,所述轴承内套接有矫正盖板708,所述矫正盖板708和轴承之间设有矫正弹簧712,所述矫正盖板内固接矫正旋转轴711,所述矫正旋转轴711贯穿过第二齿轮710直至穿过第一横板705。

参考图29至31,具体的矫正装置700的运动过程为:当需要矫正装置对前盖板111和叶片112之间的位置进行矫正的时,矫正气缸702下移作用在第一横板705上,第一横板705下移,连接杆706可以在矫正固定板704上下移动,且连接杆固定连接着第二横板,所以第二横板707和第一横板705一起下移,矫正盖板708一起下移,同时矫正电机703也启动旋转,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一起旋转,所述矫正旋转轴与第二齿轮710之间的具体运动关系为:矫正旋转轴可以沿第二齿轮上下移动,且矫正旋转轴也会随着第二齿轮一起旋转,所以矫正旋转轴711底部固定连接着矫正盖板708,而矫正盖板708可相对轴承713内圈旋转和上下移动,矫正盖板708和轴承713的设有矫正弹簧712,所以当矫正盖板708一边旋转一边下移,直至矫正盖板碰到夹具上的前盖板111(叶轮上零件和夹具关系可参考图25至28),当碰到可能存在着的前盖板111和叶片112上铆接点113并未完全配合的情况,这时矫正盖板708完全贴合前盖板111,且矫正气缸702下降到最低点并维持这状态,但是由于有矫正弹簧的存在矫正盖板708可以相对第二横板707上移,然后矫正盖板708一直旋转着,使得前盖板111和叶片112上铆接点113完全配合,矫正气缸上移复位,矫正电机也停止旋转,然后直到下一个夹具移动到位,重复上述运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