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226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关于一个平面28对称。
[0042]冲压到位时,左动模4的弧形槽与右动模14的弧形槽的圆心与所述模腔的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左动模4与右动模14的弧形腔的圆心重合。
[0043]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镜像对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均为开有弧形槽16和带有弧形缺口 15的金属圆饼,其圆心位置为一通孔21,其边缘上为一螺纹孔22。为了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左动模4、右动模14需要进行某种热处理;左动模4、右动模14通过螺栓穿过左动模4、右动模14上圆孔与后板2连接,所述左动模4、右动模14可以围绕螺栓3相对后板2旋转。
[0044]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的弧形缺口 15与弧形槽16之间形成一段凸台17,凸台17正面与弧形槽底面18的距离与薄壁件高度相等,底面作为薄壁件成型基准面,凸台17两个侧面成为薄壁件冲压成型面,弧形槽另一侧与圆饼侧面19形成月牙台20,凸台17与月牙台20正反面分别处于一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平行。
[0045]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上两螺纹孔22通过两个销轴连接一弹簧10,所述冲压模具的左动模4、右动模14在空闲时处于张开状态,冲压时,所述弹簧10保证左动模4、右动模14旋转的角度;
[0046]所述模体12内侧面与左动模4、右动模14的外侧面粗糙度相同。
[0047]所述后板2、左动模4、右动模14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整体关于一平面28对称。
[0048]所述冲头9与左动模4和右动模14工作区域粗糙度相同,工作区域冲压形成产生塑性变形薄壁件29。
[0049]所述模柄6为一端径向尺寸明显大于另一端的台阶状轴类件;上模板7上有一盲孔和四个沉头孔27,模柄6大端有一缺口,冲头9、上模板7和模柄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冲头9选用强度等性能高于上模板7和模柄6的材料,为了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冲头9需要进行某种热处理。所述冲头9、上模板7、模柄6通过螺栓形成一个冲压部件,所述冲压部件关于一平面对称。
[0050]利用薄壁件成型的机械加工模具加工特种薄壁件产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1]S1、对薄壁圆筒进行某种热处理,提高薄壁圆筒的材料流动性;
[0052]S2、将装配好的薄壁件成型的机械加工模具通过冲压机床定位夹紧,调整好冲头冲压深度;
[0053]S3、将预先准备好的薄壁圆筒调整合适形状后套装在左动模4、右动模14的相应位置;
[0054]S4、开动冲压机床,冲压出预定薄壁零件;
[0055]S5、取下预定薄壁零件,放置在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使所述薄壁零件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0056]通过螺钉将下模板与模体连接成整体,后板放置在模体后侧,调整后板使后板上螺纹孔与模体上沉头孔对中,使用配套螺栓将后板固定在模体上,将左右动模放置于模体圆形孔内,拧紧螺栓将其轴向固定,保证左右动模相对模体旋转自由。冲头、上模板、模柄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冲压部件。
[0057]对提前制作的圆形薄壁件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圆形薄壁件的加工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流动性。
[0058]工作时,将冲压部件夹持在冲床上,其余部件放置冲床平台上定位夹紧;将提前制作好的圆形薄壁件配装在左右动模凸台侧面,保证薄壁件的侧面与左右动模凸台正面平齐。
[0059]开动冲压机床,冲头垂直向下运动,冲头接触到左右动模带动动模相向旋转,薄壁件产生弹性变形,随着冲头继续向下冲击,薄壁件受到冲头与左右动模凸台挤压作用,薄壁件产生塑性变形。冲头向下冲击到最低位置后,冲头向上运动,左右动模上的弹簧拉动左右动模绕相应螺栓旋转,直至左右动模恢复初始位置。
[0060]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包括具有模腔(1)的模体(12),位于模腔(1)上方的冲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具有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弧形腔,两个弧形腔中的一个腔体内装有可转动的左动模(4),另一个腔体内装有可转动的右动模(14),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为镜像对称结构,该左动模(4)和右动模(14)上均开设有弧形缺口( 15)和弧形槽(16);所述冲头(9)的冲压端为弧面结构;镜像对称设置的所述左动模(4)的弧形缺口与右动模(14)的弧形缺口在冲头(9)冲压到位时组合形成包绕所述冲头冲压端的弧形腔;镜像对称设置的所述左动模(4)的弧形槽与右动模(14)的弧形槽在冲头(9)冲压前用于放置待冲压的薄壁件(29),在冲头(9)冲压到位时包绕成型后的薄壁件(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与弧形腔接触的部分为圆饼侧面(19),在圆饼侧面(19)与弧形槽(16)的一个侧壁面之间形成月牙台(20),在弧形缺口(15)与弧形槽(16)的另一个侧壁面之间形成一段凸台(17);所述凸台(17)两个侧壁面形成为薄壁件(29)的冲压成型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7)外表面与弧形槽(16)的底面(18)之间的距离与薄壁件(29)的高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2)底部固定装有下模板(13 ),该模体(12 )后侧固定装有后板(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2)上装有两根转轴,所述左动模(4)和右动模(14)装在相应的转轴上,并可绕转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9)的顶端通过上模块(7)装在模柄(6)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动模(4)的下部与右动模(14)的下部通过弹性元件相连,该弹性元件用于限制左动模(4)和右动模(14)在冲压时的转动角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水平布置的弹簧(10)。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薄壁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2)的底部宽度大于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模体,冲头;所述模腔具有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弧形腔,两个弧形腔内分别装有左动模和右动模;所述左动模和右动模为镜像对称结构,该左动模和右动模上均开设有弧形缺口和弧形槽;所述冲头的冲压端为弧面结构;所述左动模的弧形缺口与右动模的弧形缺口在冲头冲压到位时组合形成包绕所述冲头冲压端的弧形腔;镜像对称设置的所述左动模的弧形槽与右动模的弧形槽在冲头冲压前用于放置待冲压的薄壁件,在冲头冲压到位时包绕成型后的薄壁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缩减模具数量,缩短工艺路线,压缩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37/10, B21D22/02
【公开号】CN205032552
【申请号】CN201520662810
【发明人】袁春华, 张业元, 林宏, 段良辉, 王敏辉, 李霄
【申请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