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613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45]具体地,上述活动限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座23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开合方向;所述滑动组件有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两侧;所述滑动组件朝向所述凹模套24的端面为楔形面,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的楔形面形成V形槽结构,所述凹模套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相配合的导滑面241。在凹模套24需要下行时,完成预冲孔工艺而继续向下运动的凸模22推动凹模套24,使得凹模套24向下运动,并通过楔形面与导滑面241的配合推动两侧的滑动组件向远离对方的一侧运动,即两滑动组件相对于凹模套24打开,直至凹模套24不再妨碍凸模22进行翻孔冲压;这样,通过楔形面与导滑面241的配合实现凹模套24的下移,通过凸模22的下行提供驱动力,从而简化了结构,且为凹模套24的下行提供了导向。
[0046]从理论上来讲,活动限位机构也不局限于上述滑动组件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凹模套24在受力时能够向下运动,以避开翻孔工艺时的凸模22即可,例如,活动限位机构也可以为设置在凹模套24下方的弹簧和在预冲孔位置固定凹模套24的定位销,这样,在处于预冲孔工艺过程时,通过定位销固定凹模套24的位置,而在需要进行翻孔工艺时,解除定位销对凹模套24的锁止,凹模套24即能够在凸模2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提供避让。
[0047]进一步地,上述活动限位机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下模座23的基座25,所述基座25上开设有导滑槽,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导滑槽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25,以便提高滑动组件的滑动安装性能。显然地,滑动组件也可以直接滑动安装在下模座23上。
[0048]上述滑动组件还可以包括导向部261和限位部262,所述楔形面形成于所述导向部261,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62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这样,通过限位部262的设置,能够避免凹模套24过度下行,也能够避免滑动组件向外侧的过度运动,使得凹模套24在未触底时即可在指定位置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
[0049]为了能够在翻孔工艺结束、凸模22上行离开后,凹模套24能够自行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回位弹簧263,所述回位弹簧263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62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之间;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62通过所述回位弹簧263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且所述回位弹簧263处于压缩状态,当凸模22的下压力消失时,凹模套24、导向部261和限位部262在回位弹簧263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了各活动部件的自动回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工作强度。
[0050]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61两侧的驱动杆264,所述基座25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251,所述驱动杆264穿过所述条形孔251,且所述条形孔2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上模座21上固接有驱动板27,所述驱动板27通过其导向斜面271与所述驱动杆264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271沿靠近所述下模座23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具体地,驱动板27的底部宽度较窄,侧壁中间区域通过导向斜面271过渡,该导向斜面271的角度优选为45度(显然地,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其他角度,例如30度、50度等);在凹模套24需要下行时,完成预冲孔工艺而继续向下运动的凸模22带动驱动板27下行,在到达指定位置时,驱动板27上的导向斜面271与驱动杆264相接触,由于导向斜面271沿靠近所述下模座23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因此,在凸模22带动驱动板继续下行过程中,驱动板推动驱动杆向外侧运动,则滑动组件打开,与此同时,凹模套24通过其上的导滑面241与导向部261的楔形面导滑配合,并沿楔形面下行;这样,通过驱动板27和驱动杆264的配合,降低了凹模套24下行过程中的受力,从而避免了凹模套24疲劳损坏,延长了凹模套24的使用寿命。
[0051]为了提高装置的紧凑型,上述导滑槽包括凹模套安装槽281、设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281两侧的导向部安装槽282和所述导向部安装槽282外侧的限位部安装槽283 ;所述凹模套24安装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281内,所述导向部261安装于所述导向部安装槽282内,所述限位部262和所述回位弹簧263安装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283内;所述导滑槽的端部形成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283的端部。
[0052]在上述导向部安装槽282与限位部安装槽283之间还设置有凸台284,以限制滑动组件的滑动行程。
[0053]上述凹模套24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台阶242,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台阶242与安装于所述基座25上的限位块29相抵靠,以实现凹模套24在竖直指定位置上的限位。
[0054]为了提高凸模22和驱动板27的安装性能,还可以在上模座21上设置凸模固定板31,所述凸模22和所述驱动板27均通过该凸模固定板31安装于上模座21。
[005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孔模具中,在所述基座25上方设置有凸模盖板32,凸模盖板32与凸模固定板31之间还设置有压料板33。
[005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孔模具还包括卸料螺钉34,该卸料螺钉穿过上模座21上的沉台过孔、压料弹簧35后通过端头螺纹固定安装在压料板33上,工作时,上模座21通过卸料螺钉带动压料板33运动,压料弹簧安装在压料板33内部,用于工作时提供压料力。
[005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上模座(21)的凸模(22),和固接于下模座(23)、且与所述凸模(22)配合的凹模套(24);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2)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21)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21)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24)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24)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座(23)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开合方向;所述滑动组件有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两侧; 所述滑动组件朝向所述凹模套(24)的端面为楔形面,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的楔形面形成V形槽结构,所述凹模套(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相配合的导滑面(2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机构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下模座(23)的基座(25),所述基座(25)上开设有导滑槽,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导滑槽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向部(261)和限位部(262),所述楔形面形成于所述导向部(261),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62)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回位弹簧(263),所述回位弹簧(263)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62)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之间;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回位弹簧(263)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限位部(262)通过所述回位弹簧(263)抵靠于所述导滑槽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61)两侧的驱动杆(264),所述基座(25)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251),所述驱动杆(264)穿过所述条形孔(251),且所述条形孔(2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 所述上模座(21)上固接有驱动板(27),所述驱动板(27)通过其导向斜面(271)与所述驱动杆(264)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271)沿靠近所述下模座(23)的方向上,逐渐向靠近另一滑动组件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槽包括凹模套安装槽(281)、设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281)两侧的导向部安装槽(282)和所述导向部安装槽(282)外侧的限位部安装槽(283);所述凹模套(24)安装于所述凹模套安装槽(281)内,所述导向部(261)安装于所述导向部安装槽(282)内,所述限位部(262)和所述回位弹簧(263)安装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283)内;所述导滑槽的端部形成于所述限位部安装槽(283)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套(24)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台阶(242),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台阶(242)与安装于所述基座(25)上的限位块(29)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上模座(21)的凸模固定板(31),所述凸模(22)和所述驱动板(27)均安装于所述凸模固定板(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25)上方的凸模盖板(32)和设置于所述凸模盖板(32)与所述凸模固定板(31)之间的压料板(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孔模具,其包括固接于上模座的凸模,和固接于下模座、且与所述凸模配合的凹模套;其中,所述凸模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这样,该翻孔模具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37-12, B21D37-10
【公开号】CN204470424
【申请号】CN201520131124
【发明人】陈世涛, 王海玲, 何鹏申, 李辉, 黄涛, 田冰星, 阮林凡, 刘明森, 赵鸿鹄, 郭奔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