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1357阅读:2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孔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翻孔是指利用模具把板料的孔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制造相关零件的装配部位,或者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而加工出特定的形状。汽车白车身由数百个冲压零件焊接构成,为满足汽车车身装配功能的实现,部分汽车冲压件结构中设计有翻孔造型,该翻孔造型即是在冲压工艺中利用模具通过翻孔实现的。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两道工序实现翻孔,即预冲孔和翻孔,其中,预冲孔工序是在如图1所示的冲孔模具中实现的,完成预冲孔后,还需要利用后续模具进行翻孔。
[0004]在如图1所示的冲孔模具包括冲孔凸模11、凹模套12、凹模固定座13 ;其中,凹模套12固定安装在凹模固定座13上,其上表面为产品符型面,工作时冲孔凸模11向下运动与凹模套12配合进行冲孔。
[0005]但是,由于凹模套12与凹模固定座为固定连接形式,预冲孔工艺完成后若继续进行翻孔,则凸模的翻孔部分会与凹模套发生干涉,因此该预冲孔模具无法进行翻孔作业,需要另外配备翻孔模具,不仅增加了模具工序数,并且增加了模具工装成本。
[0006]因此,提供一种翻孔模具,以期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孔模具,以期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孔模具,包括固接于上模座的凸模,和固接于下模座、且与所述凸模配合凹模套,所述凸模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0009]优选地,所述活动限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开合方向;所述滑动组件有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凹模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套的两侧;
[0010]所述滑动组件朝向所述凹模套的端面为楔形面,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的楔形面形成V形槽结构,所述凹模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相配合的导滑面。
[0011]优选地,所述活动限位机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下模座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导滑槽,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导滑槽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
[0012]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楔形面形成于所述导向部,所述凹模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部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
[0013]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之间;所述凹模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回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限位部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
[0014]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两侧的驱动杆,所述基座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
[0015]所述上模座上固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通过其导向斜面与所述驱动杆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沿靠近所述下模座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
[0016]优选地,所述导滑槽包括凹模套安装槽、设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两侧的导向部安装槽和所述导向部安装槽外侧的限位部安装槽;所述凹模套安装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内,所述导向部安装于所述导向部安装槽内,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回位弹簧安装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内;所述导滑槽的端部形成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的端部。
[0017]优选地,所述凹模套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凹模套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台阶与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限位块相抵靠。
[0018]优选地,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上模座的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和所述驱动板均安装于所述凸模固定板上。
[0019]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方的凸模盖板和设置于所述凸模盖板与所述凸模固定板之间的压料板。
[00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孔模具包括固接于上模座的凸模,和固接于下模座、且与所述凸模配合凹模套;其中,所述凸模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0021]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下行(即向靠近下模座的方向运动),带动凸模向靠近凹模套的方向运动,运动至预冲孔位置时,冲孔部与凹模套的第一孔段配合实现预冲孔;预冲孔完成后,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活动限位机构带动凹模套向下运动至下极限位置,以便在翻孔过程中,为冲孔部提供避让位置,避免凹模套与凸模发生干涉;这样,该翻孔模具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动限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开合方向;所述滑动组件有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凹模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套的两侧;所述滑动组件朝向所述凹模套的端面为楔形面,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的楔形面形成V形槽结构,所述凹模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相配合的导滑面。在凹模套需要下行时,完成预冲孔工艺而继续向下运动的凸模推动凹模套,使得凹模套向下运动,并通过楔形面与导滑面的配合推动两侧的滑动组件向远离对方的一侧运动,即两滑动组件相对于凹模套打开,直至凹模套与凸模相分离,凹模套不再妨碍凸模进行翻孔冲压;这样,通过楔形面与导滑面的配合实现凹模套的下移,通过凸模的下行提供驱动力,从而简化了结构,且为凹模套的下行提供了导向。
[0023]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两侧的驱动杆,所述基座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上模座上固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通过其导向斜面与所述驱动杆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沿靠近所述下模座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在凹模套需要下行时,完成预冲孔工艺而继续向下运动的凸模带动驱动板下行,在到达指定位置时,驱动板上的导向斜面与驱动杆相接处,由于导向斜面沿靠近所述下模座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因此,在凸模带动导向板继续下行过程中,导向板推动导向杆向外侧运动,则滑动组件打开,与此同时,凹模套通过其上的导滑面与导向部的楔形面导滑配合,并沿楔形面下行;这样,通过驱动板和驱动杆的配合,降低了凹模套下行过程中的受力,从而避免了凹模套疲劳损坏,延长了凹模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翻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孔模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翻孔模具处于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8]图4为图2所示翻孔模具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所示翻孔模具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0]图6为图2所示翻孔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2所示翻孔模具中基座和滑动组件的装配图;
[0032]图8为图7的爆炸图;
[0033]图9为图7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图7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在图1中:
[0037]11-冲孔凸模12-凹模套13-凹模固定座
[0038]在图2-图10中:
[0039]21-上模座22-凸模23-下模座24-凹模套241-导滑面242-限位台阶25-基座251-条形孔261-导向部262-限位部263-回位弹簧264-驱动杆27-驱动板271-导向斜面281-凹模套安装槽282-导向部安装槽283-限位部安装槽284-凸台29-限位块31-凸模固定板32-凸模盖板33-压料板34-卸料螺钉35-压料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翻孔模具,以期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4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42]如图2-图10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孔模具包括固接于上模座21的凸模22,和固接于下模座23、且与所述凸模22配合的凹模套24 ;其中,所述凸模22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21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21的冲孔部,冲孔部为凸起结构,起到预冲孔作用,翻孔部为带有R角的台阶处,用于在预冲孔后翻孔;所述凹模套24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24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两者不发生干涉即可。
[0043]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上”是指靠近上模座21的一端,“下”是指靠近下模座23的一端,外侧是指远离模具中轴线的一侧,内侧是指靠近模具中轴线的一侧。
[0044]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21下行(即向靠近下模座23的方向运动),带动凸模22向靠近凹模套24的方向运动,运动至预冲孔位置时,冲孔部与凹模套24的第一孔段配合实现预冲孔;预冲孔完成后,随着凸模22的继续下行,活动限位机构带动凹模套24向下运动至下极限位置,以便在翻孔过程中,为冲孔部提供避让位置,避免下模套与凸模22发生干涉;这样,该翻孔模具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