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5536发布日期:2021-11-03 14:1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的钢筋对焊机领域。


背景技术:

2.建筑工地中经常利用钢筋对焊机将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现有钢筋对焊机的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电源,电源上设有两个电极,机架上设有固定平板,固定平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平板,滑动平板的一侧设有推动压力机构,滑动平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通过滑轨连接机架,固定平板和滑动平板上均设有夹紧装置,两个夹紧装置分别连接两个电极。将两根钢筋分别放置到固定平板和活动平板上,利用夹紧装置固定,推动压力机构使两根钢筋的端面紧贴,造成短路,产生热量使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
3.当一个建筑工地施工完毕后,施工队伍会转移至另一个施工工地,施工设备经常需要运输转移,这就要求施工设备的体积越小越好,相应的钢筋对焊机的体积也越小越好,所以固定平板和滑动平板的长度一般不会很长,一般均不超过0.5m,对于超过2m的长钢筋(直径小于1cm),长钢筋的一端会远远伸出钢筋焊接机,需要工人扶住长钢筋的端部进行焊接,否则长钢筋一端悬垂,会导致焊接直线度很低,无法使用。也就是说,对于两根长钢筋之间的焊接,需要三个工人协同工作,一个工人操作钢筋对焊机,两个工人分别扶住两根长钢筋的端部(防止悬垂),工人数量要求高。
4.因此,现有钢筋对焊机用于长钢筋焊接存在对工人数量要求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焊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长钢筋焊接具有对工人数量要求较少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便于运输转移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焊接装置,包括钢筋对焊机,钢筋对焊机的两侧均设有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两根并排的第一伸缩杆,两根第一伸缩杆之间设有托杆,托杆与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固定,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钢筋对焊机的侧壁铰接,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下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伸缩杆固定,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钢筋对焊机的侧壁铰接。
7.前述的钢筋焊接装置中,所述钢筋对焊机的两侧均设有转杆,转杆与对应的两根第一伸缩杆的下端相固定,转杆的两端均设有与钢筋对焊机固定的支架,支架上设有与转杆连接的轴承。
8.前述的钢筋焊接装置中,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钢管,第一钢管内设有第二钢管,第二钢管内设有第三钢管;所述转杆与第一钢管的下端固定,所述托杆与第三钢管的上端固定。
9.前述的钢筋焊接装置中,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钢套,钢套与第一钢管固定。
10.前述的钢筋焊接装置中,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钢筋对焊机的侧壁铰接,第一连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第二连杆的一端穿过拉杆,第
二连杆的一端设有冒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插入到其中一个调节孔中的钩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钢筋对焊机的两侧设置了承托机构,利用承托机构上的托杆架起长钢筋的端部,长钢筋的一端在于托杆上、另一端在于钢筋对焊机的固定平板或滑动平板上,使得两根长钢筋焊接时,不需要工人扶住长钢筋的端部,只需要一个工人就能完成两根长钢筋之间的焊接工作,从而减少了工人数量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优化,使承托机构可以折叠,从而降低了焊接装置的体积,使其便于运输转移。本实用新型的承托机构结构稳定,承托力好,长期使用下也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因此,本实用新型用于长钢筋焊接具有对工人数量要求较少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便于运输转移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3.图2是承托机构的俯视图。
14.图3是第二伸缩杆的正视图。
15.附图中的标记为:1

钢筋对焊机,2

第一伸缩杆,3

托杆,4

第二伸缩杆,5

拉杆,6

转杆,7

支架,8

轴承,9

钢套;20

第一钢管,21

第二钢管,22

第三钢管,23

插销孔;40

第一连杆,41

第二连杆,42

调节孔,43

冒头,44

支座,45

钩杆;50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7.实施例。一种钢筋焊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对焊机1,钢筋对焊机1的两侧均设有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两根并排的第一伸缩杆2,两根第一伸缩杆2之间设有托杆3,托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伸缩杆2的上端固定,第一伸缩杆2的下端与钢筋对焊机1的侧壁铰接,第一伸缩杆2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4,第二伸缩杆4的下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拉杆5,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伸缩杆2固定,第二伸缩杆4的另一端与钢筋对焊机1的侧壁铰接。
18.所述钢筋对焊机1的两侧均设有转杆6,转杆6与对应的两根第一伸缩杆2的下端相固定,转杆6的两端均设有与钢筋对焊机1固定的支架7,支架7上设有与转杆6连接的轴承8。
19.所述第一伸缩杆2包括第一钢管20,第一钢管20内设有第二钢管21,第二钢管21内设有第三钢管22;所述转杆6与第一钢管20的下端固定,所述托杆3与第三钢管22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钢管20、第二钢管21和第三钢管22上均设有一排插销孔23。
20.所述拉杆5的两端均设有钢套9,钢套9与第一钢管20固定。所述第一钢管20、第二钢管21和第三钢管22均是薄壁钢管,所述钢套9用于防止第一钢管20变形,使第一伸缩杆2的伸缩顺畅。
21.所述第二伸缩杆4包括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1,第一连杆40的一端设有球铰接的支座44,支座44与钢筋对焊机1的侧壁固定,与钢筋对焊机1的侧壁铰接,第一连杆40上设有多个调节孔42,第二连杆41的一端穿过拉杆5,拉杆5上设有被第二连杆41穿过的通孔50,第二连杆41的一端设有冒头43,冒头43球状,第二连杆41的另一端设有插入到其中一个调
节孔42中的钩杆45。
2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通过调节钩杆45在不同的调节孔42上位置调节第二伸缩杆4的长度,改变第一伸缩杆2的倾斜角度。通过改变第二钢管21在第一钢管20内的位置以及第三钢管22在第二钢管21内的位置,改变第一伸缩杆2的长度,并使托杆3与钢筋对焊机1的固定平板或滑动平板基本等高,然后取插销或螺栓插入到第二钢管21和第一钢管20以及第三钢管22和第二钢管21之间的插销孔23,使第一伸缩杆2的长度固定。按照钢筋对焊机的使用方法两根长钢筋进行焊接,两根长钢筋的外侧端分别在于两根托杆3上,焊接时,不需要工人手扶长钢筋的端部,操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人。
23.当本实用新型需要运输转移时,将第二钢管21最大限度的隐藏在第一钢管20中,将第三钢管22最大程度的隐藏在第二钢管21中,使第一伸缩杆2处于最短状态;将钩杆45从调节孔42中取出,使第二连杆41与第一连杆40之间分离;胶带环绕钢筋对焊机1一圈,使第一伸缩杆2、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1紧贴在钢筋对焊机1的侧壁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最小体积状态。
24.本实用新型用于长钢筋焊接具有对工人数量要求较少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便于运输转移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