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管材坡口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9406发布日期:2021-07-16 19:3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管材坡口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管材坡口倒角机,属于坡口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管材市场上实现坡口基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工厂专用坡口设备,该设备仪器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且大小管材实现坡口调整较为繁琐;第二种采用角磨替代坡口,坡口不均匀,比较粗糙,粉尘较大,操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管材坡口倒角机。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管材坡口倒角机,它包含夹紧底座、可调节固定座、机身固定架、机身、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左右调节装置、夹紧调节球头、螺纹杆、左调节座、右调节座、左夹紧件、右夹紧件、左夹手、右夹手、导轮一、导轮二、导轮三、手柄、拉伸调节手球、调节轴、垫圈、弹簧一、调节齿轮、带齿调节轮、带齿固定轮、弹簧二、拨片、螺钉一、联接杆、扭簧、销、锁定按钮、开关、传动板、螺钉,夹紧底座上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座,可调节固定座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机身固定架,机身固定架上设置有机身,可调节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和左右调节装置,夹紧底座上设置有夹紧调节球头,夹紧调节球头上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有左调节座和右调节座,左调节座和右调节座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左夹紧件和右夹紧件,左夹紧件和右夹紧件一端固定在左夹手和右夹手上,左夹手和右夹手一端分别固定在夹紧底座的左右两端上,通过旋转夹紧调节球头,夹紧调节球头在调节座螺纹孔内转动从而使夹紧底座里外运动带动左夹手和右夹手松紧打开,左夹手和右夹手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导轮一和导轮二,夹紧底座的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导轮三,导轮一、导轮二和导轮三形成三角支撑夹紧固定;
5.机身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手柄,手柄是由左手柄和右手柄组成,左手柄与右手柄相互卡接,并通过数个螺丝固定,其中左手柄上安装有拉伸调节手球,拉伸调节手球上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上依次安装有垫圈、弹簧一、调节齿轮、带齿调节轮、带齿固定轮和弹簧二,拨片的一端与带齿固定轮相啮合,拨片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联接杆连接,拨片孔套设在右夹手的旋转柱上,并通过螺钉一轴向限位,螺钉一的一端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右手柄上,另一端限位在拨片上,联接杆的一端通过销安装有锁定按钮,联接杆上安装有开关,传动板的一端与带齿调节轮相啮合,传动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
6.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通过旋转销轴固定在机身固定架上,其一端通过螺母一固定,旋转销轴上安装有大扭簧。
7.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是由机壳、马达、后罩、轴承一、小伞齿、螺母二、头壳、轴承二、大伞齿、输出轴、轴承座、轴用挡圈、轴承三、刀头、螺钉二、刀盘、轴承、轴承套、轴用弹性挡圈、防护罩、调速器组成,机壳内安装有马达,机壳的一端固定有后罩,轴承一内圈紧配在
马达的电机轴上,小伞齿套设在马达的电机轴上,且通过螺母二压紧固定,轴承一的外圈与头壳固定,轴承二的内圈、大伞齿与输出轴紧配固定,轴承二的外圈与轴承座固定,轴承座与头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用挡圈卡设在输出轴的卡簧槽内,并对大伞齿以轴向定位,轴承三的外圈压设在头壳内,轴承三的内圈套设在输出轴的一端,用作输出轴旋转支承,输出轴上固定有刀头,刀头上通过螺钉二固定有刀盘,刀头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套,且通过轴用弹性挡圈固定,防护罩固定在头壳上,机壳内安装有调速器。
8.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是由调节杆和调节轮组成,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轮连接,调节轮安装在夹紧底座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通用性强,可实现大小管材的坡口调整,坡口大小可按需求调节,角度可切换,坡口精细,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0.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4.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固定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拉伸调节手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联接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1‑
夹紧底座;2

可调节固定座;3

机身固定架;4

机身;401
‑ꢀ
机壳;402

马达;403

后罩;404

轴承一;405

小伞齿;406

螺母二;407

头壳;408

轴承二;409

大伞齿;4010

输出轴;4011

轴承座; 4012

轴用挡圈;4013

轴承三;4014

刀头;4015

螺钉二;4016

刀盘;4017

轴承;4018

轴承套;4019

轴用弹性挡圈;4020

防护罩; 4021

调速器;5

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6

左右调节装置;601

调节杆;602

调节轮;7

夹紧调节球头;8

螺纹杆;9

左调节座;10

右调节座;11

左夹紧件;12

右夹紧件;13

左夹手;14

右夹手;15
‑ꢀ
导轮一;16

导轮二;17

导轮三;18

手柄;1801

左手柄;1802

右手柄;19

拉伸调节手球;20

调节轴;21

垫圈;22

弹簧一;23

调节齿轮;24

带齿调节轮;25

带齿固定轮;26

弹簧二;27

拨片;28
‑ꢀ
螺钉一;29

联接杆;30

扭簧;31

销;32

锁定按钮;33

开关;34
‑ꢀ
传动板;35

螺钉;36

旋转销轴;37

螺母一;38

大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

图10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夹紧底座1、可调节固定座2、机身固定架3、机身4、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5、左右调节装置6、夹紧调节球头7、螺纹杆8、左调节座9、右调节座10、左夹紧件11、右夹紧件12、左夹手13、右夹手14、导轮一15、
导轮二16、导轮三17、手柄18、拉伸调节手球19、调节轴20、垫圈21、弹簧一22、调节齿轮23、带齿调节轮24、带齿固定轮25、弹簧二26、拨片27、螺钉一28、联接杆29、扭簧30、销31、锁定按钮32、开关33、传动板34、螺钉35,夹紧底座1上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座2,可调节固定座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机身固定架3,机身固定架3上设置有机身4,可调节固定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5和左右调节装置6,夹紧底座1上设置有夹紧调节球头7,夹紧调节球头7上设置有螺纹杆8,螺纹杆8上设置有左调节座9和右调节座10,左调节座9和右调节座10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左夹紧件11和右夹紧件12,左夹紧件11和右夹紧件12一端固定在左夹手13和右夹手14上,左夹手13和右夹手14一端分别固定在夹紧底座1的左右两端上,通过旋转夹紧调节球头7,夹紧调节球头7在调节座螺纹孔内转动从而使夹紧底座1里外运动带动左夹手 13和右夹手14松紧打开,左夹手13和右夹手1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导轮一15和导轮二16,夹紧底座1的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导轮三 17,导轮一15、导轮二16和导轮三17形成三角支撑夹紧固定;
[0023]
机身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手柄18,手柄18是由左手柄1801和右手柄1802组成,左手柄1801与右手柄1802相互卡接,并通过数个螺丝固定,其中左手柄1801上安装有拉伸调节手球19,拉伸调节手球19上连接有调节轴20,调节轴20上依次安装有垫圈21、弹簧一22、调节齿轮23、带齿调节轮24、带齿固定轮25和弹簧二26,拨片27的一端与带齿固定轮25相啮合,拨片27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联接杆29连接,拨片27孔套设在右夹手14的旋转柱上,并通过螺钉一28轴向限位,螺钉一28的一端设置有扭簧30,扭簧30的一端固定在右手柄1802上,另一端限位在拨片27上,联接杆29的一端通过销31安装有锁定按钮32,联接杆29上安装有开关33,传动板34的一端与带齿调节轮24相啮合,传动板34通过螺钉35固定在上下调节装置固定位5。
[0024]
其中,所述的机身4通过旋转销轴36固定在机身固定架3上,其一端通过螺母一37固定,旋转销轴36上安装有大扭簧38;所述的机身4是由机壳401、马达402、后罩403、轴承一404、小伞齿 405、螺母二406、头壳407、轴承二408、大伞齿409、输出轴4010、轴承座4011、轴用挡圈4012、轴承三4013、刀头4014、螺钉二4015、刀盘4016、轴承4017、轴承套4018、轴用弹性挡圈4019、防护罩 4020、调速器4021组成,机壳401内安装有马达402,机壳401的一端固定有后罩403,轴承一404内圈紧配在马达402的电机轴上,小伞齿405套设在马达402的电机轴上,且通过螺母二406压紧固定,轴承一404的外圈与头壳407固定,轴承二408的内圈、大伞齿409 与输出轴4010紧配固定,轴承二408的外圈与轴承座4011固定,轴承座4011与头壳40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用挡圈4012卡设在输出轴4010的卡簧槽内,并对大伞齿409以轴向定位,轴承三4013的外圈压设在头壳407内,轴承三4013的内圈套设在输出轴4010的一端,用作输出轴旋转支承,输出轴4010上固定有刀头4014,刀头4014 上通过螺钉二4015固定有刀盘4016,刀头4014的顶部设置有轴承 4017和轴承套4018,且通过轴用弹性挡圈4019固定,防护罩4020 固定在头壳407上,机壳401内安装有调速器4021;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6是由调节杆601和调节轮602组成,调节杆601的一端与调节轮602连接,调节轮602安装在夹紧底座1上。
[002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方法:将机器放在管材a上,使管材a与轴承套4018紧密贴合,旋转夹紧调节球头7使夹紧底座1在左夹手 13和右夹手14的作用下抱紧管材a;然后启动开关33,调整调速器 4021,将转速调整到该材质最佳切削转速档位;向外侧拉伸调节手
球 19使带齿调节轮24与带齿固定轮25脱离;旋转拉伸调节手球19带动带齿调节轮24旋转,在传动板34的作用下机身1运动,使运动整体沿旋转销轴36旋转运动,旋转拉伸调节手球19调整到需要坡口尺寸大小后松开拉伸调节手球19,带齿调节轮24在弹簧一22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与带齿固定轮25锁定;推动左手柄1801和右手柄1802 使机器在管材a上圆周运动,完成管材坡口,当坡口不均匀时用专用扳手松开压板螺钉,调节杆601的一端固定在可调节固定座2上,拉动机身1移动使刀头4014左右的微调,微调调节轮602在调节杆601 的作用下实现坡口误差补偿,调整后锁紧压板螺钉再次坡口;按动锁定按钮32,联接杆29做运动,拨片27做运动推动带齿固定轮25做运动,使带齿固定轮25与带齿调节轮24脱离,在大扭簧38的作用力下运动整体自动回弹;松开锁定按钮32,锁定按钮32拨动联接杆 29,联接杆29上的拨片27在扭簧30的作用力下回位,推动调节轴 20回位,带齿固定轮25在弹簧二26作用力下恢复,与带齿调节轮 24锁定;关闭开关33,机器停止运行后,松开夹紧调节球头7将机器从管材a上取下。
[0026]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方便携带,通用性强,可实现大小管材的坡口调整,坡口大小可按需求调节,角度可切换,坡口精细,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2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