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0385发布日期:2021-04-06 12:2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防止爆裂的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同强度要求下较薄的高强度钢材板材料的大量运用车身上,由于高强度板材本身较硬、较脆,因上述材料特性在加工如图1所示的翻孔成型时很容易发生在a、b处发生开裂,造成产品报废。

为防止开裂情况的发生,目前将翻孔分解三步完成,按顺序分别是如图2所示的拉包、如图3所示的冲孔、所图4所示翻孔,最终如图5成型,所以,目前此类高强度的薄材的翻孔需要进行三步,使用三个冲压装置实现,费时、费力且成本高,难以满足生产成本管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带孔位置上单步序完成翻孔,同时可以防止在翻孔时发生开裂的高虽度的薄材翻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包括成型座、翻孔冲头、下面压顶块、弹簧,成型座内设有一个成型槽;弹簧安装在成型槽内;下面压顶块也安装在成型槽,下压顶压块的下部与弹簧连接配合;下面顶压块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凸台,凸台与下面顶压块的上表面间呈弧形过渡;翻孔冲头与成型槽相对,翻孔冲头可下行插入成型槽中并与下面压顶块对位配合;翻孔冲头的底面与翻孔冲头的侧面连接位置呈弧形,利用该弧形使翻孔冲头的边沿钝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成型座被固定在一平台上,翻孔冲头被外部机床或类似动力源驱动,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翻孔位置被预冲出一个孔洞,而后将带孔洞的板材放置在成型座上,并使孔洞与成型槽同心;而后翻孔冲头下行,先将板材压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而后翻孔冲头继续下行,完成如图7所示的翻孔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模具成本以及减少加工工步的情况下,结构高强度薄材本身的材料特性,使材料在翻孔时利用成型槽内的下面压顶块配合,挤压材料,由于材料在翻孔过程中,同时受上下挤压翻孔,在变形时,利用翻孔冲头与下面压顶块配合压位易开裂区域,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材料翻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翻孔加工时拉包步骤的工加示意图。

图3是传统翻孔加工时冲孔步骤的加工示意图。

图4是传统翻孔加工时翻孔步骤的加工示意图。

图5是传统翻孔加工时翻孔到位后的加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成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成型到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翻孔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下面压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说明书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6-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型座1、翻孔冲头2、下面压顶块3、弹簧4,成型座1内设有一个成型槽5;弹簧4安装在成型槽5内;下面压顶块3也安装在成型槽5,下压顶压块3的下部与弹簧4连接配合;下面顶压块3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凸台6,凸台6与下面顶压块3的上表面间呈弧形过渡;翻孔冲头2与成型槽5相对,翻孔冲头22可下行插入成型槽5中并与下面压顶块3对位配合;翻孔冲头2的底面与翻孔冲头2的侧面连接位置呈弧形,利用该弧形使翻孔冲头2的边沿钝化。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说明书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物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物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本技术:
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座、翻孔冲头、下面压顶块、弹簧,成型座内设有一个成型槽;弹簧安装在成型槽内;下面压顶块也安装在成型槽,下压顶压块的下部与弹簧连接配合;下面顶压块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凸台,凸台与下面顶压块的上表面间呈弧形过渡;翻孔冲头与成型槽相对,翻孔冲头可下行插入成型槽中并与下面压顶块对位配合;翻孔冲头的底面与翻孔冲头的侧面连接位置呈弧形,利用该弧形使翻孔冲头的边沿钝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包括成型座、翻孔冲头、下面压顶块、弹簧,成型座内设有一个成型槽;弹簧安装在成型槽内;下面压顶块也安装在成型槽,下压顶压块的下部与弹簧连接配合;下面顶压块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凸台。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模具成本以及减少加工工步的情况下,结构高强度薄材本身的材料特性,使材料在翻孔时利用成型槽内的下面压顶块配合,挤压材料,由于材料在翻孔过程中,同时受上下挤压翻孔,在变形时,利用翻孔冲头与下面压顶块配合压位易开裂区域,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李春成;欧阳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