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5250发布日期:2020-11-04 00:1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参照图1,指甲油是用来修饰和增加指甲美观的化妆品,它能在指甲表面形成一层耐摩擦的薄膜,起到保护、美化指甲的作用。灌装指甲油的瓶子由瓶身和顶盖100组成,顶盖100又分为内盖110与外盖120,内盖110上设有毛刷,内盖110与外盖120通过压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指甲油瓶盖结构较为复杂,一般属于异形结构,不是很普通的圆形结构,加工的时候对待加工的部件定位要求较高,如部件定位不准确,则后期的印刷及烫金工序无法正常开展。目前对指甲油内盖110和外盖120进行组装的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首先将外盖120固定在一个模具内,然后使用带有胶水的胶笔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外盖120内壁,然后人工方式将内盖110压入外盖120内部从而完成内外盖的套合。人工方式操作速度较慢,效率较低而且在压制的过程中由于会出现压制瑕疵导致出现次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利用机械实现内外盖的压紧,具有加快压接速度,节省人力,降低次品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底座上绕转盘转动方向设有内盖进料装置、外盖进料装置、压紧装置和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进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连通有进料轨,所述进料轨远离振动盘的一端设有拨料组件,所述拨组件的一侧设有夹取组件;所述拨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料轨端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靠近进料轨一侧开设有与u型槽,所述u型槽的长度为单个内盖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盖倒入振动盘中,启动振动盘,在振动盘振动过程中内盖呈一字型倒入进料轨中,进料轨最外端的内盖进入u型槽中,第一气缸伸缩杆伸长,将u型槽与进料轨错位,是一个u型槽中只能有一个内盖;u型槽中的内盖再被夹取组件夹起并放入定位孔中,放置内盖的定位孔在转盘转动下进入外盖进料装置处,外盖进料装置将外盖放置在放有内盖的定位孔中;然后转盘带动放置外盖及内盖的定位孔进入压紧装置处被按压,使内盖与外盖紧密扣合在一起;最后转盘将扣合好的顶盖转至卸料装置处,将定位孔中的内盖取出。机械配合下完成内盖和外盖的上料,并完成内盖与外盖的压接,最后完成顶盖的卸料,机械操作不仅速度快,而且节省了人力;拨料组件实现内盖的单一进料,避免内盖在进料轨端部的堆积,使夹取组件夹取更精准,降低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取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体,所述第一支撑架体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一支撑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夹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启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缩至气动夹爪对准u型槽,气动夹爪向下伸长并夹住u型槽中的内盖,气动夹爪向上回缩的同时,第一气缸伸缩杆伸长至气动夹爪对准定位孔,气动夹爪向下伸长至内盖进入定位孔中,气动夹爪松开内盖后向上回缩,完成将u型槽中的内盖放入定位孔中,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架体,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设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的位置正对转盘上定位孔的位置,转盘转动,将放置有内盖及外盖的定位孔转至压块正下方。压紧气缸启动,压紧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长,使压块的下表面与外盖上端抵触,对外盖进行按压,将外盖与内盖紧密扣合在一起,压紧气缸的往复伸缩按压,逐个完成外盖与内盖的扣合,结构简单,按压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盖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三支撑架体,所诉第三支撑架体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与第三支撑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块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的下方设有进料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启动,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缩至第一吸盘对准进料定位机构中的外盖,第四气缸伸缩杆向下伸长并由第一吸盘吸住外盖的上表面,第四气缸向上回缩的同时,第三气缸伸缩杆伸长至第一吸盘对准定位孔,第四气缸伸缩杆向下伸长至外盖进入定位孔中,第一吸盘松开外盖后向上回缩,完成将进料定位机构中的外盖放入定位孔中,定位准确,次品率低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去料装置,所述去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四支撑架体,所述第四支撑架体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去料气缸,所述去料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去料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盖由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孔位于外盖顶部,外盖的顶部会存留多余的塑料,凸出的余料会使外盖表面不平整,伸至会划伤人。去料针正对定位孔上的外盖时,去料气缸伸缩杆向下伸长,去料针向下按压并在外盖顶部按压形成凹坑,余料填充在凹坑内,使外盖上表面更平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去料针上方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背离去料针的一侧固定在去料气缸伸缩杆上,所述缓冲板上方的去料气缸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料气缸伸缩杆在回缩状态下,弹簧被压缩,当需要对外盖进行去料时,去料气缸的伸缩杆向外伸长,弹簧被释放的同时对缓冲板产生弹力,增加去料针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五支撑体,所述第五支撑架体上水平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块,所述第五支撑块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气缸启动,第五气缸的伸缩杆伸长至第二吸盘对定位孔中的外盖,第六气缸伸缩杆向下伸长并由第二吸盘吸住外盖的上表面,第六气缸向上回缩的同时,第五气缸伸缩杆回缩至第二吸盘离开定位孔,将定位孔中的顶盖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五支撑架体处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远离第一支撑架体的一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放置集料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压接的顶盖被第二吸盘从定位空中取出之后,由第五气缸伸缩杆回缩至第二吸盘对准卸料板,第二吸盘释放顶盖,顶盖落在卸料板上,并顺着倾斜角度滑进集料箱中。集料箱收满顶盖后,传送带将装满的集料箱传送至离开卸料板,并将空的集料箱传送至斜坡板出料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机械配合下完成内盖和外盖的上料,并完成内盖与外盖的压接,最后完成顶盖的卸料,机械操作不仅速度快,而且节省了人力;拨料组件实现内盖的单一进料,避免内盖在进料轨端部的堆积,使夹取组件夹取更精准,降低次品率;

2.第一吸盘在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配合下,实现对外盖的准确定位进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盖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盖进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盖进料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去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卸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卸料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顶盖;110、内盖;120、外盖;1、底座;11、转盘;12、定位孔;2、内盖进料装置;21、振动盘;22、进料轨;23、拨料组件;231、固定块;232、第一气缸;233、滑动块;234、u型槽;24、夹取组件;241、第一支撑杆;242、第一支撑板;243、第一锁紧旋钮;244、第二气缸;245、第一支撑块;246、气动夹爪;3、压紧装置;311、第二支撑座;312、第二支撑杆;313、第二支撑板;314、第一螺纹杆;315、第二锁紧旋钮;321、压紧缸;322、压块;4、外盖进料装置;411、第三支撑座;412、第三支撑杆;413、第三支撑板;414、第三锁紧旋钮;42、第三气缸;43、第三支撑块;44、第四气缸;45、第一支撑盘;46、第一吸盘;471、载料盘;4711、滑槽;472、固定弧形板;473、滑动弧形板;474、夹紧孔;475、滑块;476、双向气缸;481、进料槽;482、限位板;483、导向板;49、防撞杆;5、去料装置;511、第四支撑座;512、第四支撑杆;513、第四支撑板;514、第四锁紧旋钮;515、第二螺纹杆;521、去料气缸;522、弹簧;523、缓冲板;524、去料针;6、卸料装置;611、第五支撑座;612、第五支撑杆;613、第五支撑板;614、第五锁紧旋钮;62、第五气缸;63、第五支撑块;64、第六气缸;65、第二支撑盘;66、第二吸盘;671、卸料板;672、集料箱;68、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指甲油毛刷压接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11,转盘11转动对顶盖100进行输送。转盘11上均匀分布有八组定位孔12,用于对内盖110进行固定。每组定位孔12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且一组包含有两个定位孔12。

参照图2,根据定位孔12的分配角度,底座1上绕转盘11方向等角度设有内盖进料装置2,压紧装置3,外盖进料装置4,去料装置5和卸料装置6。其中压紧装置3设有三套,内盖进料装置2与外盖进料装置4之间设有一套,外盖进料装置4与去料装置5之间设有两套。内盖进料装置2将内盖110输送进定位孔12中,转盘11转动45度,将内盖110对准第一套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3对内盖110进行按压,使内盖110稳定并竖直嵌入定位孔12中。转盘11转动45度,将内盖110对准外盖进料装置,外盖进料装置4将外盖120扣合于定位孔12中的内盖110上。转盘11转动45度,将外盖120对准第二套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3对外盖120进行按压,使外盖120的内孔与内盖110对齐。转盘11转动45度,使对齐的内盖110与外盖120对准第三套压紧装置3,第三套压紧装置3的压力大于第二套压紧装置3的压力,第三套压紧装置3对外盖120再次进行按压,将外盖120与内盖110装配在一起。转盘11转动45度,将装配好的顶盖100对准去料装置5,去料装置5将外盖120中间部位凸出的余料压入外盖120。转盘11转动45度,将成品对准卸料装置6,卸料装置6将顶盖100从定位孔12中取下,完成一次组装。

参照图2和图3,内盖进料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振动盘21,与振动盘21出料口连通的进料轨22,设于进料轨22外端部的拨料组件23,以及夹取组件24。振动盘21为双轨振动盘21,内盖110倒入振动盘21中,启动振动盘21,将内盖110单个竖直输出(振动盘21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内盖110进入进料轨22中。进料轨22为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两列内盖110一字排列进入进料轨22中,在振动盘21的振动作用下,不断向外输送。内盖110输送至进料轨22端部时,拨料组件23拨取两条进料轨22最外端的内盖110,夹取组件24将拨料组件23拨取的内盖110夹起并放入定位孔12中。

参照图3,拨料组件23的作用时为了实现单一进料,方便夹取。拨料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料轨22端部的固定块231,固定块231上水平设有第一气缸232,第一气缸232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进料轨22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气缸232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31上,第一气缸232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33,滑动块233在第一气缸232的带动下沿固定块231进行滑移。滑动块233靠近进料轨22一侧开设有两个与进料轨22相适配的u型槽234,u型槽234的长度为单个内盖110的直径。第一气缸232的伸缩杆收缩时,两个u型槽234分别对应两条进料轨22的端部,进料轨22中的内盖110在振动盘21的振动作用下不断向u型槽234方向运动。进料轨22最外端的一个内盖110进入u型槽234后,第一气缸232的伸缩杆伸长,推动滑动块233,使u型槽234的开口处与进料轨22的端部错位。此状态下,滑动块233未开设u型槽234的位置将进料轨22外端部堵住,进料轨22内最外端的内盖110外侧与滑动块233抵触。

参照图3,u型槽234内拨取单个内盖110之后,夹取组件24进行抓取。夹取组件24包括第一支撑架体,第一支撑架体又包括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241,第一支撑杆24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42,第一支撑板242上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241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的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旋钮243,第一锁紧旋钮243拧紧状态下第一支撑板242与第一支撑杆241固定连接,第一锁紧旋钮243旋松状态下,第一支撑板242能够沿第一支撑杆241高度方向滑移。第一支撑板24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244,第二气缸244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进料轨22相同。第二气缸24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42上,第二气缸244的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245,第一支撑块245与第一支撑板242滑动连接,第二气缸244推动第一支撑块245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移。第一支撑块24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气动夹爪246,气动夹爪246端部的夹爪与内盖110相适配。第二气缸244伸缩杆收缩,气动夹爪246正对u型槽234,启动夹爪向下伸长并夹紧内盖110,气动夹爪246向上缩短的同时,第二气缸244伸缩杆伸长,推动第一支撑块245滑移至定孔的正上方;气动夹爪246向下伸长,内盖110放置于定位孔12中后,气动夹爪246松开内盖110并向上回缩,第二气缸244伸缩杆再次回缩,完成一次内盖110进料。

参照图2和图4,转盘11转动45度,将放置有内盖110的定位孔12对准第一套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3包括第二支撑架体,第二支撑架体又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二支撑座311,第二支撑座31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312,第二支撑杆31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13,第二支撑板313上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312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的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旋钮315,第二锁紧旋钮315拧紧状态下第二支撑板313与第二支撑杆312固定连接,第二锁紧旋钮315旋松状态下,第二支撑板313能够沿第二支撑杆312高度方向滑移。两根第二支撑杆312之间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311上的第一螺纹杆314,第一螺纹杆314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313螺纹连接。旋松第二锁紧旋钮315,顺时针旋转第一螺纹杆314,第二支撑板313向上滑移,逆时针旋转第一螺纹杆314,第二支撑板313向下滑移;旋紧第二锁紧旋钮315,第二支撑板313无法滑移,第一螺纹杆314无法转动。

参照图2和图4,第二支撑板313上设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伸缩杆对准定位孔12的中心。压紧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313上,压紧气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内盖110尺寸相适配的压块322。压紧气缸伸缩杆向下伸出,压块322对内盖110按压,使内盖110竖直稳定地置于定位孔12中。

参照图2和图5,转盘11转动45度,将压紧内盖110的定位孔12对准外盖进料装置4。外盖进料装置4包括第三支撑架体,第三支撑架体又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三支撑座411,第三支撑座41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三支撑杆412,第三支撑杆412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413,第三支撑板413上开设有与第三支撑杆412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的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旋钮414,第三锁紧旋钮414拧紧状态下第三支撑板413与第三支撑杆412固定连接,第三锁紧旋钮414旋松状态下,第三支撑板413能够沿第三支撑杆412高度方向滑移。第三支撑板413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气缸42,第三气缸42的缸体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板413上,第三气缸42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块43,第三支撑块43与第三支撑板413滑动连接。第三支撑块4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四气缸44,第四气缸44的缸体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块43上。第四气缸44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盘45,第一支撑盘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第一吸盘46,第四气缸44伸缩杆带动第一吸盘46上下运动的同时吸放外盖120。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吸盘46的下方设有进料定位机构,进料定位机构包括载料盘471,载料盘471上开设有与第三气缸42滑移方向垂直的滑槽4711,滑槽471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475,滑块475的下方设有双向气缸476,双向气缸476的缸体固定连接在载料盘471的下表面,双向气缸476伸缩杆沿滑槽4711的长度方向伸缩。两个滑块475分别固定在双向气缸476的两端,且同时相向运动。

参照图5和图6,两个滑块47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弧形板473,两个滑动弧形板473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载料盘471上的固定弧形板472,固定弧形板472与滑动弧形板473之间形成与外盖120相适配的夹紧孔474。双向气缸476启动,同时带动两个滑动弧形板473相向滑动,双向气缸476的伸缩杆收缩时,夹紧孔474夹紧外盖120;双向气缸476的伸缩杆伸长时,夹紧孔474直径增大,松开外盖120。

参照图5和图6,载料盘471上开设有两个进料槽481,进料槽481上螺栓连接有限位板482,限位板482限定进料槽481的深度,使进料槽481内一次只能进一个外盖120,不能叠放。进料槽481长度方向螺栓连接有导向板483,导向板483背离载料盘471的一端设为弧形,便于外盖120进入进料槽481中。

参照图5和图6,两个进料槽481与两个夹紧孔474形成与四个第一吸盘46相对应的四方形。为了便于描述,靠近进料槽481一侧的两个第一吸盘46为一组第一吸盘46,靠近夹紧孔474一侧的两个第一吸盘46为二组第一吸盘46。外盖120放置与进料槽481中,第三气缸42收缩,一组第一吸盘46对准进料槽481中的外盖120,此时,二组第一吸盘46正对夹紧孔474;第四气缸44伸缩杆向下伸长,一组第一吸盘46吸住外盖120,第四气缸44回缩的同时,第三气缸42伸缩杆延长,使一组第一吸盘46对准两个夹紧孔474,此时二组第一吸盘46正对定位孔12;第四气缸44的伸缩杆向下伸长,一组第一吸盘46释放外盖120。第三气缸42再次回缩,一组第一吸盘46对准进料槽481中的外盖120,二组第一吸盘46对准夹紧孔474中的外盖120,第四气缸44向下四个第一吸盘46同时吸住外盖120。第四气缸44回缩的同时,第三气缸42伸长,使二组第一吸盘46对准定位孔12,第四气缸44向下伸长,外盖120分别嵌入定位孔12(参照图2)与夹紧孔474,第一吸盘46释放外盖120,实现将进料槽481中的外盖120放入夹紧孔474,再放入定位孔12(参照图2)中。

参照图6,同时,第一吸盘46在吸取夹紧孔474中的外盖120时,双向气缸476伸缩杆同时回缩,夹紧外盖120,保证外盖120在竖直状态下被吸走。第一吸盘46吸住外盖120时,双向气缸476伸缩杆伸长,然后第四气缸44伸缩杆回缩。

参照图2和图4,外盖120扣合于内盖110上方之后,转盘11旋转45度,先由第二套压紧装置3对外盖120进行按压,使外盖120竖直地嵌入定位孔12中。第二套压紧装置3按压后,转盘11旋转45度。再由第三套压紧装置3压紧内盖110与外盖120。

参照图2和图7,外盖120由塑料注塑而成,注塑孔位于外盖120顶部,外盖120的顶部会存留多余的塑料,去料装置5能够取出外盖120顶部的余料。去料装置5包括第四支撑架体,第四支撑架体又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四支撑座511,第四支撑座51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四支撑杆512,第四支撑杆512上滑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513,第四支撑板513上开设有与第四支撑杆512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的螺纹连接有第四锁紧旋钮514,第四锁紧旋钮514拧紧状态下第四支撑板513与第四支撑杆512固定连接,第四锁紧旋钮514旋松状态下,第四支撑板513能够沿第四支撑杆512高度方向滑移。两根第四支撑杆512之间设有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511上的第二螺纹杆515,第二螺纹杆515的底部与第四支撑板513螺纹连接。旋松第四锁紧旋钮514,顺时针旋转第二螺纹杆515,第四支撑板513向上滑移,逆时针旋转第二螺纹杆515,第四支撑板513向下滑移;旋紧第四锁紧旋钮514,第四支撑板513无法滑移,第二螺纹杆515无法转动。

参照图2和图7,第四支撑板51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去料气缸521,去料气缸521的缸体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撑板513上,去料气缸521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23,缓冲板5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去料针524,两个去料针524的间距与定位孔12间距相适配。去料针524正对定位孔12上的外盖120时,去料气缸521伸缩杆向下伸长,去料针524向下按压并在外盖120顶部按压形成凹坑,余料填充在凹坑内。

参照图2和图7,为了提高去料针524按压时对外盖120的冲击力,缓冲板523上方的去料气缸521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522。去料气缸521伸缩杆在伸长状态下,弹簧522呈自然状态;去料气缸521伸缩杆在回缩状态下,弹簧522被压缩。

参照图8和图9,完成压接并去除余料的顶盖100需要利用卸料装置6从定位(参照图2)孔中取出。转盘11(参照图2)转动45度,将放置有顶盖100的定位孔12(参照图2)对准卸料装置6。卸料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五支撑架体,第五支撑架体又包括固定连接在底上的第五支撑座611,第五支撑座61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五支撑杆612,第五支撑杆612上滑动连接有第五支撑板613,第五支撑板613上开设有与第五支撑杆612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的螺纹连接有第五锁紧旋钮614,第五锁紧旋钮614拧紧状态下第五支撑板613与第五支撑杆612固定连接,第五锁紧旋钮614旋松状态下,第五支撑板613能够沿第五支撑杆612高度方向滑移。

参照图2和图8,第五支撑架体上水平设置有第五气缸62,第五气缸62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块63,第五支撑块63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六气缸64,第六气缸64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吸盘66,两个第二吸盘66的间距与定位孔12相适配。第五气缸62启动,第五气缸62的伸缩杆伸长至第二吸盘66对定位孔12中的外盖120,第六气缸64伸缩杆向下伸长并由第二吸盘66吸住外盖120的上表面,第六气缸64向上回缩的同时,第五气缸62伸缩杆回缩至第二吸盘66离开定位孔12,将定位孔12中的顶盖100取出。

参照图2和图8,第五支撑架体处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卸料板671,卸料板671远离第一支撑架体的一侧设有传送带68,传送带68上放置集料箱672。完成压接的顶盖100被第二吸盘66从定位空中取出之后,由第五气缸62伸缩杆回缩至第二吸盘66对准卸料板671,第二吸盘66释放顶盖100,顶盖100落在卸料板671上,并顺着倾斜角度滑进集料箱672中。集料箱672收满顶盖100后,传送带68将装满的集料箱672传送至离开卸料板671,并将空的集料箱672传送至斜坡板出料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步,内盖110倒入振动盘21中,启动振动盘21,在振动盘21振动过程中内盖110呈一字型倒入进料轨22中,进料轨22最外端的内盖110进入u型槽234中,u型槽234中的内盖110被夹取组件24夹起并放入定位孔12中。

第二步,放置内盖110的定位孔12在转盘11转动下进入第一套压紧装置3下,被压紧气缸按压。

第三步,内盖110在转盘11的带动下转至外盖进料装置4处,外盖进料装置4将外盖120放置在放有内盖110的定位孔12中。

第四步,然后转盘11带动放置外盖120及内盖110的定位孔12进入第二套和第三套压紧装置3,对内盖110和外盖120进行压接。

第五步,转盘11将扣合好的顶盖100转至去料装置5处,去料针524在外盖120的顶部按压形成凹坑。

第六步,最后转盘11转至卸料装置6处,将定位孔12中的内盖110取出,放入集料箱672中,并由传送带68传输至下一工位加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